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全國各地試卷試題分類匯編:《8、3浮力的利用》專項訓(xùn)練題(含答案解釋)
ID:30633 2021-09-19 1 12.00元 39頁 1.05 MB
已閱讀10 頁,剩余29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12.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絕密★啟用前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全國各地試卷試題分類匯編:《8、3浮力的利用》專項訓(xùn)練題(含答案解釋)未命名未命名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一、單選題1.(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題)如圖,我國一艘第三代093B型攻擊核潛艇在一次軍事演習(xí)中,停在水面下200m處,后根據(jù)演習(xí)指令,下潛至300m處懸停,在此過程中()A.只需向水艙內(nèi)充水B.只需水艙向外排水C.需先水艙向外排水,后向水艙內(nèi)充水D.需先向水艙內(nèi)充水,后水艙向外排水2.(2021·湖北荊門·中考真題)核潛艇是“航母殺手”,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會呈現(xiàn)懸浮、下沉、上浮三種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不管在什么深度潛艇外表面所受壓力不變B.下沉?xí)r要從水艙排出一部分海水C..上浮時潛艇所受海水的壓強越來越大D.潛艇浮出海面前,三種狀態(tài)下所受浮力大小相等3.(2021·遼寧鞍山市·中考真題)下列關(guān)于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人在站立時抬起一只腳后,對地面的壓強變小B.潛水艇在海水中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不變C.用吸管將杯中飲料吸進(jìn)嘴里,利用了大氣壓強D.轎車高速行駛時,上表面空氣流速大,壓強大試卷第15頁,總16頁 4.(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題)同一密度計先后放在密度為ρ甲、ρ乙的液體中,靜止時所處位置如圖所示,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浮、F乙浮。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〢.ρ甲>ρ乙B.ρ甲<ρ乙C.F甲浮<F乙浮D.F甲?。綟乙浮5.(2021·廣東中考真題)小明看到清淤作業(yè)人員正在將水塘底部的淤泥搬運到船上。他想:水面高度會變化嗎?于是進(jìn)行了探究:首先,將石塊a和不吸水的木塊b置于裝有水的燒杯中,如圖所示;然后,將石塊a從水中拿出并輕輕放在木塊b上,它們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水面高度將( ?。〢.下降B.上升C.不變D.無法判斷6.(2021·北京中考真題)測量工具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成功制作測量工具需要科技人員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小慧想通過自制密度計,體驗動手與動腦相結(jié)合的勞動過程。她在粗細(xì)均勻的木棒一端纏繞一些細(xì)鋼絲制成簡易密度計(未標(biāo)刻度)。該密度計放在水和酒精中時均豎直漂浮,露出液面的長度用L表示(如圖所示),已知酒精的密度為0.8g/cm3,水的密度為1.0g/cm3為了給簡易密度計標(biāo)刻度,小慧將該密度計放入酒銷中,密度計靜止時L為6cm,她在密度計上距頂端6m處標(biāo)記刻度線,該刻度線對應(yīng)的密度值為0.8g/cm3;小慧將該密度計放入水中,密度計靜止時L為8cm,她在密度計上距頂端8cm處標(biāo)記刻度線。該刻度線對應(yīng)的密度值為1.0g/cm3利用上述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密度計上對應(yīng)密度值為1.25g/cm3的刻度線到密度計頂端的距離為( ?。┰嚲淼?5頁,總16頁 A.9.2cmB.9.6cmC.10cmD.10.4cm7.(2021·廣西南寧·中考真題)2020年10月,“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到,創(chuàng)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jì)錄?!皧^斗者”號在水下下潛的過程中,受到的壓強和浮力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〢.壓強變小,浮力不變B.壓強不變,浮力變小C.壓強變大,浮力不變D.壓強不變,浮力變大8.(2021·青海中考真題)在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裝置中,能用來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guān)系的是(  )A.B.C.D.9.(2021·山東臨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種液體,體積相等的a、b兩個物體在液體中靜止時,兩液面相平,如圖所示,則( ?。〢.物體a的密度大試卷第15頁,總16頁 B.物體b受到的浮力小C.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小D.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一樣大10.(2021·山西中考真題)如圖是“尋夢”學(xué)習(xí)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通過膠管從燒瓶中吸氣或向燒瓶中吹氣,就可使燒瓶下沉或上浮。若從燒瓶中吸氣,使其從如圖所示的位置下沉(膠管在水中的體積忽略不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潛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漸變小B.“潛水艇”排開水的重方保持不變C.“潛水艇”頂部受到水的壓強保持不變D.“潛水艇”是通過改變浮力的大小來實現(xiàn)下沉的11.(2021·江蘇中考真題)用硬塑料瓶、透明膠帶、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圖所示的潛水艇模型,不計進(jìn)排氣管體積,要讓原本懸浮在a位置的潛水艇下潛至b位置懸浮,采取的措施是使瓶內(nèi)氣體( ?。〢.增加B.減少C.先增加后減少D.先減少后增加12.(2021·四川涼山·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將一個空心鐵球浸沒入水中,放手后鐵球恰好懸浮,若沿虛線方向?qū)㈣F球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  )試卷第15頁,總16頁 A.大塊的將下沉,小塊的將上浮B.大塊的將上浮,小塊的將下沉C.兩塊都將上浮D.兩塊都將下沉13.(2021·湖南衡陽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某載人潛水器,它可以在4500米的水下連續(xù)工作。若海水密度約為,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的總質(zhì)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潛水器在海面上漂浮時浮力大于重力B.潛水器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浮力大小實現(xiàn)的C.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浮力為1.8×105ND.潛水器在海面下4500米處作業(yè)時,受到的海水壓強為14.(2021·陜西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物理小組利用體積為170的潛水艇模型(忽略進(jìn)氣排氣管的體積)探究潛水艇在水中如何實現(xiàn)上浮或下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模型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1.7NB.