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1 分子與細胞 第1章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ID:48902 2021-10-08 1 3.00元 14頁 240.26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4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1章測試卷【測試范圍:第1章走近細胞】(90分鐘10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細胞學說”最初創(chuàng)立時,下列關于其主要內容的敘述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A.一切動物和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有機體,具有自己的生命C.細胞對與其他細胞共同構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D.從老細胞核中長出一個新細胞,或者是在細胞質中像結晶那樣產(chǎn)生新細胞2.下列不對應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是(  )A.一棵冷箭竹B.冷箭竹葉片的一個表皮細胞C.表皮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等分子D.生活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的所有冷箭竹3.下列生物或細胞中沒有核糖體的是(  )A.人體肝細胞B.蠶豆葉表皮細胞C.流感病毒D.大腸桿菌4.以下內容中,關于細胞學說正確的是(  )A.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生物整體的生命過程起作用C.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并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D.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5.關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第14頁共14頁,A.細胞是生命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結構層次B.一棵柳樹的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C.一塊棉田中的全部蚜蟲屬于一個種群D.一個池塘里的水草、魚、蝦等全部生物屬于生物群落6.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體均無細胞結構,其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B.草履蟲、變形蟲等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就能完成攝食、運動、反射等生命活動C.人體內的每一個細胞均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在細胞內或在細胞參與下完成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學說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B.不同生物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都相同C.可以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基來培養(yǎng)病毒D.生命系統(tǒng)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tǒng)”,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8.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腸桿菌有核糖體,無葉綠體B.藍細菌無細胞核,也無核糖體C.水綿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D.酵母菌有細胞核,無葉綠體9.下列關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表述,正確的是(  )A.真核生物是指動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細菌、病毒和真菌都屬于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C.人體的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所以屬于原核細胞D.真核生物的個體都是肉眼可見的,原核生物的個體都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10.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第14頁共14頁,A.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有核糖體B.發(fā)菜、顫藍細菌、念珠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C.擬核區(qū)中含有環(huán)狀的DNA分子D.藍細菌細胞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11.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這個學說的科學價值主要是(  )A.告訴人們所有的生物均由細胞構成B.證明了生物彼此間存在著親緣關系C.說明了動植物細胞是一樣的D.使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進入分子水平12.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組是(  )①一塊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蟲?、跐£柦锏乃猩铩、蹚]山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環(huán)境?、苣虾锩娴乃恤~A.①②④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②③13.下列關于對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可以相互聯(lián)系,也可以沒有關系,如細胞和生物圈B.組織、細胞等都是生命系統(tǒng)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是密切聯(lián)系的D.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也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部分14.某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見視野中有甲、乙、丙三異物。為判斷異物的位置,他先轉動目鏡,只見甲異物動,乙、丙不動,然后移動裝片,發(fā)現(xiàn)丙異物動,甲、乙不動。據(jù)此可判斷甲、乙、丙三異物的位置分別是(  )A.目鏡、裝片、物鏡B.目鏡、物鏡、裝片C.目鏡、反光鏡、裝片D.物鏡、裝片、反光鏡15.某同學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使用相同的目鏡,但在兩種不同的放大倍數(shù)下,所呈現(xiàn)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第14頁共14頁,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谠诩字杏^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被觀察到?