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ID:42791 2021-10-16 1 6.00元 10頁 42.66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6.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1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語文試卷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21分))1.請選出下列每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1)A.籌?(chóu)劃??????B.妥?(tǔ)協(xié)???????C.日薄?(bó)西山________(2)A.棲?(xī)息???????????B.饒?(ráo)恕??????C.看風使舵?(duò)________(3)A.膽怯?(qiè)?????????B.纖?(xiān)細?????C.怒不可遏?(hè)________。2.古詩文名句默寫。(1)寧為百夫長,________。?????(楊炯《從軍行》)(2)________,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3)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4)劉禹錫《秋詞》中借白鶴形象抒發(fā)豪邁樂觀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5)諸葛亮《出師表》中表達自己臨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名著閱讀(選做五題)。????????以下是文學作品中對幾位老師的描述,請分別寫出他們的名字。(1)從她教導我的第一天開始,她就像對待那些具有聽力的孩子那樣跟我講話,唯一的不同是,她不是直接說出來,而是在我手上拼寫句子。此段中的“她”是________。(2)他的笛子裝在一只終年雪白的布套里。他取出笛子時,總是很有章法地將布套折好放到口袋里,絕不隨便一團巴塞進褲兜里。此段中的“他”是________。(3)不管怎樣,等我把頭發(fā)梳得很平整穿上我那件黑色罩衣--雖說有點像貴格教徒的樣子,但至少有特別合身的好處,--再把潔白的圈整整好以后,我自己覺得足可以體體面面地去見費爾法克斯太太,我那位新學生也至少不至于厭惡地躲開我了。此段中的“我”是________。(4)《城南舊事》中英子的媽說:“……等英子好了,什么也別跟她說,回到家,換了新地方,讓她把過去的事兒全忘了才好,她要問什么,都裝不知道,聽見了沒有?宋媽?!贝藭r,媽媽不想讓英子知道的事是________試卷第9頁,總10頁 A.藏在草叢里的年青人被抓走?????B.蘭姨娘和德先叔乘馬車走了C.英子爸爸因病離開人世?????????D.秀貞和妞兒在火車下喪生(5)下列《水滸》中的故事情節(jié)都與武松有關,發(fā)生在“斗殺西門慶”之前的一項是________A.大鬧飛云浦????B.醉打蔣門神????C.景陽岡打虎????D.十字坡遇張青(6)下列作品不屬于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項是________A.《孔乙己》B.《父親的病》C.《藤野先生》D.《范愛農(nóng)》4.綜合性學習。???近年來,香味橡皮、熒光筆、修正液等“香艷”文具受到了中小學生的熱捧。事實上,這些文具很有可能危害人的健康。今年5月,某中學《衢州晚報》小記者團發(fā)起了一次“關注書包中的‘香艷’文具”系列活動,請你參與?!静稍L探因】根據(jù)以下材料,探究“香艷”文具進入學生書包的原因。????材料一:在衢城一家文具店里,店主告訴記者:“有些學生喜歡顏色鮮艷、外形可愛、帶有香味的文具,有些學生對熒光筆和修正液的購買欲比較強?!钡曛鬟€坦言,價格低和樣式新是他們進貨時主要關心的問題,至于安全性問題則沒有考慮那么多。材料二:接受采訪的家長中,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國家對文具的安全有強制性標準。他們普遍表示,帶孩子買文具都是先看款式,然后試試能不能用,至于文具是否安全則基本沒考慮過?!粳F(xiàn)場糾偏】小記者們邀請某專家于5月22日下午4:00在學校階梯教室舉行“文具安全知識講座”,他們擬寫了一則海報張貼在校園內(nèi)??吹胶螅ㄈ鐖D)后,你會提醒他們在海報中添加哪些內(nèi)容?【板報宣傳】某班級出了一期黑板報,下列材料中能為“文具使用小貼士”欄目所用的兩項是________A.盡量不要將熒光筆、油畫棒等文具往身上涂畫。B.香味橡皮等“香艷”文具充斥衢州大小文具店。C.國家質(zhì)檢總局抽查發(fā)現(xiàn),很多文具產(chǎn)品不符合國家標準。D.拆開文具包裝,若發(fā)現(xiàn)有刺鼻的氣味,就應立即停止使用。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26分))5.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陽????????遲子建試卷第9頁,總10頁 ???????????當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寫完時,長舒了一口氣。擲筆抬頭的一瞬,方覺得滿室生輝。透過明亮的玻璃窗,見無限的黃昏把遠處的瓦灰色樓房和近處的幾排高大的楊樹,裝點得那么輝煌和瀟灑,往日在青白的日頭下所見的那黯淡,那單調(diào),竟殘雪般地散盡了。????????坐在桌前,就這么把全身心浸在釅釅的黃昏里,轉目鏡中,見滿頭披垂的烏發(fā),竟也染上了黃昏的一片幽情,無數(shù)根發(fā)絲猶如滿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詳。????????