模型浸沒后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C.若要讓懸浮的模型上浮應(yīng)使模型中進(jìn)水D.潛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實現(xiàn)的15.(2021·四川南充·中考真題)以下表述錯誤的是(  )A.飛艇和飛機獲得升力的原理相同B.氫氣球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受氣壓影響體積會變大C.熱氣球充的是加熱后體積膨脹的熱空氣D.潛水艇工作時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的方式來實現(xiàn)浮沉的16.(2021·四川內(nèi)江·)潛艇在國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關(guān)于潛艇涉及的相關(guān)知識正確的是( ?。┰嚲淼?5頁,總16頁 A.潛艇的浮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體積實現(xiàn)的B.潛艇浸沒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懸浮在水中的潛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D.水對潛艇上表面的壓強大于下表面的壓強17.(2021·四川瀘州·中考真題)小王同學(xué)做了下面幾個家庭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〢.圖甲,緩慢拉動紙片,雞蛋未落入杯中,說明雞蛋不受重力B.圖甲,快速抽出紙片,雞蛋落入杯中,說明雞蛋具有慣性C.圖乙,雞蛋懸浮在鹽水中,說明雞蛋密度大于鹽水密度D.圖乙,雞蛋懸浮在鹽水中,增加鹽水濃度雞蛋將下沉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二、雙選題18.(2021·山東德州·)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容器,分別裝有密度不同的食鹽水,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兩容器中,小球靜止時,兩容器液面相平(如圖所示),若甲、乙兩容器中食鹽水的密度分別為ρ1、ρ2,兩小球在甲、乙兩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1、F2。下列說法正確是( ?。〢.F1ρ2B.甲容器底部受到食鹽水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食鹽水的壓強C.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D.若將乙容器中的食鹽水及小球倒入甲容器中,充分混合后兩小球均沉底19.(2021·內(nèi)蒙古通遼·中考真題)兩個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容器(試卷第15頁,總16頁 )盛有同種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體深度相同,把甲、乙、丙、丁四個體積相同的小球放入兩個容器中,小球靜止后位置如圖所示,兩容器內(nèi)液體深度依舊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甲球密度小于丙球密度B.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丁球受到的浮力C.取出乙、丙小球后,A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B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D.取出乙、丙小球后,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大于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三、填空題20.(2021·遼寧鞍山市·中考真題)將一塊質(zhì)量為60g、體積為100的物塊浸沒在水中后放手,物塊最終處于_______(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tài),此時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是_______,物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g取10N/kg,)21.(2021·內(nèi)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底面積S為25cm2的圓柱形平底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未知液體,將容器放入水中處于直立漂浮狀態(tài)。容器下表面所處深度為h1=10cm,該容器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如圖乙所示,從容器中取出100cm3的液體后,當(dāng)容器下表面所處深度h2=6.8cm時,該容器仍處于直立漂浮狀態(tài),則未知液體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g取10Nkg)22.(2021·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我國“奮斗者”號成功下潛至10909米的深海處,達(dá)到了全球深海探測的制高點。如圖所示,某潛水器由寧艙體和油囊兩部分構(gòu)成,質(zhì)量為M、體積為V,懸停在深海中甲處。從艙內(nèi)向油囊注入質(zhì)量為m的油后,潛水器的體積增大了0.1V,此時潛水器將_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最終懸停在乙處,則潛水器在乙處所排開海水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乙處海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_試卷第15頁,總16頁 。(上述過程無其他動力)23.(2021·遼寧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有一實心長方體懸浮在油和鹽水中,浸在油中和鹽水中的體積之比為3:2。則該物體在油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的重力之比為________;該物體密度為________kg/m3。(ρ油=0.7×103kg/m3,ρ鹽水=1.2×103kg/m3)24.(2021·廣西桂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充滿氫氣的氣象探測氣球攜帶探空儀(體積不計)探空儀在高空測量,工作完畢后釋放部分氫氣,氣球體積縮小,所受浮力隨之______,氣球下落。氣球球囊(厚度不計)、細(xì)繩及探空儀的總質(zhì)量為m0,空氣密度為ρ空,當(dāng)它恰能緩慢下降時,球內(nèi)氫氣密度為ρ氫,此時氣球的體積為______(用題中已知物理量表示)。25.(2021·江蘇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用塑料瓶制成的潛水艇模型懸浮于水中,此時模型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填“>”“<”或“=”)。當(dāng)通過進(jìn)排氣管向瓶中打氣時,瓶內(nèi)氣體的壓強將______,模型將上浮。在上浮過程中,水對模型底部的壓強將______(以上兩空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試卷第15頁,總16頁 26.(2021·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中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約10.9km,創(chuàng)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jì)錄,在此深度處潛水器受到的壓強為______Pa,“奮斗者”號在深海下潛的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假設(shè)海水的密度不變?nèi)ˇ眩?.0×103kg/m3,g=10N/kg)27.