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2021年的中考物理真題全國各地試卷試題分類匯編:《19、2分子熱運動》專項訓練題(含答案解釋)未命名未命名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一、單選題1.(2021·四川綿陽市·中考真題)裝修房屋使用的人造木板黏結(jié)劑中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甲醛,所以新裝修的房間不宜馬上入住。人造木板黏結(jié)劑中的甲醛擴散到空氣中,這是由于甲醛( ?。〢.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B.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D.分子之間存在間隙2.(2021·江蘇淮安市·中考真題)下列現(xiàn)象中,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〢.麥浪起伏B.塵土飛揚C.花香四溢D.大雪紛飛3.(2021·湖南湘潭市·)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A.大雪紛飛B.稻浪起伏C.炊煙裊裊D.花香襲人4.(2021·湖南益陽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荷葉上的水珠如顆顆珍珠一般,搖一搖荷葉,水珠會很快滑落,荷葉上竟然滴水不沾。關于荷葉上水珠的一些說法,正確的是( )A.當水珠靜止不動時,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靜止不動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個水分子C.荷葉不沾水,是因為水珠與荷葉的分子之間只有斥力沒有引力D.兩滴水珠相遇時能形成一個較大的水珠,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試卷第9頁,總9頁
5.(2021·江蘇宿遷市·中考真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粒子與宇宙的探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原子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的B.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說”C.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是負電D.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6.(2021·湖北鄂州市·中考真題)2021年5月5日上午7:30,湖北長江超級半程馬拉松比賽在五座城市同時鳴槍開跑。其中,有8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在奔跑中體驗空港新城—魅力鄂州。關于比賽過程和情景,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選手們聽到鳴槍開跑,槍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B.選手們途中聞到花香是由于擴散現(xiàn)象引起的C.小勇在趕超前面的小強時,感覺小強在后退D.第一個到達終點的選手撞線后不能馬上停止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7.(2021·江蘇中考真題)關于粒子與宇宙,下列事實與對應的推論正確的是( )A.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原子是可分的B.星系離地球遠去——宇宙正在收縮C.固體很難被壓縮——分子間沒有間隙D.地球繞太陽運動——太陽是宇宙中心8.(2021·江蘇)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金片和鉛片緊壓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分開,可以看到它們相互進入約1mm,這個實驗說明( )A.分子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B.分子是運動的C.分子間存在引力D.分子間存在斥力9.(2021·廣西賀州市·中考真題)下列事例描述不正確的是( ?。〢.彈簧測力計只能測量重力的大小B.書包的背帶做得比較寬大,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C.動車站站臺邊緣設置“安全警戒線”,是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原理D.在湯水中放鹽,整鍋湯都有咸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10.(2021·福建中考真題)小華在家學做菜,廚房里菜香四溢,這個現(xiàn)象說明( ?。〢.分子間存在空隙B.分子間存在引力C.分子間存在斥力D.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11.(2021·江蘇泰州市·)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〢.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是電子的轉(zhuǎn)移試卷第9頁,總9頁
B.分子間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C.宇宙中天體的位置不是恒定不變的D.物體溫度降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速度減慢12.(2021·湖南懷化市·中考真題)下列現(xiàn)象中與分子熱運動有關的是()A.余音繞梁B.塵土飛揚C.桂花飄香D.大雪紛飛13.(2021·江蘇蘇州市·中考真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說明原子是可分的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C.摩擦起電使物體產(chǎn)生了電子,帶上了正負兩種電荷D.超導體的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14.(2021·江蘇常州市·)夏季來臨,瓶裝水迎來銷售旺季,大量廢棄的塑料瓶污染環(huán)境。三位英國大學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將水封裝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圖所示。圖中薄膜沒有破裂是因為( )A.薄膜的分子間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間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靜止不動D.薄膜的分子間沒有空隙15.(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下列對古詩詞中蘊含的化學知識理解錯誤的是( ?。〢.“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蠶絲屬于合成材料B.“梅花香自苦寒來”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C.“添得醋來風韻美”中的食醋是一種常用的調(diào)味品D.“烈火焚燒若等閑”是指煅燒石灰石,發(fā)生了化學變化16.(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題)下圖所示的“吸引”現(xiàn)象中,與摩擦起電有關的是( ?。┰嚲淼?頁,總9頁