就在這時,我猛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發(fā)間有一根白絲,像一線雪從山崖上飛旋而下,動人心魄地飄垂著。????????哦,白發(fā)!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嘆息了一聲。我有了第二根白發(fā)了,在我23歲的這個春天的傍晚。????????第一次見著白發(fā)是在初中,14歲,被同學拔下來后,我就像扔冰棍紙一樣隨便地把它扔掉了,因為青春好長好長呢。????????這次見著白發(fā),是在9年之后的黃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嘆息復嘆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駛到盡頭,淚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我把白發(fā)拈在手中,想到戶外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消磨一下靜寂得讓人憂愁的時光。????????走出瓦灰色的樓房,踏過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這條胡同很長,胡同兩側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沒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氣息沁人心脾。????????我把步子放得輕輕的、慢慢的。夕陽在要沉淪的一刻,爆發(fā)著如火的金光,整個胡同都盛滿了黃昏,恍若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的長廊。一群鴿子不知聽到了什么哨聲,忽地從一處暗淡中飛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著天空飛去。我手上的那根白發(fā),竟被輝映得這么光華燦爛。????????我的步子放得更輕,更慢。因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兩側的每一家的院門口,幾乎都坐著一位老人。他們一樣的表情,一樣的姿勢,在悄然領略、享用著迷人的夕陽。????????他們的頭發(fā)全都斑白了,滿面的皺紋里橫溢的金光,使他們的臉顯得更為祥和。他們的臉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動,大概是在咀嚼黃昏吧。????????他們那表情,真是人世間少有的平和,實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詳?shù)貌荒茉侔苍斄恕????????我的淚水在他們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斂了。手中拈著的白發(fā),也不知不覺地飄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葉,隨風而逝了。????????炒米胡同很長很長,黃昏在這里卻很短很短。夕陽從地平線上消失后,那濃濃的光就變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進天色,瓦灰色的樓房依舊瓦灰,洋槐的葉子恢復了淺綠。我也漸漸地融入了這一片寧靜的黃昏中。????????胡同兩側的老人,吃過了夕陽這個大大的金餑餑里的幾絲香甜,那滿頭的白發(fā)似乎都能變成年青人琴上的幾根柔和的弦了。????????我第一次意識到,炒米胡同有太強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間存息。????????而我那根雪樣的白絲,跟老人們滿面的黃昏比起來,不知要淡多少呢。????????(選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2013年第1期,有刪改)(1)選文中,“我”的心情有一個復雜變化的過程,請把這個過程填補完整(每處不得超過四個字)。愉悅→________→感動→________(2)閱讀下列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回答括號中的問題。①我猛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發(fā)間有一根白絲,像一線雪從山崖上飛旋而下,動人心魄地飄垂著。(“一線雪”和“動人心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②他們的臉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動,大概是在咀嚼黃昏吧。(“咀嚼黃昏”怎么理解?)(3)有人這樣評價本文:對于“時光”“生命”試卷第9頁,總10頁 這樣永恒的話題,作者沒有從宏觀世界去尋找大素材,而是從微觀世界中捕捉小細來加以表現(xiàn)。請結合文章,舉例分析。(4)文章結尾的畫線句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寫出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綜合性學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段意花是益陽水文局的臨時工,丈夫李國慶在益陽水文站工作。