(2021·內(nèi)蒙古通遼·中考真題)用密度為的泡沫制做長2m、寬1.5m、厚長方體簡易浮橋,浮橋在河水中最大承重為______(,g?。烁蚩蛰d時分別放到海水和河水中,下表面受到的壓強分別為和,則______(填“>”“<”或“=”)。28.(2021·新疆中考真題)我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多次成功坐底,標(biāo)志著我國在載人深潛領(lǐng)域達(dá)到了世界領(lǐng)先水平。(1)大洋萬米深處的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產(chǎn)生的,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皧^斗者”號的畫面是通過微細(xì)光纜傳給海面上的保障船的,說明______波可以傳遞信息。(2)為保障“奮斗者”號在水下平穩(wěn)運行不易側(cè)翻,應(yīng)將密度較小的浮力材料安裝在“奮斗者”號的______(填“頂”或“底”)部?!皧^斗者”號坐底時可視為懸浮狀態(tài),當(dāng)拋掉其艙底外部質(zhì)量為2t、密度為8×103kg/m3的壓載鐵后開始加速上升,此時“奮斗者”號受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當(dāng)海水的阻力增大到一定值時,“奮斗者”號開始勻速上升,此時其受到的海水的阻力為______N(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29.(2021·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如圖是小科自制的簡易水陸兩棲車模型,整“車”質(zhì)量0.1千克。試卷第15頁,總16頁 (1)接通電路后,尾部葉片轉(zhuǎn)動,推動車子向前,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的;(2)當(dāng)它在水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時,受到的浮力為______牛。30.(2021·四川瀘州·中考真題)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m。奮斗者號在加速下潛過程中浮力______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潛到1.0×104m深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______Pa。能承受如此大的壓強,歸功于我國最新研制的鈦合金材料,該合金密度為4.5g/cm3,假如有9×103kg該材料,其體積為______m3(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四、實驗題31.(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題)小明同學(xué)利用燒杯、彈簧測力計、細(xì)線、水、密度計來測量金屬塊和液體的密度。(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金屬塊的重力,其示數(shù)如圖A所示,可求出金屬塊的質(zhì)量m=______kg;(2)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B所示,可求出金屬塊的體積V=______m3;(3)金屬塊的密度ρ=______kg/m3;(4)利用密度計可以直接測量出液體的密度,將其插入被測液體中,待其靜止后直接讀取液面處的刻度值即為該液體的密度值。小明同學(xué)將密度計放入甲液體中,其示數(shù)如圖C所示,則甲液體的密度ρ=______kg/m3;(5)小明同學(xué)將密度計放入乙液體中,如圖D所示,比較C、D兩圖可知ρ甲______ρ乙(選填“>”、“<”或“=”)。32.(2021·遼寧)利用圖中器材測量石塊和醬油的密度。試卷第15頁,總16頁 (1)使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石塊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中甲所示,則石塊的質(zhì)量是______g;(2)將石塊浸沒在有水的量筒中,如圖中乙所示則石塊的密度為______kg/m3;(3)如圖所示,把重為G的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將石塊分別浸沒在水和醬油中,石塊沒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1和F2,則石塊在水中所受浮力的表達(dá)式為F水浮=______,醬油密度的表達(dá)式ρ醬油=______(以上兩空均用符號表示,忽略細(xì)線的質(zhì)量和體積,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4)用圖所示的方法,測量石塊的密度,則石塊的密度表達(dá)式為ρ石=______(用符號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試卷第15頁,總16頁 33.(2021·遼寧中考真題)探究小組的同學(xué)們利用天平、量筒等實驗器材測量一個金屬塊的密度,具體實驗操作如下:(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biāo)尺左端的______處,此時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應(yīng)向_______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2)把金屬塊放在天平左盤,向右盤加減砝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biāo)尺上的位置,天平平衡后,右盤中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金屬塊的質(zhì)量是_____g。(3)在量筒中加入20mL水,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與凹液面底部______,將金屬塊輕輕放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則金屬塊的體積是______cm3。(4)金屬塊的密度是_______kg/m3。(5)實驗時,若將(2)(3)兩個步驟順序?qū)φ{(diào),這種方法測出的金屬塊的密度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6)小強同學(xué)又取來一根粗細(xì)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制成一個能始終豎直漂浮在液體中的簡易密度計,用這個簡易密度計測量某液體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ρ水=1.0×103kg/m3)①用刻度尺測出密度計的長度是10cm;②將密度計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靜止后測出密度計露出水面的長度是4cm;③將密度計從水中取出并擦干,然后放入盛有被測液體的燒杯中,靜止后測出密度計露出水面的長度是2cm;④被測液體的密度是______g/cm3。試卷第15頁,總16頁 34.(2021·內(nèi)蒙古赤峰·)(1)復(fù)習(xí)“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時,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①請把表格第一行中缺少的Ⅰ、Ⅱ兩部分內(nèi)容補充完整:Ⅰ_______;Ⅱ______;次數(shù)物體所受的重力/N物體在水中時測力計的讀數(shù)/NⅠ小桶和排開水所受的總重力/N小桶所受的重力/NⅡ123…②驗證完阿基米德原理后,小組繼續(xù)深入討論時發(fā)現(xiàn)還可以利用其中一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和水的密度算出所用物塊的密度,則物塊密度ρ物=________kg/m3。(2)科技制作小組在一次課外實踐活動中,用一根裝有適量配重的長飲料吸管,使其能豎直漂浮在水中,制成了簡易密度計。為了能準(zhǔn)確地在吸管上標(biāo)注出不同液體密度所對應(yīng)的刻度,則必須測量的量是_________。A.吸管的總長度B.容器中水的深度C.吸管浸入水中的長度D.吸管及配重的重力五、計算題35.(2021·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小亮為探究金屬做成的輪船能浮在水面的原因。