教科小學科學六上《1.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word教案(4)
ID:27401 2021-09-14 1 1.00元 2頁 18.00 KB
已閱讀2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1.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杠桿的研究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會做杠桿尺的探索性實驗,了解杠桿的工作原理。過程與方法:能夠觀察記錄杠桿尺的狀態(tài),學習使用圖示法簡化問題。能夠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shù)據(jù)中,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xiàn)杠桿省力的規(guī)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利用杠桿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教學重點:認識杠桿的作用。教學難點:了解杠桿的簡單原理。課型:新授教法:講解、討論教學用具:杠桿尺、鉤碼、標尺。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杠桿能在生活中產(chǎn)生這樣大的作用,為什么杠桿能省力?它工作的秘密在哪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杠桿的秘密。二、杠桿的基本結構是怎樣的?1.出示杠桿尺,認識杠桿尺的結構。2.學生自己體驗杠桿尺的組成及變化。三、杠桿能省力嗎?1.杠桿尺是研究杠桿的好材料。(我們把掛在杠桿尺左邊的鉤碼看作重物,當杠桿尺平衡時,掛在杠桿尺右邊的鉤碼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2.如何將使用杠桿尺。(將杠桿尺調(diào)平:在杠桿尺左邊的第二個孔上掛兩個鉤碼,試一試,當在杠桿尺右邊的第1、第2、第3、第4孔上也掛上兩個鉤碼時,杠桿尺會處于什么狀態(tài)?)3.對杠桿尺在不同時候的狀態(tài)作好記錄。(P6)4.實驗: (1)分別改變掛在杠桿尺左邊和右邊鉤碼的位置和數(shù)量,杠桿尺的狀態(tài)會有什么改變?(2)把那些有較少的鉤碼能夠使較多的鉤碼翹起來的情況都找出來,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從中我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P7)5.分組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省力杠桿不省力杠桿四、思考問題:為什么在有些地方人們要使用不省力的杠桿?五、課堂小結通過我們的學習,請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聯(lián)系生活中的要求進行使用。并想一想那些用的是省力杠桿,哪些用的不省力杠桿?板書設計:杠桿的研究杠桿能在生活中產(chǎn)生這樣大的作用,為什么杠桿能省力?如何將使用杠桿尺后記:通過學習,學生基本知道,杠桿的工作原理,能利用杠桿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
同類資料
更多
教科小學科學六上《1.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word教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