A.磁鐵吸引鐵釘B.壓緊的鉛柱互相吸引C.梳過頭的塑料梳子吸引紙屑D.電磁鐵吸引曲別針17.(2021·江蘇)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在水分子、氫原子和電子中,尺度最小的是電子B.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認為原子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的C.鉛塊相互緊壓后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斥力D.“地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18.(2021·湖北隨州市·中考真題)初三總復習階段,善于思考的樂樂同學結(jié)合生活現(xiàn)象對分子動理論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〢.春雨潤萬物,冬雪披素衣。由于水分子間距不同表現(xiàn)為雨雪不同物態(tài)B.5月的街頭,楊花飛絮隨風舞,好似雪花滿天飛,這不屬于分子熱運動C.臨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氣分子的間隙中去了D.我看著照片中滿池的荷花,仿佛嗅到了荷花的芬芳,這屬于擴散現(xiàn)象19.(2021·浙江麗水市·)科學研究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該實驗說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試卷第9頁,總9頁
B.乙圖:用黃豆和芝麻混合實驗證明了分子間有空隙C.丙圖通過該實驗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D.丁圖:該實驗說明浮力大小隨物體浸沒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二、雙選題20.(2021·黑龍江)下列由生活所聯(lián)想到的物理知識中,正確的是( ?。〢.在客廳就能聞到廚房中飯菜的香味,屬于擴散現(xiàn)象B.切肉前先磨刀,是為了減少受力面積增大壓力C.煮熟的餃子漂浮在水面上,此時浮力等于重力D.抽油煙機能把油煙抽走,是利用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大三、填空題21.(2021·廣西梧州市·中考真題)小明特別喜歡喝梧州六堡茶,泡茶時,他向壺中倒入沸水,看到壺口冒“白氣”,這些“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此過程要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用沸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茶香,這是因為溫度越高,______現(xiàn)象越明顯。22.(2021·廣西河池市·中考真題)花園里百花爭艷,人在遠處就能聞到花香,這是___________現(xiàn)象;荷葉上相距很近的兩滴水珠,會自動匯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這說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_____。23.(2021·江蘇鎮(zhèn)江市·中考真題)粽葉呈綠色是因為粽葉___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綠光;高壓鍋煮粽子更容易熟,這是由于水的沸點隨氣壓升高而___________;“粽葉飄香”是由于___________做無規(guī)則運動引起的。24.(2021·廣西百色·中考真題)“酒香不怕巷子深”,遠處聞到酒的香味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___________;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此現(xiàn)象說明組成物質(zhì)的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25.(2021·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小紅走進梅園,聞到梅花的香味,說明分子在______;看到梅花的顏色是由花瓣______的色光決定的。26.(2021·貴州中考真題)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有吃粽子、包餃子的習俗:秋秋一到家就聞到粽子的香味,是因為______;餃子能包成不同形狀,說明力能______。27.(2021·遼寧中考真題)試卷第9頁,總9頁
如圖是一個香爐,點燃爐內(nèi)的蠟燭,加熱香薰液,香薰液汽化后房間充滿了香氣,這是______現(xiàn)象。蠟燭熔化產(chǎn)生的蠟液會向下流動,是由于受向下的______力作用,蠟液凝固后會粘在爐上,是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28.(2021·遼寧中考真題)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許多學校要求學生課間走出教室參加活動,同學們漫步在花壇邊聞到陣陣花香,這是______現(xiàn)象;地面上頎長的身影是由于光______形成的。29.(2021·湖北荊州·)為實現(xiàn)對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國啟動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工作,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全國人民的關心關愛。小剛在接種新冠疫苗過程中,護士用蘸有酒精的消毒棉球給他擦試手臂,周圍的人會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__現(xiàn)象,護士將液態(tài)疫苗吸進注射器是利用_______完成的,疫苗進入注射器后,小剛透過注射器看見護士的手指變粗,這是_______現(xiàn)象,注射器針頭很尖,可以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壓強,輕松刺穿皮膚完成疫苗注射。30.(2021·廣東中考真題)固態(tài)、液態(tài)和______是物質(zhì)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如圖是某種物質(zhì)三種狀態(tài)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zhì)的______態(tài),該物質(zhì)由圖甲狀態(tài)變?yōu)閳D乙狀態(tài)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為_______。31.(2021·海南中考真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禾下乘涼夢,其中水稻影子的形成是光的__________現(xiàn)象;收獲的季節(jié),三亞南繁基地飄來陣陣稻香,這是__________試卷第9頁,總9頁