他找到一塊實心立方體金屬塊,用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為27N,把它放入盛水的圓柱形容器中,金屬塊沉底,水面深度由15cm升高到20cm,容器底面積為200cm2,然后他把這個金屬塊加工成船型(加工過程中質(zhì)量和體積不變),成功漂浮在水面上。()求:試卷第15頁,總16頁 (1)水深20cm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及金屬塊沉底靜止時,金屬塊對容器底的壓強;(2)沉底與漂浮兩次排開水的體積差。36.(2021·貴州中考真題)3月23日因巨型貨輪“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導(dǎo)致蘇伊士運河“癱瘓”,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伴L賜”號長約400m,寬約59m,滿載時總質(zhì)量為2.2×105t,吃水深度16m(是指船舶浸入水下部分的最大深度),是目前營運的巨型船舶之一。標(biāo)準(zhǔn)集裝箱的尺寸約為:12m(長)×2.5m(寬)×2.4m(高)。求:(1)一個集裝箱總質(zhì)量為30t,平放在水平地面上,集裝箱對地面的壓強p1;(2)滿載時船底受到海水的壓強p2;(3)滿載時船受到的浮力F浮。37.(2021·內(nèi)蒙古包頭·中考真題)如圖(a)為長方體形狀容器的截面圖,左有兩面、可以抽出,、為輕質(zhì)薄擋板,將容器均勻分割成3個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密閉容器甲、乙、丙。甲容器中有0.5kg水,乙容器中固定一個質(zhì)量為1.7kg的金屬塊,丙容器中有0.5kg鹽。(容器壁厚度和質(zhì)量均不計,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求甲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將容器放入裝有4.5L水的水槽中、如圖(b)所示。求容器靜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3)將、抽出,容器下沉浸沒在液體中(設(shè)液體混合時,液體體積總量保持不變,鹽全部溶于水后液體體積保持不變),求容器最終對水槽底部的壓強。38.(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題)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準(zhǔn)三代”96A式主戰(zhàn)坦克,它采用100馬力V試卷第15頁,總16頁 型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安裝了先進(jìn)的火控系統(tǒng)和多種光電技術(shù)應(yīng)用,使火炮威力更大、火力反應(yīng)時間更短、打擊精度更高。該坦克具有潛渡功能,坦克重42t,高2.3m,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m2。請利用給出的數(shù)據(jù),求:(g取10N/kg)(1)該坦克在水平路面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2)坦克在深為5m的河水潛渡時,在坦克頂部面積為0.8m2的艙門受的河水的壓力;(3)坦克在該河段水中潛渡時,坦克對水平河床的壓力為105N,該坦克的體積是多大?39.(2021·青海中考真題)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我省化隆縣群科鎮(zhèn)黃河邊成了天鵝的棲息地。某只天鵝的質(zhì)量為9kg,若該天鵝每只腳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0cm2,g取10N/kg。求:(1)這只天鵝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其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2)當(dāng)這只天鵝漂浮在河面時,其浸在河水中的體積是多少?40.(2021·江西中考真題)地球氣候變暖,冰川熔化加劇,是造成海平面變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學(xué)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通過比較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與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就能推斷海平面的升降。如圖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質(zhì)量為m冰,海水的密度為ρ海,水的密度為ρ水,g用符號表示,求:(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2)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4)推斷海平面的升降,并說明理由。41.(2021·四川瀘州·中考真題)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技術(shù),如圖所示是為圓柱體涂抹防護油的智能裝置。其外殼是敞口的長方體容器,距容器底面h0處固定一支撐板C,C的中心有一小圈孔,圓柱體放在支撐板C的正中央。長方體的左下角有注油口,防護油能夠勻速注入長方體容器內(nèi)部,當(dāng)油的深度為0.175m時,圓柱體剛好浮起離開支撐板C試卷第15頁,總16頁 。隨著液面升高,圓柱體豎直上浮,當(dāng)油面上升到壓力傳感器時,停止注油,此時撐桿的P點對圓柱體有20N的豎直向下的壓力。已知h0=0.1m,小圓孔面積S0=8×10-3m2,圓柱體底面積S=2×10-2m2,圓柱體重I2N,支撐板C的厚度不計,g取10N/kg。求:(1)注油前,圓柱體對支撐板C的壓強;(2)圓柱體剛好浮起離開支撐板C時浸入油中的體積;(3)圓柱體的高度。試卷第15頁,總16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參考答案1.D【詳解】核潛艇懸停時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核潛艇完全沒入水面之后,海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海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核潛艇要繼續(xù)下潛,需要重力大于浮力,需先向水艙內(nèi)充水;當(dāng)下潛至300m處懸停,此時重力需要等于浮力,由于浮力不變,所以需要水艙向外排水,使重力等于浮力核潛艇才能懸停在300m處。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2.D【詳解】A.由及知道,潛艇外表面所受壓力與深度有關(guān),故A錯誤;B.潛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下潛的,下潛時,需要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不能從水艙排出一部分海水,故B錯誤;C.由知道,上浮時潛艇所受海水的壓強越來越小,故C錯誤;D.由知道,潛艇浮出海面前,三種狀態(tài)下所排開海水的體積相等,所以,受浮力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D。3.C【詳解】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壓力等于人的重力,當(dāng)抬起一只腳后,人與地面的受力面積減小,由p=可得,人對地面的壓強變大,故A錯誤。B.潛水器在海水中下潛的過程中,深度增大,受到的海水壓強增大,故B錯誤;C.用吸管將杯中的飲料吸入口中,是吸走了管中的空氣,使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將飲料壓入口中,利用了大氣壓強,故C正確;D.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轎車,轎車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氣流速,轎車上表面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故D錯誤。故選C。4.B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驹斀狻緾D.