他們在一條躉船上住了14年,經(jīng)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個又一個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計,他們先后救了50人,年齡最大的83歲,最小的7歲。和許多普通家庭一樣,他們靠著自己微薄的收入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以至于6萬多元債務整整還了17年。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這一天被全國婦聯(lián)評為“全國最美家庭”。(1)請為這段文字加一個標題。(2)你們班想請段意花來做一次報告,如果你代表班委會去請她,你會怎么說?(3)近年來出現(xiàn)了某些扶人者被敲詐的事件,致使一些人不敢去救人,你對此有什么建議?請結合段意花的事跡談談。四、古詩文閱讀(共3小題,滿分23分))7.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對以上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塞下曲》中“無花”既指“天山雪”是積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見花開的意思。B.《塞下曲》中“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兩句直接寫出了軍旅生活的緊張。C.《春夜洛城聞笛》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D.《春夜洛城聞笛》第二句寫優(yōu)美的笛聲似乎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2)雖然兩詩都寫到了“聞折柳”,但兩詩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卻不相同,請分別指出。8.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試卷第9頁,總10頁 ①權謂?呂蒙曰②蒙辭?以軍中多務③孰?若孤(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________A.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B.蒙乃?始就學乃?丹書帛曰“陳勝王”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予嘗求古仁人之?心D.結友而?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出?不染(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從文章哪幾處可看出呂蒙學有所成?9.狡生夢金????????????嘗聞一青衿①,生性狡。其學博持教甚嚴,諸生稍或犯規(guī),必遣人執(zhí)之,撲無赦。一日,此生適有犯,學博追執(zhí)甚急,盛怒待之。已而生至,長跪地下,不言事,但曰:“子偶得千金方在處置故來見遲耳?!辈┦柯勆媒鸲?,輒霽②怒,問之曰:“爾金從何處來?”曰:“得諸地中?!庇謫枺骸盃栍骱翁幹茫俊鄙鹪唬骸暗茏庸守?,無資業(yè),今與妻計:以五百金市田,二百金市宅,百金置器具,買童妾,止剩百金,以其半市書,將發(fā)憤從事焉,而以其半致饋先生,酬平日教育,完矣。”博士曰:“有是哉!不佞③何以當之?”遂呼使者治具,甚豐潔,延生坐觴之,談笑款洽,皆異平日。飲半酣,博士問生曰:“爾適匆匆來,亦曾收金篋中扃鑰④耶?”生起曰:“弟子布置此金甫定,為荊妻轉身觸弟子,醒已失金所在,安用篋?”博士蘧然曰:“爾所言金,夢耶?”生答曰:“固夢耳?!辈┦坎粦?,然業(yè)與款洽,不能復怒。徐曰:“夢中得金,猶不忘先生,況實得耶?”更一再觴出之。????????(選自明代江盈科《雪濤小說》,有刪減)【注釋】①青衿:秀才。②霽:息。③不佞:不才。自稱之謙詞。④扃(jiōng)鑰:關閉加鎖。⑤不懌:不高興。(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①已而?生至,長跪地下?????②以五百金市?田???????③延?生坐觴之(2)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弟??子??偶??得??千??金??方??在??處??置??故??來??見??遲??耳。(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夢中得金,猶不忘先生,況實得耶?(4)文中學博是個怎樣的人?結合選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四、寫作(50分))10.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文章。????6試卷第9頁,總10頁 歲的小琪琪和媽媽一起去爬山,到了山頂?shù)臅r候突然下雨了,可是她們什么雨具也沒帶。旁邊的一位叔叔將僅有的一件雨衣給了他兒子,這位男孩看到她們后又將雨衣給了小琪琪。琪琪問媽媽:“為什么叔叔將雨衣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媽媽回答道:“因為叔叔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他們都在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而且你看,這種幫助、這種愛都是可以傳遞的呀?!辩麋髯笥铱戳丝矗苓^去將雨衣?lián)踉诹艘欢滹L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請根以上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寫文章主旨必須從所給材料中提煉,但不要對材料進行擴寫、續(xù)寫和改寫。???????