現(xiàn)象。32.(2021·山東東營市·中考真題)“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壺的壺嘴與壺身構(gòu)成一個______,使液面總能保持相平。隔著很遠,人們能聞到茶香是因為______。33.(2021·青海中考真題)疫情尚未結(jié)束,防控不能放松。我們進入校園在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進行消毒的過程中:(1)能聞到酒精味;(2)雙手涂抹得越均勻干的越快。請用物理知識解釋這兩種現(xiàn)象。答:(1)_________;(2)_________。34.(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題)腌制咸鴨蛋需要較長的時間,鴨蛋逐漸變咸,這是______現(xiàn)象,而炒菜時加鹽可以很快使菜變咸,說明這種現(xiàn)象與______有關。35.(2021·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題)劣質(zhì)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劑等材料含有較多的甲醛、笨、二甲苯等有毒有機物,用來裝修房屋會造成室內(nèi)環(huán)境污染。這是因為有毒有機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______,這種現(xiàn)象在夏天時特別嚴重,因為______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36.(2021·四川內(nèi)江市·中考真題)用酒精擦拭皮膚,感覺擦拭處涼快,這是酒精___________(選填“升華”、“液化”或“汽化”)吸熱的緣故,同時聞到酒精味,說明酒精分子在空氣中不停地做___________。37.(2021·浙江溫州市·)“地漏”(如圖甲)是連接排水管道與室內(nèi)地面的接口?!皯腋〉芈毕鄬τ趥鹘y(tǒng)地漏具有較多優(yōu)點,如排水速度可隨積水深度自動調(diào)節(jié)、在不排水時能密封管道等。(1)若地漏不密封,排水管內(nèi)臭氣會擴散到室內(nèi)。從微觀角度解釋該現(xiàn)象:______。(2)磁懸浮地漏的工作原理如圖乙。試卷第9頁,總9頁
①當密封蓋上方無水時,在磁體B作用下,磁體A將密封蓋頂起。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為______極。②當密封蓋上方有水時,密封蓋下移,開始排水。積水越多,則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______。38.(2021·甘肅武威·中考真題)宋代王安石《梅花》中有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梅花,是因為光發(fā)生了______反射,淡淡花香飄散在空氣中,這是______現(xiàn)象。39.(2021·山東泰安市·中考真題)將蘋果放到紙箱里,在箱外就能聞到蘋果的香味,這是______現(xiàn)象。四、實驗題40.(2021·新疆中考真題)在測量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密度的實驗中,將22mL水全部倒入盛有20mL酒精的燒杯中,充分混合后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混合液的總質(zhì)量如圖甲所示,接著將燒杯中的混合液全部倒入量筒中,體積如圖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24g。(1)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_;(2)用天平測物體的質(zhì)量時,應在天平______(填“左”或“右”)盤中加減砝碼;由圖甲可知燒杯和混合液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g;(3)該實驗測得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為______g/cm3。五、綜合題41.(2021·北京中考真題)為了說明分子之間有引力,小明在實驗室用兩個緊壓在一起的鉛柱做實驗,如圖所示,鉛柱A和鉛柱B所受的重力均為2N,兩個鉛柱接觸面的面積為3cm2,當懸掛重物所受的重力為20N時,兩個鉛柱沒有被拉開。于是,小明認為這個實驗說明了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小華觀測到該實驗室的大氣壓為1×105Pa試卷第9頁,總9頁
,于是她認為兩個鉛柱之所以沒被拉開,是因為大氣壓的作用。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和上述數(shù)據(jù),判斷小明做的鉛柱實驗能否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請寫出計算、推理過程和結(jié)論。六、簡答題42.(2021·遼寧鞍山市·中考真題)小明家新買了一臺豆?jié){機,請你用物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豆?jié){機中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在煮豆?jié){的過程中,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小明聞到豆香味越來越濃,為什么?試卷第9頁,總9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參考答案1.A【詳解】甲醛擴散到空氣中,是甲醛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jié)果,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C【詳解】A.麥浪起伏屬于機械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塵土飛揚屬于機械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花香四溢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C符合題意;D.大雪紛飛屬于機械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D【詳解】AB.大雪紛飛、稻浪起伏都是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故AB不符合題意;C.煙霧是細小的顆粒,不屬于分子,所以炊煙裊裊也是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花香襲人是花的芳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被我們聞到,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4.D【詳解】A.當水珠靜止不動時,水珠中的水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錯誤;B.很小的水珠由大量的水分子組成的,故B錯誤;C.荷葉不沾水,是因為水珠與荷葉的分子之間既有斥力,也有引力,故C錯誤;D.