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通過兩年多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學生的觀察與描述能力有了明顯的發(fā)展,在進行觀察、記錄、實驗、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受年齡的限制,學生的思維依舊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仍然比較弱,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師還要注重觀察、記錄方法的示范和引導,注重提供語言表達的范例?! W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但還有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遇事很容易沖動,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另外,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好奇、好動等特點,在活動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巡視來關注學生的觀察體驗進展,用學生喜歡的形式來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觀察、體驗等活動?! 《⒔滩姆治觥 ?.整體情況 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由“物體的運動”“動物的一生”和“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各有8個教學內(nèi)容,共計24個教學內(nèi)容。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需10課時左右,預計一學期共需30課時?! ”緝缘娜齻€單元雖然屬于不同的領域,但都強調(diào)學生建構科學模型。例如,“物體的運動”單元引導學生建構機械運動中質(zhì)點的模型,“動物的一生”單元引導學生建構動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引導學生建構日地月的天體模型……這些科學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學生用科學的觀點系統(tǒng)地認識世界。 特別要注意的是,修訂后的教科書采用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雙螺旋協(xié)同發(fā)展的編寫理念模型,表現(xiàn)為“大單元”的組織形式和“四個板塊”的呈現(xiàn)方式。其中大單元的組織形式,是為了體現(xiàn)科學概念的連貫性和綜合性,挖掘科學探究中的思維和認知發(fā)展過程,將新課標中的每一個具體知識條目以最優(yōu)的方式組織到一起。而四個板塊的呈現(xiàn)方式,是借鑒學習周期的策略,將探究活動的組織過程顯性化,目的是讓兒童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問題解決的系列科學實踐。這個實踐過程與兒童轉變他們的原有認識相關,與促進他們對科學的理解相關,與發(fā)展他們的認識能力相關,而且一定是以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共生的方式發(fā)生的?! ?.單元概述 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本單元是將機械運動作為研究對象的主題單元。對于運動,學生有許多正確的生活經(jīng)驗,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錯誤的認識,例如他們無法準確描述某個物體的位置、習慣用感覺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等。本單元希望學生經(jīng)過對機械運動的系統(tǒng)學習,對物體的位置、運動形式、運動速度等有初步的科學認識,由此用科學的方法和思維來重新審視現(xiàn)實世界中各種物體的運動。此外,本單元還將引導學生經(jīng)歷一個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的項目式學習過程,從而將科學、技術、工程、數(shù)學有機地融為一體,綜合應用跨學科和跨領域知識,體會科學實踐的成功和樂趣?! ”締卧?課,這8課的編排邏輯如下:第1到6課,具體從物體的位置、不同物體運動形式的觀察比較、不同物體運動快慢的測量比較這三方面展開;第7課,設計制作;第8課,綜合應用。本單元以物質(zhì)科學領域主要概念“物體的運動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描述”為線索,組織有層次的學習活動,其中第7課延伸到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的關鍵是設計,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chǎn)品的活動”,第8課回歸到本單元“物體的運動”的知識應用,實現(xiàn)跨領域的綜合學習 第二單元“動物的一生”:本單元是研究動物生命周期的主題單元。動物的一生都要經(jīng)歷出生、成長、繁殖、死亡的生命過程,這樣的生命過程循環(huán)往復,使種族得以延續(xù),呈現(xiàn)出動物的生命周期現(xiàn)象。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包括兩條線索:一條是研究蠶的生命周期現(xiàn)象;另一條則是由蠶拓展到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在此過程中認識昆蟲、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常見的動物類別。本單元的飼養(yǎng)、觀察、記錄、交流、展示等活動貫穿始終,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記錄、整理資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結論等能力。 本單元共8課,包括兩條線索,第1、3、4、5、6課以蠶為主要研究對象,呈現(xiàn)了蠶的生命周期現(xiàn)象。第2、7、8課是對蠶卵、蠶的繁殖、蠶的一生認識的延伸,引導學生形成對更多動物卵、繁殖和動物一生的認識,從個別到一般,逐步構建動物生命周期模型,幫助學生認識不同類別的動物。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本單元是研究三個天體的本質(zhì)特征以及相互關系的主題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三個天體的正常運行是地球上萬物正常運作的基礎,人類一直保持著對太陽、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熱情,小學生也是如此。本單元將通過觀察活動、模擬實驗、制作海報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三個天體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它們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同時,本單元也將充分鍛煉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本單元共8課,通過學習,學生對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個天體的認識將更上一層樓。前3課學生將了解太陽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關系。第4到第7課,學生將對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足夠認識,同時逐步探索三者關系。第8課,學生將通過制作主題海報的形式,對地球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索?! ∪⒔虒W目標, 1.“物體的運動”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裎矬w的運動有不同形式?! 裎矬w的運動按運動軌跡(運動路線)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裎矬w運動的快慢是可以測量和比較的??梢杂?ldquo;當運動距離相同時,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和“當運動時間相同時,比較運動距離的長短”的方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 ?2)科學探究目標 ●借助方向盤、軟尺等工具,描述某個物體某個時刻的位置?! 裢ㄟ^觀察和比較,記錄和描述物體不同的運動方式?! 