密度計在不同的液體中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同一個重物,故浮力相同,故CD錯誤;AB.浮力相同,根據(jù)可知,甲的排開液體體積大,故甲的密度小,故A錯誤;B正確。故選B。5.B【詳解】有石塊a和不吸水的木塊b,石塊a沉在水底,浮力小于重力,不吸水的木塊b漂在水面,浮力等于重力,此時總浮力將石塊a放在木塊b上后,ab一起漂浮,總浮力等于總重力,即因此而浮力越大,排開液體體積越大,水面越高,因此水面會上升,故B符合題意。故選B。6.B【詳解】設(shè)木棒長度為h,底面積為S,細(xì)鋼絲體積為V,密度計重為G,小慧將該密度計放入酒銷中,密度計靜止時L為6cm,她在密度計上距頂端6m處標(biāo)記刻度線,該刻度線對應(yīng)的密度值為0.8g/cm3;則小慧將該密度計放入水中,密度計靜止時L為8cm,她在密度計上距頂端8cm處標(biāo)記刻度線,則聯(lián)立解得V=(0.16m-h)S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設(shè)該密度計上對應(yīng)密度值為1.25g/cm3的刻度線到密度計頂端的距離為L′,則解得L′=0.096m=9.6cm故選B。7.C【詳解】“奮斗者”號在水下下潛的過程中,所處深度增加,液體密度不變,所以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下潛過程液體密度不變,排開的液體的體積也不變,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8.A【詳解】A.如圖所示的裝置,當(dāng)風(fēng)從該裝置吹過時,其上下表面空氣流動速度不同,導(dǎo)致其上下表面產(chǎn)生壓強差,使該裝置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該力可以通過測力計指針的偏轉(zhuǎn)來反映,所以該裝置可以用來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guān)系,故A符合題意;B.該裝置是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故B不符合題意;C.該裝置是托里拆利實驗裝置,用來測量大氣壓的值,故C不符合題意;D.該裝置是用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9.D【詳解】A.a(chǎn)物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則物體a漂浮,,故;b物體處于懸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則物體b漂浮,,故,所以,故A錯誤;B.兩物體所受浮力,兩容器中液體密度相同,a排開的液體體積較小,故a受到的浮力較小,故B錯誤;C.容器的受到的壓強,兩容器中盛同種液體,液體密度相同,兩容器底所處深度也相同,故兩容器底所受壓強相同。容器底所受壓力,兩容器底面積相同,容器底所受壓強相同,故兩容器底所受壓力相同,故C錯誤;D.兩容器規(guī)則,,容器底所受壓力相同,故容器中液體和物體的重力相同。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物體和液體的總重力,故兩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受力面積相同,故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一樣大,故D正確。故選D。10.B【詳解】AB.從瓶中吸氣燒瓶會進(jìn)水而下沉,完全浸沒時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r液gV排可知:浮力大小不變,排開水的重力不變,故錯誤,B正確;C.“潛水艇”從如圖所示的位置下沉?xí)r,頂部深度變大使受到水的壓強變大,故C錯誤;D.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不是通過改變浮力的大小來實現(xiàn)下沉的,故D錯誤。故選B。11.D【詳解】要讓原本懸浮在a位置的潛水艇下潛至b位置懸浮,首先應(yīng)該讓潛水艇下沉,即排出氣體使瓶內(nèi)氣體減少水進(jìn)入。然后再減小重力,讓潛水艇模型懸浮,即讓氣體進(jìn)入排出水,實現(xiàn)懸浮,所以瓶內(nèi)氣體應(yīng)該先減小后增加。故選D。12.B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詳解】空心銅球懸浮在某液體中,說明物體的密度與液體的密度相同,將它沿圖示虛線切為大小不等的兩塊后,小塊為實心,小塊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大塊仍為空心,切除部分實心后密度減小,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所以大塊將上浮,小塊將下沉,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3.C【詳解】A.潛水器在海面上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故A錯誤;B.潛水器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的,故B錯誤;C.潛水器懸浮在海水中時,所受浮力為F浮=G=mg=18×103kg×10N/kg=1.8×105N故C正確;D.潛水器在海面下4500米處作業(yè)時,受到的海水壓強為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4500m=4.5×107Pa故D錯誤。故選C。14.C【詳解】A.模型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模型浸沒后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由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故浮力大小不變,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若要讓懸浮的模型上浮應(yīng)使模型中排水,減輕潛水艇的重力,小于浮力,從而實現(xiàn)上浮,故C錯誤,C符合題意;D.潛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過改變自重實現(xiàn)的,排水時,重力小于浮力,故上浮,進(jìn)水時,重力大于浮力,故下沉,故D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15.A【詳解】A.飛艇是由于在空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從而獲得升力的;而飛機是由于機翼的上下表面空氣流速不一樣,從而壓強不一樣,獲得升力;它們獲得升力的原理不相同,故A錯誤,符合題意;B.氫氣球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大氣壓越來越小,那么其自身的體積會變大,即氫氣球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受氣壓影響體積會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一般情況下的熱氣球,充的是被燃燒器燒熱,從而體積膨脹的熱空氣,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潛水艇工作時,在豎直方向上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由于自身的體積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則受到的浮力不變,那么通過排水或進(jìn)水,改變自身重力的方式來實現(xiàn)浮沉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6.C【詳解】A.潛水艇通過排水或進(jìn)水來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當(dāng)排出水時,自身重力減小,浮力不變,則潛水艇將上浮,故A錯誤;B.潛水艇下潛過程中,由知道,V排不變,所以浮力不變,故B錯誤;C.由浮沉條件知道,懸浮在水中的潛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C正確;D.由于潛艇下表面的所處的深度大于乙下表面的所處的深度,由知道,水對潛艇上表面的壓強小于下表面的壓強,故D錯誤。故選C。17.B【詳解】A.