兩滴水珠相遇時能形成一個較大的水珠,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才會聚集成一個大水珠,故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D正確。故選D。5.D【詳解】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A.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gòu)成的,故A錯誤;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地心說”是由托勒密提出的,故B錯誤;C.規(guī)定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故C錯誤;D.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是因為花香分子在做不停地無規(guī)則運動導致的擴散現(xiàn)象,故D正確。故選D。6.D【詳解】A.槍聲通過空氣傳到人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聞到花香,是因為花香分子進入鼻子,這是擴散現(xiàn)象,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小勇趕超了小強,以小勇為參照物,小強在小勇后面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是向后退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選手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止,是因為具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7.A【詳解】A.原子是由更小的結(jié)構(gòu)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gòu)成的,說明原子是可分的,這個現(xiàn)象最早是由科學家湯姆森發(fā)現(xiàn)的,故A正確;B.星系離地球遠去,說明宇宙體積在逐漸變大,宇宙正在膨脹,故B錯誤;C.固體很難被壓縮,那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C錯誤;D.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錯誤。故選A。8.B【詳解】金片和鉛片緊壓在一起,5年后發(fā)現(xiàn)它們彼此進入了對方,說明組成物質(zh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9.A【詳解】A.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除了重力,還可以測量其它力,故A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錯誤,符合題意;B.書包的背帶做得比較寬大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動車進站時,速度較快,那么乘客與動車之間空氣的流速變大,壓強變小,而乘客身后的空氣流速不變,壓強比乘客與動車間的大,這個壓強差會將乘客壓向動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放入鹽后,整鍋湯都有咸味,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0.D【詳解】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是分子的擴散現(xiàn)象,小華在家學做菜,廚房里菜香四溢,這個現(xiàn)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1.B【詳解】A.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了另一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分子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故B錯誤,符合題意;C.大到天體、小到微觀粒子都在不停地運動,宇宙中天體的位置在不停的變化,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溫度越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緩慢,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2.C【詳解】A.余音繞梁是指聲波在空氣中傳播,不是分子熱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塵土飛揚,塵土是大顆粒,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熱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桂花飄香,是氣味分子在運動,故C符合題意;D.大雪紛飛,雪不是分子,故不是分子熱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13.A【詳解】A.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通過研究真空管放電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子,說明原子是可分的,故A正確;B.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用手捏面包,面包的體積變小了,只能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不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故B錯誤;C.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是電子的轉(zhuǎn)移,不是產(chǎn)生了電子,故C錯誤;D.超導體是某種材料在溫度降低的情況下,電阻為0的現(xiàn)象,半導體的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故D錯誤。故選A。14.A【詳解】薄膜被擠壓沒有破裂,是因為薄膜的分子間有引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A【詳解】A.“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蠶絲是天然纖維,不是人工合成的,不屬于合成材料,故A錯誤,符合題意;B.“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的香氣能擴散到空氣中,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添得醋來風韻美,試嘗道甚生滋味”,說明食醋是一種重要的調(diào)味品,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描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方法,是指煅燒石灰石,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6.C【詳解】A.