、廴舨F乙?,則甲的物像會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苋粼诩字锌吹降奈锵衲:瑒t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菰谝抑杏^察應使用細準焦螺旋,并調整光圈A.①②③④⑤B.①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16.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①乳酸菌?、诮湍妇、鄄萋南x?、苣钪樗{細菌 ⑤發(fā)菜?、奘秤镁、呤删w?、喾窝纂p球菌 ⑨支原體?、饷咕鶤.①⑧⑩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⑧⑨D.①④⑤⑥17.如圖所示,圖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鏡頭,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圖乙和圖丙分別表示不同放大倍數(shù)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數(shù)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數(shù)最大,圖甲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乙轉為圖丙,應選用②③鏡頭C.從圖乙轉為圖丙,正確的調節(jié)順序:移動標本→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轉動粗準焦螺旋D.在10×10的放大倍數(shù)下看到64個細胞,而且在視野的直徑上排成一行,則轉換為10×40的放大倍數(shù)后,看到的一行細胞數(shù)為16個,若這64個細胞充滿視野,則能看到4個細胞18.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歸納法說法正確的是(  )第14頁共14頁,A.施萊登通過花粉、胚珠和柱頭組織都由細胞構成且都有細胞核,提出植物體都由細胞構成B.列文虎克命名細胞,羅伯特·虎克首次觀察到活細胞C.施萊登和施旺提出各自理論均運用的是完全歸納法D.由不完全歸納法得出的理論是百分百可信的19.構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具有層次性,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是緊密相聯(lián)的。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和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是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C.實驗室中某個培養(yǎng)基上長出的一個大腸桿菌菌落是一個種群D.木棉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從低到高依次有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20.如圖甲表示兩種物鏡及其與裝片的位置關系,乙是低倍鏡下的視野。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中①是高倍物鏡,②是低倍物鏡B.①物鏡被②物鏡替換后,視野的亮度會增強,因為②離裝片的距離更近C.②物鏡被①物鏡替換后,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量會增加D.要想換用高倍鏡觀察乙中的細胞a,需要將裝片向右移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21.在一個池塘中生活著一些藍細菌、水草、草履蟲、草魚、青蛙等生物。(1)這些生物雖然形態(tài)上千姿百態(tài),但在結構上都是由__________構成的。(2)在這些生物中,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屬于多細胞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池塘中所有的草魚組成一個________,池塘中所有的生物與其周圍的陽光、土壤、水、空氣等共同構成了________。22.用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第14頁共14頁,(1)請從下列目鏡與物鏡的組合中找出與圖像③④對應的選項:③________;④________。(填選項字母)A.目鏡10× 物鏡10×B.目鏡10× 物鏡20×C.目鏡10× 物鏡4×D.目鏡10× 物鏡40×(2)視野最暗的圖像是________(填序號),視野太暗則應調節(jié)________和________。(3)選擇組合A:目鏡10×,物鏡10×,所觀察到的物像是實際物體的________倍,這個放大倍數(shù)是指____________(填“長度或寬度”“面積”或“體積”)的放大倍數(shù);若組合A視野中細胞為160個,則換上組合D后,視野中細胞為________個。23.根據(jù)如圖所示的顯微結構回答:(1)綠眼蟲和變形蟲都是由________構成的________生物,都能完成運動、攝食、增殖等生命活動,由此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上來看,在一條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構成________,綠眼蟲和變形蟲等所有生物構成一個________,整條小河構成一個________。(3)分析下列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以刺槐為例):葉肉細胞→葉的保護組織→葉→刺槐→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分析回答有關問題:①以上生命系統(tǒng)中屬于“器官”結構層次的是________。②在生命系統(tǒng)各個結構層次中,各層次生命系統(tǒng)的形成、維持和運轉都是以第14頁共14頁,________為基礎的。③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來看,一片刺槐林應屬于________。24.光學顯微鏡是中學生最常用的實驗儀器,下圖中7mm、0.5mm表示觀察清楚時物鏡與觀察物之間的距離。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表示顯微鏡的________鏡。(2)圖2表示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標有5×和10×字樣,物鏡標有10×和40×字樣。圖3表示鏡頭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請據(jù)圖回答:①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被相連的96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視野中可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為________個。②在觀察中,c與d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____________。③若在低倍鏡下發(fā)現(xiàn)有一異物,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轉換高倍鏡后,異物仍可觀察到,此異物可能存在于(  )A.物鏡上B.目鏡上C.裝片上D.反光鏡上(3)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一位同學在觀察酵母菌細胞時發(fā)現(xiàn)視野右上方有一中間亮的黑邊圓圈,于是想將它移到視野中央仔細觀察,請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①中間亮的黑邊圓圈是________。