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試卷第9頁,總10頁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201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語文試卷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21分)1.BAC2.勝作一書生商女不知亡國恨燕然未勒歸無計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3.莎莉文蔣一輪簡愛DCA4.AD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26分)5.傷感,平和(2)本題考查對關鍵詞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①解答時,結合句子及具體的修辭手法,分析說明詞語的表達效果即可.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間某些相似之處,借一種事物來說明另外一種事物.作用:對事物特征進行描繪或渲染;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說明.夸張:故意言過其實,對人對事進行擴大或縮小的描述.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質(zhì),引起讀者強烈共鳴.將白發(fā)比喻為“一線雪”,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那根白發(fā)白得耀眼、刺目.“驚心動魄”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我”發(fā)現(xiàn)白發(fā)時吃驚和難過心情.綜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②解答時,結合對句子以及上下文的理解,分析“咀嚼黃昏”中所蘊含的意義.黃昏是抽象的,是不能被咀嚼的,作者這樣寫是想用黃昏來表示暮年將至.“咀嚼”原本的意思是用牙齒慢慢磨碎食物,這里是為了表現(xiàn)出老人們在慢慢欣賞著黃昏美景的同時,也在細細回顧與品味過往的人生.綜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3)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和文本細節(jié)的篩選分析能力.解答時,在把握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感情,再舉出文段中的例子加以說明即可.第二段到第六段講述了“我”時隔9年再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白發(fā)的事,與14歲不以為意的心情不同,23歲的“我”對易逝的青春充滿傷感.第十段到第十六段描寫了老人的白發(fā)與他們的滄桑,通過他們的表情和神態(tài)來表現(xiàn)經(jīng)歷滄桑后的寧靜和平和,這種平和讓老人們在暮年仍有美麗的生命,也讓“我”感悟到炒米胡同有太強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間存息.試卷第9頁,總10頁 (4)本題考查對關鍵語句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時,根據(jù)上下文進行分析,理解其在文中的含義,然后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談,言之有理即可.“我”時隔9年才有了第二根白發(fā),這與老人們滿頭的斑白相比算不了什么.由上文可知,黃昏中老人的平靜安詳深深感染了“我”,使“我”覺得小小的白發(fā)對于人生的滄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因此感覺淡了很多.夕陽中的老人用安詳?shù)纳袂楦嬖V“我”,歷經(jīng)滄桑仍可以擁有美麗的生命,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東西,而在于精神等內(nèi)在的東西,因此那根白發(fā)就不值一提了.綜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答案:(1)①傷感(難過、憂愁、悲傷)②平和(平靜、寧靜、釋然)(2)①“一線雪”和“動人心魄”運用比喻和夸張手法,生動地寫出了那根白發(fā)白得很耀眼、很刺目,表達了“我”發(fā)現(xiàn)白發(fā)時吃驚難過的心情.②“咀嚼黃昏”既指老人們在領略、欣賞迷人的夕陽美景,又指老人們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3)示例:“我”14歲發(fā)現(xiàn)第一根白頭發(fā)時毫不在意,9年后發(fā)現(xiàn)第二根白發(fā)時卻是相當吃驚,文章以此細節(jié)來表現(xiàn)青春的流逝及其帶給自己的傷感.(4)示例:夕陽中的老人們歷經(jīng)風霜卻仍然安詳從容,他們教會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時光,讓“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東西,而在于精神等內(nèi)在的東西.因此那根白發(fā)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釋然了.6.