圖甲中,緩慢拉動紙片,雞蛋未落入杯中,是因為雞蛋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隨紙片一起運動,而在地球表面的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錯誤;B.快速抽出紙片,雞蛋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靜止?fàn)顟B(tài),不隨紙片運動,所以會掉入杯中,故B正確;C.圖乙中,雞蛋懸浮在鹽水中,是因為雞蛋與鹽水的密度相同,故C錯誤;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D.增加雞蛋懸浮著的鹽水濃度,那么鹽水的密度越大,而雞蛋的體積不變,則排開鹽水的體積不變,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雞蛋所受的浮力變大,則雞蛋會上浮,故D錯誤。故選B。18.BC【詳解】A.由圖可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小球密度小于甲中鹽水的密度;小球在甲中懸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小球密度等于甲中鹽水的密度,則F1=F2,ρ1>ρ2故A錯誤;B.小球靜止時,兩容器液面相平,而甲中鹽水的密度比乙中鹽水大,根據(jù)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食鹽水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食鹽水的壓強,故B正確;C.已知甲中鹽水的密度比乙中鹽水大,由圖可知,小球排開甲中食鹽水的體積小于排開乙中食鹽水的體積,小球靜止時,兩容器液面相平,則甲杯中食鹽水的體積大于乙杯中食鹽水的體積,根據(jù)可知,甲中食鹽水的質(zhì)量較大,重力較大,而容器、小球重力相同,且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食鹽水重力、小球重力、容器重力之和,所以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故C正確;D.因為甲中鹽水的密度比乙中鹽水大,所以將乙容器中的食鹽水及小球倒入甲容器中,充分混合后的密度大于乙中鹽水密度,小于甲中鹽水密度,但是比球的密度大,最終兩個小球漂浮,故D錯誤。故選BC。19.AC【詳解】A.兩個容器中盛有同種液體,由圖可知,甲球漂浮,則ρ甲<ρ液,乙丙兩球懸浮,則ρ乙=ρ丙=ρ液,丁球沉底,則ρ?。睛岩?,故甲球的密度小于丙球的密度,故A正確;B.已知四個小球體積相同,液體密度相同,由圖可知,甲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丁球排開液體的體積,由F浮=ρ液gV排可得,甲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丁球受到的浮力,故B錯誤;C.已知乙球和丙球所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相等,則取出乙、丙小球后,兩容器中液面均下降,因為A容器上部的橫截面積小于B容器上部的橫截面積,故A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大,即A容器內(nèi)液體深度小于B容器內(nèi)液體的深度,且液體密度相同,由p=ρgh得,A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B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故C正確;D.因為甲、乙、丙、丁四個體積相同,且ρ甲<ρ乙=ρ丙<ρ丁,所以由密度變形公式m=ρV可知,四個小球的質(zhì)量,m甲<m乙=m丙<m丁,取出乙、丙兩球后,A、B兩容器對桌面壓力的變化量分別為乙球的重力和丙球的重力,由G=mg可得G乙=G丙,即FA=FB,且兩容器底面積相同,由,取出乙、丙小球后,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等于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變化量,故D錯誤。故選AC。20.漂浮600.6【詳解】[1]物塊的密度ρ===0.6×103kg/m3物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塊浸沒在水中后放手,物塊最終漂浮在水面上。[2][3]物塊放入水中靜止時漂浮,此時受到的浮力F浮=GA=mg=0.06kg×10N/kg=0.6N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與排開水的體積相等,即V浸=V排===6×10-5m3=60cm321.2.50.8×103【詳解】[1]由液體壓強公式可得,水對容器底部向上的壓強為水對容器底部向上的壓力為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我們可以知道:浮力是液體對浸入其中物體的上下兩表面的壓力差,此時容器未全部浸入水中,未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下的壓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對它的向上的壓力,為2.5N。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2]容器浸入水中的深度減小了,減小的數(shù)值為容器排開水的體積減小了,減小的數(shù)值為容器受到的浮力減小了,減小的浮力為容器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總重。當(dāng)其總重減小后,依然漂浮。它減小的重力等于減小的浮力,則取出的液體重為被取出的液體的密度為22.上浮M【詳解】[1]根據(jù)浮力公式可知,當(dāng)潛水器的體積增大0.1V時,潛水器收到的浮力增大,而此時潛水器的重力不變,故潛水器將上浮。[2]潛水器在乙處時處于懸停狀態(tài),則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3]根據(jù)可得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23.【詳解】[1]假設(shè)實心長方體的體積為Vm3,浸在油中和鹽水中的體積之比為3:2,即浸在油中的體積占總體積的,浸在鹽水中的體積占總體積的,由浮力計算公式得,長方體在油中受到的浮力長方體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長方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浮力,受力分析得則該物體在油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的重力之比[2]已求得物體的重力為,根據(jù)重力公式得該物體質(zhì)量密度24.減小【詳解】[1]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氣球體積縮小,所受浮力隨之減小。[2]假設(shè)氣球的體積為V,則氣球的總重力氣球的浮力為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因為當(dāng)氣球緩慢下降時,浮力等于重力,則則氣球的體積25.=變大變小【詳解】[1]潛水艇模型懸浮,受平衡力作用,所以此時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2]當(dāng)通過進(jìn)排氣管向瓶中打氣時,瓶中氣體增多,氣壓變大,將瓶中水壓出,潛水艇模型自身重力變小,潛水艇上浮。[3]上浮過程中,模型底部所處深度變小,液體密度不變,模型底部所受壓強,故模型底部所受壓強變小。26.1.09×108不變【詳解】[1]海水深度h=10.9km=10900m潛水器受到的壓強p=ρgh=1.0×103kg/m3×10N/kg×10900km=1.09×108Pa[2]“奮斗者”號在深海下潛的過程中,由于海水的密度不變,潛水器的體積不變,排開水的重力不變,浮力大小不變。27.540=【詳解】[1]由題意知,泡沫的體積V=2m×1.5m×0.3m=0.9m3泡沫的質(zhì)量m=ρV=0.4×103kg/m3×0.9m3=360kg浮橋剛浸沒時,受到自身重力和承重物體的重力,還有浮力的作用,此時浮橋所受的浮力F浮=ρ河水gV=1.0×103kg/m3×10N/kg×0.9m3=9000N則承重物體的最大重力為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G物=F浮-G橋=9000N-360kg×10N/kg=5400N承重物體的最大質(zhì)量[2]浮橋空載時無論放在海水中還是河水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空=G橋=mg=360kg×10N/kg=3600N漂浮時,浮橋上表面不受到水的壓力,則下表面所受的壓力等于此時的浮力,而放在海水和河水中下表面積不變,據(jù),下表面受到的壓強相等。