②換高倍鏡觀察前,要將黑邊圓圈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________移動,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某科研小組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據(jù)圖回答問題:第14頁共14頁,①此科研小組研究的內容是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________層次,葉片屬于生命系統(tǒng)中的________層次,生命系統(tǒng)中最大的層次是________。②此實驗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回答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和觀察的問題。①下降鏡筒時,必須用雙眼從側面注視________以防止物鏡觸及裝片。②使用高倍鏡前必須先使用________,待物像清晰后,將需要放大觀察的目標移到________。千萬注意換高倍鏡時不能將________升高。③換上高倍鏡后只能使用________準焦螺旋進行調焦。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施萊登和施旺初始建立的“細胞學說”提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A正確;細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B、C正確;新細胞可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后來魏爾肖又進行補充,認為“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D錯誤。2.C【解析】水和蛋白質等分子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C符合題意。3.C第14頁共14頁,【解析】核糖體是真、原核細胞都有的細胞器,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也就沒有核糖體。4.B【解析】病毒無細胞結構,A錯誤;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C錯誤;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不是細胞學說的內容,D錯誤。5.B【解析】生命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結構層次是細胞,A正確;植物沒有系統(tǒng)這一層次,B錯誤;種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區(qū)域的同種生物的集合,C正確;一定自然區(qū)域的所有種群的集合是生物群落,D正確。6.D【解析】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體都是病毒,不具備細胞結構,但它們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完成生命活動,A錯誤;草履蟲和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就可完成攝食、運動、生殖等各項生命活動,但是反射是多細胞生物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單細胞生物無法進行反射活動,B錯誤;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完成需要多種已分化細胞的密切配合,C錯誤;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均要在細胞內或在細胞參與下才能完成,D正確。7.D【解析】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tǒng)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并未揭示其多樣性,A錯誤;不同生物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不一定相同,如植物沒有系統(tǒng)層次,B錯誤;病毒必須依賴宿主活細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動,不能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C錯誤;生命系統(tǒng)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tǒng)”,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D正確。8.B【解析】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有核糖體,無葉綠體,A第14頁共14頁,正確;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無細胞核,有核糖體,B錯誤;水綿是一種綠藻,屬于真核生物,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C正確;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有細胞核,無葉綠體,D正確。9.B【解析】真核生物不等同于高等生物,病毒和真菌不屬于原核生物,A錯誤;人體紅細胞在其發(fā)育初期具有細胞核,成熟過程中細胞核消失,但仍屬于真核細胞,C錯誤;絕大部分單細胞的真核生物的個體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如變形蟲、衣藻等,D錯誤。10.D【解析】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A正確;發(fā)菜、顫藍細菌、念珠藍細菌都屬于藍細菌,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B正確;原核細胞的擬核區(qū)中含有一個環(huán)狀的DNA分子,C正確;藍細菌是原核生物,不含葉綠體,D錯誤。11.B【解析】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細胞這一共同的結構基礎,根據(jù)這一共性的存在,我們可以推斷,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12.D【解析】①一塊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蟲屬于一個種群;②潯陽江里的所有生物屬于生物群落;③廬山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環(huán)境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④南湖里面的所有魚既不是種群(不是同一個物種)又不是群落(沒有包括全部生物)。13.A【解析】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是相互聯(lián)系的,從細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統(tǒng)層層相依,A錯誤,C正確;組織、細胞等都是生命系統(tǒng)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正確;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故也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部分,D第14頁共14頁,正確。14.B【解析】根據(jù)題干分析,轉動目鏡,只見甲異物動,乙、丙不動,說明甲異物在目鏡上;移動裝片,發(fā)現(xiàn)丙異物動,甲、乙不動,說明丙異物在裝片上,由于異物不可能在反光鏡上,故乙異物在物鏡上,B正確。15.B【解析】甲放大倍數(shù)小,看到的面積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細胞,②錯誤;若玻片右移,則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會左移,③錯誤;若在低倍鏡下看到的物像模糊,則改換成高倍鏡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④錯誤。