示例一:益陽段意花夫婦勇救50名溺水者被評為“國最美家庭”。示例二:段意花夫婦14年救50名溺水者。示例三:益陽段意花家庭被評為“國最美家庭”。示例:阿姨,祝賀您家被評為“國最美家庭”。我們知道了您的優(yōu)秀事跡,都非常敬佩,想請您為我們做一次報告,您看行嗎?示例:見義勇為本是我們?nèi)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不能因為個別人敲詐過救人者,就見死不救,而要學習段意花夫婦,盡自己的能力,傳遞社會正能量。四、古詩文閱讀(共3小題,滿分23分)7.B(2)《塞下曲》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甘愿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愛國激情,《春夜洛城聞笛》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8.(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作出判斷.“謂”是多義詞,在這里指告訴;“辭”推辭;“孰”是多義詞,在這里指誰,哪個.B(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要注意“非復”指不再是;故翻譯為:以你現(xiàn)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nèi)容.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閱讀全文,了解內(nèi)容,從“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中可知魯肅對呂蒙的夸獎;從“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中可知,魯肅和呂蒙結友而別.答案:(1)①告訴;②辭:推辭;③孰:誰,哪個.(2)B試卷第9頁,總10頁 (3)以你現(xiàn)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4)魯肅對呂蒙的夸獎(魯肅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和呂蒙結友而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9.(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運用一些方法作輔助判斷.①已而:不久②市:名詞活用為動詞,買③延:邀請.可聯(lián)系課內(nèi)語句“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做“斷句題”要通讀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根據(jù)文意和常用的斷句方法加以判讀.常見的斷句方法有:語法分析、對話標志、常見虛詞、結構對稱、固定句式等.此題斷句一是根據(jù)標志性的詞語“故”,表示總結,“故”前面停頓,再根據(jù)句子結構劃分,“弟子偶得千金”已經(jīng)表述完整,“金”后停頓.(3)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重點的詞有:“猶”,還;“況”,何況;“實”,實際.(4)分析人物形象,根據(jù)文中人物的言語、行為等進行分析.本題分析時抓住文中一些句子:“諸生稍或犯規(guī),必遣人執(zhí)之,撲無赦”“博士聞生得金多,輒霽②怒”“遂呼使者治具,甚豐潔,延生坐觴之,談笑款洽,皆異平日”“博士不懌”答案:(1)①不久②買③邀請(2)弟?子?偶?得?千?金/方?在?處?置/故?來?見?遲?耳.(3)(你)夢中得到金子,還不忘(要分給)老師,何況實際得到呢?(4)示例一:學博是個貪財、唯利是圖的人.他聽到“狡生”說“偶得千金”,馬上息怒,對“狡生”十分親切,當“狡生”說到要分一份金給他時,他“談笑款洽,皆異平日”.示例二:學博是個虛偽的人.他平時對犯規(guī)的學生非常嚴厲,絕不寬赦.但碰到有利益的時候馬上轉變,一面假惺惺地推辭,一面“呼使者治具”“延生坐觴之”.待得知所言金是夢,就很不高興,但為了維持面子,不得不把酒宴進行到底.四、寫作(50分)10.(一)寫作滿分為50分,最后得分為評分(一)得分與評分(二)得分相加之和.評分(一)文章書寫3分有3處以上涂改并影響卷面的扣1分,書寫不規(guī)范、連筆潦草扣1分;涂改或書寫潦草嚴重的酌情扣分,扣完3分為止;使用透明膠帶或涂改液的扣3分.標點2分標點使用每錯一處扣0.5分,2分扣完為止.字形3分錯別字每個扣0.5分,重復錯誤不扣分,3分扣完為止.試卷第9頁,總10頁 詞語、句子2分常用詞語使用不當或語句表達出現(xiàn)語病每一處扣0.5分,2分扣完為止.評分(二)文章一類40~36分符合題意,立意深刻、新穎,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情真切;選材有個性,內(nèi)容充實;層次分明、結構緊湊;表達精當,語言富有文采.二類35~30分符合題意,立意正確,中心明確;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較真切;選材合理,內(nèi)容具體;層次清楚,結構完整.三類29~24分符合題意,有一定感情;內(nèi)容較具體;層次較清楚;結構基本完整.四類24分以下不符合題意,中心欠明確;內(nèi)容空泛;結構混亂;不成篇或字數(shù)不足300字.試卷第9頁,總10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1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