磁鐵能夠吸引鐵釘,是由于磁體具有吸引鐵、鈷、鎳等金屬的性質(zhì),屬于磁體對磁體的作用力,是非靜電引起的,故A錯誤;B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鉤碼,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而使兩塊鉛塊粘在一起,不易分開,故B錯誤;C.摩擦后的梳子帶上了電荷,能吸引不帶電的碎紙屑,是由靜電引起的,故C正確;D.電磁鐵能吸引鐵釘,是由于磁體具有吸引鐵、鈷、鎳等金屬的性質(zhì),屬于磁體對磁體的作用力,是非靜電引起的,故D錯誤。故選C。17.A【詳解】A.在水分子、氫原子和電子中,電子最小,故A正確;B.盧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該模型認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故B錯誤;C.鉛塊相互緊壓后會粘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C錯誤;D.“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故D錯誤。故選A。18.D【詳解】A.雨雪為同一物質(zhì)不同狀態(tài),是由于水分子間距不同,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楊花飛絮隨風舞,楊花不是分子,這不屬于分子熱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不斷運動,跑到空氣分子的間隙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看著照片中滿池的荷花,荷花不是實物,所以沒有擴散,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9.A【詳解】A.甲圖: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繩子處于豎直方向,該實驗說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A正確;B.乙圖:黃豆和芝麻是固體,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因為固體間的縫隙,不涉及分子間的空隙,故B錯誤;C.丙圖: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由實驗直接得出,是實驗加推理得出的,故C錯誤;D.物體浸沒前,深度越大浮力越大,物體浸沒后,浮力大小與浸沒深度無關,丁圖無法說明深度對浮力的影響,故D錯誤。故選A。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20.AC【詳解】A.在客廳就聞見廚房飯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作無規(guī)則運動,是擴散現(xiàn)象,故A正確;B.切肉前先磨刀,是為了在壓力相同時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使刀更快,故B錯誤;C.煮餃子過程中,餃子剛?cè)脲仌r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時漂浮在水面,此時浮力等于重力,故C正確;D.抽油煙機能把油煙抽走,是利用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大氣壓把油煙壓到抽油煙機附近壓強小的地方,從而抽出去,故D錯誤。故選AC。21.放熱擴散【詳解】[1]壺嘴噴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熱。[2]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這是擴散現(xiàn)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擴散越快。22.擴散引力【詳解】[1]花園里百花爭艷,人在遠處就能聞到花香,這個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2]分子之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葉上相距很近的兩滴水珠,會自動匯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23.反射升高分子【詳解】[1]粽葉呈綠色是因為粽葉吸收了除綠光以外的光,并把綠光反射出來,所以我們能看到的粽葉是綠色的。[2]使用高壓鍋更容易把粽子煮熟是利用了液體沸點隨氣壓增大而升高的原理。[3]“粽葉飄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移動到我們的鼻子中,從而使我們聞到了香味。24.運動間隙【詳解】[1]我們能聞到酒的香味,是因為酒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引起的,屬于擴散現(xiàn)象。[2]水和酒精均勻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空隙。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25.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反射【詳解】[1]由于分子是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花香分子通過運動,進入人們的鼻子中,故聞到香味。[2]梅花不透明,花瓣顏色由反射色光顏色決定。26.一切物質(zh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改變物體的形狀【詳解】[1]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是擴散現(xiàn)象,這說明一切物質(zh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2]餃子能包成不同形狀,是力的作用效果,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7.擴散重引力【詳解】[1]香薰液汽化后房間充滿了香氣,這是香薰液分子運動到了房間的空氣中,是擴散現(xiàn)象。[2]由于受重力作用,蠟燭熔化產(chǎn)生的蠟液會向下流動。[3]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所以蠟液凝固后會粘在爐上。28.擴散沿直線傳播【詳解】[1]漫步在花壇邊能聞到陣陣花香,是花香分子在空氣作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jié)果,這是擴散現(xiàn)象。[2]地面上頎長的身影是影子,影子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物體時,在光達不到的區(qū)域形成的陰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29.擴散大氣壓光的折射增大【詳解】[1]聞到酒精的氣味是酒精分子進入人的鼻子,是擴散現(xiàn)象。[2]液態(tài)疫苗能吸進注射器是大氣壓將其壓進注射器的。[3]透過裝有液態(tài)疫苗的注射器看見護士手指變粗,是因為此時的注射器相當于放大鏡,這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4]注射器針頭很尖,這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從而輕松完成刺穿。30.