裢ㄟ^觀察,記錄和描述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 窠柚氡怼④洺叩裙ぞ哌M行測量,并比較不同物體運動的快慢?! 窀鶕?jù)設計要求,設計、制作、評價、改進自己小組的“過山車”?! 窕谔剿骰顒又蝎@得的信息,開展基于證據(jù)的科學論證活動?!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親歷對物體運動的探究活動,表現(xiàn)出相應的探究興趣?! 癫捎煤线m的方式,如實地記錄和講述有關物體運動的信息?! 耋w會到重復測試在提高證據(jù)有效性中的意義。 ●愿意與同伴合作探究,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及時記錄,并以事實為依據(jù)開展交流研討?! 駱酚诜窒碜约旱慕?jīng)驗,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確、便利和快捷?! 癯醪襟w驗包括設計、實施、改進在內(nèi)的簡單的技術與工程過程?! 癜l(fā)展對技術設計和動手制作的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 2.“動物的一生”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像蠶一樣,動物都要經(jīng)歷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癫煌瑒游飶纳剿澜?jīng)歷的時間不同,具體過程也不相同?! 駝游镉新焉吞ド炔煌姆敝撤绞??! 駝游锒寄芊敝澈蟠顾鼈兊靡允来鄠??! 駝游锱c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環(huán)境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駝游锷嫘枰諝?、水、溫度和食物等適宜的條件?! 駝游锟梢苑譃槔ハx、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不同的類群,每類動物都有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共同特征?! ?2)科學探究目標 ●能夠制訂研究蠶生長變化的觀察計劃?! 衲芨鶕?jù)觀察計劃進行長期觀察,研究蠶的一生?! 衲苓\用攝像、拍照、畫圖、寫觀察日記、使用觀察記錄表等方式記錄蠶的生長變化?! 衲芑谧C據(jù)描述蠶一生的生長發(fā)育過程?! 衲芾媒5姆椒ǔ尸F(xiàn)昆蟲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 衲茏プ≈饕卣鲗游锛皠游锫堰M行分類?! 衲芨鶕?jù)觀察所獲得的信息,對蠶的生長發(fā)育的趨勢進行預測?! 衲軐ψ约猴曫B(yǎng)和觀察蠶的過程、方法進行反思和評價。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對飼養(yǎng)蠶以及觀察蠶的生長變化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 衲芸陀^記錄蠶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 ●能堅持不懈對蠶的一生進行長期觀察。 ●能在養(yǎng)蠶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可愛和可貴?! 裨敢馀c人分享養(yǎng)蠶經(jīng)驗和自己的觀察記錄結果?!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先進的技術有利于人類進行有效的科學研究?! 窳私馊祟惿羁赡軐ι锃h(huán)境造成破壞?! 癯醪骄哂袩釔圩匀?、熱愛生命、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太陽是一顆恒星,太陽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 褚惶熘校谔柟獾恼丈湎?,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 袢贞惺枪糯鷾y量時間的儀器?! 裥羞M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 裨虑蚴堑厍虻男l(wèi)星,表面有很多環(huán)形山?! 裨孪嘧兓幸欢ǖ囊?guī)律?! 竦厍蚴且粋€球體,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竦厍蚴且粋€液態(tài)水資源十分豐富的星球?! 竦厍蜿懙乇砻嬗泻恿鳌⒑吹人w類型?! 竦厍虮砻娴暮Q竺娣e遠大于陸地面積?! ?2)科學探究目標 ●能通過觀察比較圖片的方式獲取天體信息,并描述天體的外部特征?! 衲苓\用模擬實驗的方式推理、論證實驗猜想。, ●能使用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等方式記錄模擬實驗結果?! 衲茉谝惶熘袌猿钟^察和記錄影子的變化情況,制作和使用簡易日晷?! 衲芡ㄟ^各種途徑獲取、加工、篩選和整理資料?! 衲芾镁S恩圖的方式收集、整理、對比兩個天體的信息特征?!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能對自然現(xiàn)象保持好奇心,對探索天文保持興趣。 ●通過模擬實驗收集事實證據(jù),根據(jù)有說服力的事實證據(jù)調(diào)整自己的觀點?! 駠L試運用多種思路、多種方法完成探究,體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樂趣?! 裨敢馀c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協(xié)作,樂于分享自己的收獲?! 衲苡每茖W的語言陳述自己的觀點,善于傾聽別人意見,并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反思。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親歷人類認識和探索宇宙的過程,感受技術的進步對人類認知深度的推動作用?! 窳私獠⒁庾R到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和掌握能對人類生活、技術發(fā)展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 褚庾R到與其他星球相比較,地球是十分特別的星球,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地球?! ∷摹⒅饕虒W措施 1.了解學生前概念,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開展教學。 2.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5.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7.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五、教學進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學內(nèi)容備注12.17-2.21始業(yè)教育課;一1.運動和位置22.24-2.28一2.各種各樣的運動;一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33.2-3.6一4.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一5.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43.9-3.13一6.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快慢;機動53.16-3.20一7.我們的“過山車”;一8.測試“過山車”63.23-3.27第一單元復習;第一單元測驗73.30-4.3二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機動清明節(jié)84.6-4.10二2.認識其他動物的卵;二3.蠶長大了94.13-4.17二4.蠶變了新模樣;二5.繭中鉆出了蠶蛾104.20-4.24二6.蠶的一生;二7.動物的繁殖114.27-5.1二8.動物的一生;機動勞動節(jié)125.4-5.8第二單元復習;第二單元測驗135.11-5.15三1.仰望天空;三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145.18-5.22三3.影子的秘密;三4.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155.25-5.29三5.月球——地球的衛(wèi)星;三6.地球的形狀166.1-6.5三7.地球——水的星球;三8.太陽、月球和地球176.8-6.12第三單元復習;第三單元測驗186.15-6.19期末復習196.22-6.26期末復習206.29-7.3期末測驗注:以上教學安排僅為參考,實施中根據(jù)具體情況作適當調(diào)整,特別是第二單元“動物的一生”內(nèi)容需要配合氣溫和實際生長情況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