28.振動大于光頂不平衡1.75×104【詳解】(1)[1]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大洋萬米深處的聲音同樣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2]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即大于340m/s。[3]“奮斗者”號的畫面是通過微細(xì)光纜傳給海面上的保障船的,光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即利用光波傳遞信息。(2)[4]為保障“奮斗者”號在水下平穩(wěn)運行不易側(cè)翻,則需要降低重心,故應(yīng)將密度較小的浮力材料安裝在“奮斗者”號的頂部。[5]靜止?fàn)顟B(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為平衡狀態(tài),故加速上升時“奮斗者”號受力不平衡。[6]當(dāng)“奮斗者”號坐底時可視為懸浮狀態(tài),此時浮力等于重力,拋掉其外部的壓載鐵后,即“奮斗者”號質(zhì)量減小2t,則重力減小G減=mg=2000kg×10N/kg=2×104N體積減小V減===0.25m3則“奮斗者”號減小的浮力F浮=ρ海gV減=1×103kg/m3×10N/kg×0.25m3=2.5×103N當(dāng)海水的阻力增大到一定值時,“奮斗者”號開始勻速上升,則此時“奮斗者”號受力平衡,即減小的重力等于減小的浮力加上阻力,即F阻=G減-F浮=2×104N-2.5×103N=1.75×104N29.相互1【詳解】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1]接通電路后,尾部葉片轉(zhuǎn)動,推動水向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會推動車子向前。[2]整“車”質(zhì)量0.1千克,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相等30.小于1.03×1082【詳解】[1]奮斗者號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加速下潛,則浮力小于重力。[2]下潛到1.0×104m深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3]合金塊的密度合金塊的體積31.0.221×10-42.2×1030.85×103<【詳解】(1)[1]由圖A知,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金屬塊的重力G=2.2N,金屬塊的質(zhì)量0.22kg(2)[2]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由圖B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2N,金屬塊受到的浮力F浮=G-F=2.2N-1.2N=1N金屬塊的體積V=V排=(3)[3]金屬塊的密度=2.2×103kg/m3(4)[4]將密度計放入甲液體中,由圖C可知,液面處的刻度值是0.85g/cm3,甲液體的密度ρ=0.85g/cm3=0.85×103kg/m3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5)[5]密度計在液體中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F浮甲=G,F(xiàn)浮乙=GF浮甲=F浮乙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V排甲>V排乙ρ甲<ρ乙32.31.43.14×103【詳解】(1)[1]圖甲中天平游碼標(biāo)尺的分度值為0.2g,示數(shù)為1.4g,則所測石塊的質(zhì)量是m=20g+10g+1.4g=31.4g(2)[2]圖乙原來量筒中水的體積為50mL,后來石塊和水的總體積為60mL,則石塊的體積為V=60mL-50mL=10mL=10cm3則石塊的密度為ρ=3.14g/cm3=3.14×103kg/m3(3)[3]石塊重力為G,浸沒在水中時的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石塊在水中所受浮力的表達(dá)式為F水浮=G-F1[4]石塊排開醬油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油=V排水=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石塊在醬油中所受浮力為F油浮=ρ醬油gV排油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石塊在醬油中所受浮力為F油浮=G-F2則醬油的密度為ρ醬油=(4)[5]設(shè)容器底面積為S。由圖可知,石塊沉入水底前后的水面高度變化量為h4-h2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則石塊的體積為V石=S(h4-h2)石塊在碗中漂浮前后的水面高度變化量為h3-h2,則石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ρ水gS(h3-h2)根據(jù)漂浮條件,則石塊的重力為G石=F浮=ρ水gS(h3-h2)石塊的質(zhì)量為m石=石塊的密度為ρ石=33.零刻度線右32.4相平103.24×103偏大0.75【詳解】(1)[1][2]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應(yīng)先將游碼移到標(biāo)尺左端零刻線處,指針左偏,左邊重,平衡螺母右移。(2)[3]金屬塊的質(zhì)量是m=20g+10g+2.4g=32.4g(3)[4][5]讀體積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相平,金屬體積V=30cm3-20cm3=10cm3(4)[6]金屬塊的密度是(5)[7]金屬塊會帶出水,測的質(zhì)量偏大,體積不變,根據(jù),密度偏大。(6)[8]設(shè)密度計底面積S,放入水中,浮力為F=ρ水gS×(0.1m-0.04m)=ρ水gS×0.06m因為密度計始終漂浮,所以兩次浮力相同,都等于密度計重力,放入待測液浮力為F=ρgS×(0.1m-0.02m)=ρgS×0.08m所以ρ水gS×0.06m=ρgS×0.08m解得ρ=0.75g/cm3。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34.物體所受浮力F浮/N物體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排/N2.5×103C【詳解】(1)①[1][2]本實驗需由稱重法算出物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辉俑鶕?jù)小桶和排開水所受的總重力減去小桶所受的重力求出物體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排,根據(jù)F浮=G排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故表格第一行中Ⅰ內(nèi)容為:物體所受浮力F浮/N;Ⅱ內(nèi)容為物體排開水所受的重力G排/N。②[3]由圖可知,物塊所受浮力為F浮=2.5N-1.5N=1N由F浮=ρ液gV排知道,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即可知道物體的體積V=V排===110-4m3物體的質(zhì)量m===0.25kg由ρ=知道,該物塊的平均密度ρ===2.5×103kg/m3即物塊密度為2.5×103kg/m3。(2)[4]因為密度計是漂浮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則有F浮水=F浮液=G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ρ水gSh水=ρ液gSh液=G故ρ液=ρ水h水是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液是吸管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所以需要測量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故選C。35.