氣態(tài)液熔化【詳解】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1][2]固液氣三態(tài)是物質(zhì)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分子間作用力大,有固定形狀,有固定體積,液態(tài)分子間作用力小于固體間,無固定形狀,有固定體積,氣態(tài)分子間作用力最小,無固定形狀,無固定體積,因此圖乙表示液態(tài)。[3]從甲到乙狀態(tài),是固變液的過程,叫熔化。31.直線傳播擴散【詳解】[1]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2]因為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水稻的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我們會聞到陣陣稻香,這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32.連通器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詳解】[1]茶壺的壺嘴與壺身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構(gòu)成一個連通器。[2]隔著很遠,人們都能聞到茶香是因為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3.酒精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增大了洗手液的表面積,加快了蒸發(fā)【詳解】[1]能聞到酒精味,是酒精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guī)則運動,是擴散現(xiàn)象。[2]雙手涂抹得越均勻,相當于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增大液體表面積會加快蒸發(fā)速度。34.擴散溫度【詳解】[1]腌制咸鴨蛋需要較長的時間,鹽才能通過蛋殼進入到鴨蛋中,鴨蛋逐漸變咸,這是擴散現(xiàn)象。[2]炒菜時溫度高,加鹽時擴散進行的較快,可以很快使菜變咸,說明這種現(xiàn)象與溫度有關。35.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詳解】[1]有毒有機物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那么有毒有機物會進入空氣中,造成污染。[2]在夏天,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會更劇烈,分子的運動受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36.汽化無規(guī)則運動【詳解】[1]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膚上消毒時,他感到皮膚比較涼,是因為酒精要蒸發(fā),蒸發(fā)過程要從身體上吸熱,使皮膚的溫度降低。[2]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聞到酒精的氣味,是由于酒精分子在空氣中發(fā)生了擴散現(xiàn)象,說明酒精分子在空氣中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7.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N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詳解】(1)[1]擴散是兩種物質(zhì)相互接觸時進入彼此的現(xiàn)象,是由于分子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造成的。(2)[2]由題可知,兩磁體之間的作用力是斥力,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所以,若磁體A下端為N極,則磁體B上端為N端。[3]積水越多,積水的深度越深,根據(jù)可知,積水對密封蓋的壓強越大,則積水對密封蓋的壓力越大,密封蓋向下移動就越多,所以排水口越大。38.反射擴散【詳解】[1]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梅花,是因為光照在物體的表面發(fā)生反射,故是光的反射。[2]淡淡花香飄散在空氣中,說明分子在運動,是擴散現(xiàn)象。39.擴散【詳解】一切物質(zh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將蘋果放在紙箱里,在箱外就能聞到蘋果的香味,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xiàn)象。40.間隙右620.95【詳解】(1)[1]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是因為水分子跑進酒精分子的間隙內(nèi),酒精分子跑進水分子的間隙內(nèi),說明分子之間存在間隙。(2)[2]測量物體質(zhì)量,天平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所以應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3]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物體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砝碼質(zhì)量加上游碼示數(shù)。從圖中可以看出,燒杯和混合液的總質(zhì)量燒杯和混合液的總質(zhì)量為62g。(3)[4]圖中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量筒的讀數(shù)為40mL,即混合液的體積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為24g,則混合液的質(zhì)量答案第9頁,總10頁
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根據(jù)可知混合液的密度測得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是0.95g/cm3。41.小明做的鉛柱實驗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詳解】解:把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是為了兩個鉛柱之間沒有空氣,與鉛柱底面接觸的大氣會對鉛柱有向上托的力,這個力能否保證兩個鉛柱不被重物拉開。由公式得,鉛柱橫截面受到大氣的壓力,即對鉛柱的托力為由于所掛重物的重力為20N,鉛塊重力為2N,總重力由于托力大于物體的總重力,所以小明做的鉛柱實驗不能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42.見解析【詳解】(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2)散發(fā)豆香味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運動到空氣中被人們聞到了香味,這種現(xiàn)象叫擴散現(xiàn)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豆?jié){的溫度越來越高,所以香味散發(fā)得越來越快,聞起來也就越來越濃。答案第9頁,總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