16.C【解析】酵母菌和食用菌、霉菌屬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草履蟲屬于單細胞動物;噬菌體屬于病毒;乳酸菌、念珠藍細菌、發(fā)菜、肺炎雙球菌、支原體屬于原核生物,故選C。17.C【解析】鏡頭上無螺紋的為目鏡,即①、②為目鏡,鏡頭上有螺紋的為物鏡,即③、④為物鏡,目鏡放大倍數(shù)與其長度成反比,而物鏡放大倍數(shù)與其長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數(shù)小,③比④放大倍數(shù)大,圖甲中放大倍數(shù)最大的組合是②③⑤,A正確;把視野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放大倍數(shù)增加,故應選②③,B正確;從圖中的乙轉為丙,要先把觀察對象移到視野中央,再改用高倍鏡,然后用細準焦螺旋調焦,還要調節(jié)視野亮度,故正確調節(jié)順序: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亮度(調節(jié)光圈或反光鏡)→轉動細準焦螺旋,C錯誤;當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都為10×時,視野的直徑上有64個細胞,若將物鏡轉換為40×,細胞的長度和寬度又各被放大了4倍,觀察到的視野的長度和寬度會分別縮小為原來的1/4,所以,視野的直徑上的細胞數(shù)目為64×1/4=16(個),當目鏡和物鏡都為10×時,看到圓形視野中充滿64個細胞,若將物鏡轉換為40×,則所觀察到的實際范圍相應減小到原來的1/16第14頁共14頁,,所以,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為64×1/16=4(個),D正確。18.A19.C【解析】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A錯誤;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圈,生物大分子不是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B錯誤;植物的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tǒng)”這一結構層次,D錯誤。20.C【解析】根據(jù)物鏡長短可知,①是低倍物鏡,②是高倍物鏡,A錯誤;①物鏡被②物鏡替換后,放大倍數(shù)變大,視野的亮度會減弱,B錯誤;②物鏡被①物鏡替換后,放大倍數(shù)減小,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shù)量會增加,C正確;細胞a在視野中偏左,用高倍鏡觀察乙中的細胞a,需要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物像移動的方向是向右,玻片移動的方向向左,D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21.(1)細胞 (2)藍細菌、草履蟲 水草、草魚、青蛙 (3)種群 生態(tài)系統(tǒng)【解析】(1)藍細菌、水草、草履蟲、草魚、青蛙等生物在形態(tài)上來看千姿百態(tài),但在結構上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藍細菌、草履蟲都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屬于單細胞生物;水草、草魚、青蛙都是由多個細胞構成,屬于多細胞生物。(3)池塘中所有的草魚組成一個種群,生物群落與其生存的無機環(huán)境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池塘中所有的生物與其周圍的陽光、土壤、水、空氣等共同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22.(1)D C(2)③ 反光鏡 光圈(兩空順序可以顛倒)第14頁共14頁,(3)100 長度或寬度 10【解析】(1)據(jù)圖示可知,圖像③中細胞最大,④中細胞最小,說明③放大倍數(shù)最大,④放大倍數(shù)最小,故③對應的組合為D,④對應的組合為C。(2)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暗,故視野最暗的圖像是③,使視野變亮可用較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鏡。(3)物像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選擇組合A,所觀察到的物像是實際物體的100倍,放大倍數(shù)是指物體的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shù),不是面積或體積。若A視野中細胞為160個,則換上40×的物鏡后,細胞長度或寬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又被放大4倍,則視野范圍內細胞數(shù)目是原來的十六分之一,因此視野中細胞為10個。23.(1)一個細胞 單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種群 群落 生態(tài)系統(tǒng)(3)①葉 ②細胞?、凵鷳B(tài)系統(tǒng)【解析】(1)綠眼蟲和變形蟲都屬于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就能完成該生物的各項生命活動,進而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在一條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構成種群;所有生物構成群落;整條小河除含有生物外,還有無機環(huán)境,二者共同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3)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屬于器官;細胞是生命系統(tǒng)的最基本層次;一片刺槐林包含所有生物及光、水等無機環(huán)境,應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層次。24.(1)物(2)①6'②d'③B(3)①氣泡'②右上方'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是倒像【解析】(1)圖1有螺紋,表示顯微鏡的物鏡。(2)①物鏡轉換為40×后,則物體的長度和寬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各放大4倍。因此視野中可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為96÷4÷4=6(個)。②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暗,因此c與d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d。③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轉換高倍鏡后,異物仍可觀察到,說明異物存在于目鏡上。第14頁共14頁,(3)①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視野中的黑邊圓圈是制作裝片時產(chǎn)生的氣泡。②由于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像,而氣泡位于視野右上方,所以換高倍鏡觀察前,將標本移到視野的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25.(1)①細胞 器官 生物圈②只有完整的細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動(2)①物鏡?、诘捅剁R 視野中央 鏡筒 ③細第14頁共14頁
相關資料
同類資料
更多
人教版(2019)高一生物必修1 分子與細胞 第1章測試卷(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