(1),1700Pa;(2)【詳解】解:(1)水深20cm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金屬塊沉底,水面深度由15cm升高到20cm,則水面升高的高度則排開水的體積則金屬塊沉底時受到的浮力因為此時金屬塊給容器底的壓力與容器底給金屬塊的支持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金屬塊給容器底的壓力因為金屬塊沉底,排開水的體積等于金屬塊自身體積,根據(jù)有則金屬塊的底面積故金屬塊沉底靜止時對容器底的壓強(2)金屬塊加工成船型后漂浮在水面上。此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由可得金屬塊加工成船型后排開水的體積則沉底與漂浮兩次排開水的體積差答:(1)水深20cm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是,金屬塊沉底靜止時對容器底的壓強是1700Pa;(2)沉底與漂浮兩次排開水的體積差是。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36.(1)104Pa;(2)1.6×105Pa;(3)2.2×109N【詳解】解:(1)集裝箱重力G=mg=3×104kg×10N/kg=3×105N集裝箱對地面壓強(2)船底所受海水的壓強p2=ρgh=103kg/m3×10N/kg×16m=1.6×105Pa(3)滿載時總重G總=m總g=2.2×108kg×10N/kg=2.2×109N因為輪船漂浮,所以F浮=G總=2.2×109N答:(1)集裝箱對地面的壓強104Pa;(2)滿載時船底受到海水的壓強1.6×105Pa;(3)滿載時船受到的浮力2.2×109N。37.(1)500Pa;(2)0.01m;(3)200Pa【詳解】解:(1)甲容器的底面積S=0.1×0.1m2=0.01m2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等于其重力,即F=G水=m水g=0.5kg×10N/kg=5N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容器的總重力G總=G水+m金屬塊g+m鹽g=5N+1.7kg×10N/kg+0.5kg×10N/kg=27N容器放入水槽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所受的浮力F浮=G總=27N那么容器排開水的體積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則容器浸沒在水中的深度則靜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h=l-h1=0.1m-0.09m=0.01m(3)水槽中,水的質(zhì)量m=ρ水V=1.0×103kg/m3×4.5×10-3m3=4.5kg抽出AA1、DD1后,水槽液體的總質(zhì)量m總=m+m水+m鹽=4.5kg+0.5kg+0.5kg=5.5kg容器甲中水的體積水槽中液體的總體積V總=V水+V=5×10-4m3+4.5×10-3m3=5×10-3m3此液體的密度容器浸沒在水槽中受到的浮力F浮1=ρgV乙=1.1×103kg/m3×10N/kg×10-3m3=11N乙容器的重力G金屬塊=m金屬塊g=1.7kg×10N/kg=17N則容器最終對水槽底部的壓強答:(1)甲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500Pa;(2)容器靜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為0.01m;(3)容器最終對水槽底部的壓強為200Pa。38.(1);(2);(3)【詳解】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解:(1)坦克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由坦克的重力產(chǎn)生,所以壓力對地面的壓強(2)坦克在深為5m的河水潛渡時,其頂部所處深度其頂部所受壓強面積為0.8m2的艙門受的河水的壓力(3)河床對坦克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坦克對河床的壓力,為105N,坦克潛渡時受到的浮力坦克的體積答:(1)該坦克在水平路面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為;(2)門受的河水的壓力為;(3)該坦克的體積為。39.(1);(2)【詳解】解:(1)天鵝的重力為當(dāng)天鵝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2)天鵝漂浮在河面上,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又因為,所以答:(1)天鵝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其對地面的壓強是2.25×103Pa;(2)這只天鵝漂浮在河面時,其浸在河水中的體積是9×10-3m3。40.(1);(2);(3);(4)上升,見解析【詳解】解:(1)冰川熔化前為漂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冰川的質(zhì)量為m冰,根據(jù)可知冰川的重力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則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是。(2)由上述可知,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是,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是。(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前后,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不變,則質(zhì)量是不變的,這些水的質(zhì)量水的密度是ρ水,則根據(jù)可知,這些水的體積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是。(4)由(2)解析可知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是,由(3)解析可知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是,由于,則即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大于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那么海平面會上升。答:(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是;(2)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是;(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是;(4)海平面的上升,在解析中看理由。41.(1)1000Pa;(2)1.5×10-3;(3)0.2m【詳解】解:(1)注油前,圓柱體對支撐板的壓力等于圓柱體的重力,那么對支撐板的壓強(2)圓柱體剛好浮起離開支撐板時,浸入油中的深度h2=h1-h0=0.175m-0.1m=0.075m則浸入油中的體積V排1=Sh2=2×10-2m2×0.075m=1.5×10-3m3(3)圓柱體剛好浮起離開支撐板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1=G=12N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油的密度答案第23頁,總23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xì)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停止注油時,圓柱體受到撐桿向下的壓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此時所受浮力F浮2=G+F壓=12N+20N=32N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知,此圓柱體的體積與排開油的體積相等,那么圓柱體的體積所以圓柱體的高度答:(1)注油前,圓柱體對支撐板C的壓強為600Pa;(2)圓柱體剛好浮起離開支撐板C時浸入油中的體積為1.5×10-3m3;(3)圓柱體的高度為0.2m。答案第23頁,總23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全國各地試卷試題分類匯編:《8、3浮力的利用》專項訓(xùn)練題(含答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