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2021年中考物理真題全國各地試卷試題分類匯編:《10、1動能》專項訓(xùn)練題(含答案解釋)未命名未命名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一、單選題1.(2021·山東濱州·)用測力計拉著重為G的物體以速度v1豎直向上運動,再以速度v2豎直向下運動。兩次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前后兩次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F1、F2,若不計空氣阻力,則( ?。〢.F1可能大于GB.F2可能小于GC.物體兩次運動的動能相等D.F1一定等于F22.(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題)快速行駛的汽車如果發(fā)生劇烈碰撞,車身很快停止運動,安全氣囊被彈出并瞬間充滿氣體,如圖所示。安全氣囊的作用之一是增大( )A.司機的動能B.司機的慣性C.司機受到的壓強D.司機的受力面積3.(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和諧號”高鐵滿載旅客從十堰東站緩緩駛出前往武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嚲淼?頁,總8頁
A.列車由靜止變?yōu)檫\動,列車的慣性增大了B.列車加速前進時,列車的動能一直增加C.列車受到的牽引力和鐵軌對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和諧號”高鐵外形設(shè)計成流線型是為了增大對地面壓力提高行駛穩(wěn)定性4.(2021·廣西南寧·中考真題)為響應(yīng)“綠色環(huán)保,低碳出行”的號召,我們常騎自行車出行。騎行中若剎車減速,則( ?。〢.車的慣性減小B.車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C.車的動能減小D.車受到的摩擦力變小5.(2021·山東泰安·)在初中物理的學(xué)習(xí)中,我們常會用到一些科學(xué)研究方法,如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實驗時,我們通過觀察壓強計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變化。以下研究中所采用方法與此相同的是()A.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改變動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測量B.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通過小車推出物體的遠近,判斷小車動能大小C.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推理出物體不受阻力時的運動狀態(tài)D.探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時,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6.(2021·浙江嘉興·中考真題)如圖是雨滴在空中下落過程中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雨滴在t1~t3三個時刻中具有的動能分別是E1、E2、E3,不考慮下落過程中雨滴的質(zhì)量變化,則動能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E1E2>E3C.E1h2,m1=m2h2,m1=m2,故選擇甲、乙、丙三次實驗中的甲、乙進行比較。(4)[4]若本實驗中水平面絕對光滑,由牛頓第一定律,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將作勻速直線運動,不能比較木塊推動(移動)的距離,故不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军c睛】本題結(jié)合實際研究汽車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主要考查轉(zhuǎn)換法和控制變量法及牛頓第一定律的運用。15.正確當(dāng)?shù)孛娴拇植诔潭纫欢〞r,小球的入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α越大,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就越大見解析32.003.2B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詳解】(1)[1]旋轉(zhuǎn)的乒乓球打到球臺后,反彈的路線發(fā)生明顯變化,說明小球撞擊水平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小球撞擊地面前是否旋轉(zhuǎn)有關(guān),由此判斷猜想1是正確的。(2)①[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dāng)?shù)孛娴拇植诔潭纫欢〞r,小球的入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α越大,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就越大,由此驗證猜想2是正確的。②[3]答案第7頁,總7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如果是由誤差引起的,則不管地面的的粗糙程度如何變化,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但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當(dāng)小球的入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α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越大,說明β是受接觸面粗糙程度的影響,而不是誤差造成的。(3)①[4]圖中O、D兩位置球心間距離大約是8個小球的直徑,小球直徑4cm,所以O(shè)、D兩位置球心間距離因為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數(shù)據(jù)記錄為32.00cm。[5]小球從O運動到D位置過程被記錄的4次,這個過程所用時間從O運動至D的平均速度②[6]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球的入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α始終小于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由此判斷小球是從圖乙中B位置開始入射的。(4)[7]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遠,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個實例也用到了科學(xué)推理的方法。16.2.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或當(dāng)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乙、丙做功運動速度【詳解】(1)[1]木塊沿長木板勻速直線滑動,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拉力大小等于示數(shù)為2.2N,則滑動摩擦力2.2N。(2)[2]比較圖中甲、乙兩次實驗,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拉力不同,可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或當(dāng)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所受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3]要得出:接觸面所受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這一結(jié)論,應(yīng)控制壓力大小相等,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故選乙、丙兩次實驗。(4)[4]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可通過做功或熱傳遞兩種方式;實驗過程中,木塊的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木塊的內(nèi)能。答案第7頁,總7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5)[5]利用如圖裝置,小球放在斜面上不同高度處,運動到水平面時速度不同,他還能探究物體的動能與運動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17.速度移動距離做勻速直線運動【詳解】(1)[1]實驗中,讓同一個鋼球從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靜止自由滾下,保證鋼球的質(zhì)量相等,鋼球從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靜止自由滾下,改變的是鋼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故這一操作步驟為了探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2)[2]本實驗利用轉(zhuǎn)換的方法,通過比較木塊被撞擊后移動距離來比較鋼球動能大小,木塊被撞擊后移動距離越遠,表明鋼球具有的動能越大。(3)[3]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塊被撞擊后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18.轉(zhuǎn)換在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安全隱患越大【詳解】[1]研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動能大小不易直接體現(xiàn),所以通過小車對木塊做功的多少來體現(xiàn)小車的動能大小,即通過比較小車推動木塊距離的遠近來判斷小車動能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轉(zhuǎn)換法。[2]兩小車質(zhì)量相同,乙圖中小車由靜止下滑的高度較大,運動到水平面時的速度也較大,乙圖中小車推動木塊通過的距離較遠,所以乙圖中小車的動能也較大,故由圖中實驗現(xiàn)象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安全隱患越大?!军c睛】本題結(jié)合實際研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轉(zhuǎn)換法和控制變量法的運用,要掌握。19.速度質(zhì)量大質(zhì)量相同時,汽車(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超載【詳解】[1]“十次車禍九次快”是速度快容易車禍,所以汽車的動能可能跟速度有關(guān)。[2]“安全駕駛莫超載”是超載質(zhì)量大容易車禍,所以汽車的動能可能跟質(zhì)量有關(guān)。[3]物塊被撞得越遠,球?qū)ξ飰K做功越多,金屬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就越大。[4]分析甲、丙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質(zhì)量一樣,球位置越高,到水平面速度越大,物塊運動越遠,結(jié)論是質(zhì)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5]甲、乙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高度一樣,球質(zhì)量大,物塊運動遠,說明速度一樣時,質(zhì)量越大,物體動能越大,故可以解釋汽車超載行駛時危險性大的原因。答案第7頁,總7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20.BD【詳解】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停在站臺上的火車、靜止在地面上的足球,由于沒有運動,故不具有動能;風(fēng)馳電掣的過山車、騰空而起的長征火箭,由于有一定的速度,具有動能,故BD符合題意。故選BD。答案第7頁,總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