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學試卷 答案 解析
ID:52391 2021-10-27 1 3.00元 23頁 178.50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13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3分)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約為21%的氣體是( ?。〢.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水蒸氣2.(3分)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不銹鋼B.澄清石灰水C.空氣D.氧化鈣3.(3分)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〢.酒精作燃料B.鐵鍋作炊具C.二氧化碳滅火D.氮氣作保護氣4.(3分)某份午餐的搭配:米飯、紅燒肉、排骨湯、炸雞腿。為均衡攝入營養(yǎng)素,這份午餐還需搭配的食物是( ?。〢.水果B.蔗糖C.食鹽D.豆腐5.(3分)硒元素是動物體必需營養(yǎng)元素和植物有益的營養(yǎng)元素。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硒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A.硒的原子序數(shù)為34B.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C.硒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D.硒化氫的化學式是H2Se6.(3分)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〢.用特殊催化劑可把水變成汽油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雜質,降低水的硬度C.鑒別軟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蕩,泡沫較多的是軟水D.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氣體具有可燃性第23頁(共23頁) 7.(3分)某同學為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設計了以下四種實驗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是( ?。〢.將Fe絲、Cu絲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B.將Fe絲、Cu絲、Ag絲分別放入稀鹽酸中C.將Fe絲分別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將Fe絲、Ag絲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8.(3分)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正確的是( ?。〢.進入地窖前﹣﹣先做燈火實驗B.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再生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C.人體適量補鈣﹣﹣防止患甲狀腺疾病D.森林大火的滅火原理﹣﹣降低可燃物著火點9.(3分)已知4FeS2+11O22Fe2O3+8X,則下列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 ?。〢.O2與X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X屬于空氣污染物之一D.該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10.(3分)下列對于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中,錯誤的是(  )A.水通直流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被破壞,形成新的分子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10mL水與1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水分子的體積減小D.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11.(3分)如圖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〢.30℃時,M和N的溶解度相等B.將60℃時N的飽和溶液降溫至40℃,有晶體析出第23頁(共23頁) C.M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N的飽和溶液在40℃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12.(3分)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試劑和主要操作均正確的是( ?。┬蛱栁镔|(雜質)試劑主要操作AKNO3溶液(K2SO4)適量BaCl2溶液過濾BNaCl溶液(CaCl2)過量NaOH溶液過濾CFeCl2溶液(CuCl2)過量鐵粉結晶DO2(H2O)濃硫酸洗氣A.AB.BC.CD.D二、非選擇題共54分)注意:回答第Ⅱ卷時,只能用0.5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13.(9分)農作物秸稈屬于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一種十分寶貴的生物質能資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對于促進農民增收、環(huán)境保護、資源節(jié)約以及農業(yè)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6H10O5)n]。(1)纖維素分子中C、H、O原子個數(shù)比為  。(2)發(fā)電廠將秸稈粉碎壓縮成顆粒,作為燃料用于發(fā)電。如果直接在農田中燃燒秸稈的主要危害是  。(3)將秸稈還田,可作為農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施用復合肥。下列屬于復合肥的是 ?。ㄌ顦颂枺?。A.KNO3B.CO(NH2)2C.NH4NO3D.NH4H2PO4(4)以秸稈為原料可生產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該塑料屬于  (選填“合成有機高分子”、“天然有機高分子”、“合金”)材料(5)利用秸稈可生產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如下反應C6H12O62C2H5OH+2X↑,則X的化學式為  。(6)在農村,秸稈曾經作為燃料廣泛使用,但秸稈不完全燃燒會產生  氣體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村可以推廣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稈作燃料  。A.沼氣B.天然氣(或液化氣)C.太陽能14.(10分)以CO2為碳源,與電解水產生的H2第23頁(共23頁) 經催化可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有機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中國化學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劑實現(xiàn)了CO2和H2轉化為A或B等有機物,反應原理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B的化學式是  。(2)根據(jù)催化劑的特性可知,催化劑在該反應前后,其質量和  不變。(3)在催化劑Ⅰ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由CO2和H2反應生成A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5)如果該反應工業(yè)化生產后的重要意義是  。15.(10分)從化合價和物質類別兩個維度認識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是重要的化學學習方式。如圖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價﹣﹣物質類別二維圖?!局R卡片】:在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則必有元素化合價降低,且化合價升高的總數(shù)一定等于化合價降低的總數(shù)。請回答下列問題:(1)A物質所屬物質類別是  。(2)D的化學式是  。(3)可以用  (寫化學式)和D在高溫下反應生成A。(4)G可以是硫酸鹽,這種硫酸鹽可用作貧血病人的補血劑,寫出可生成該硫酸鹽的化學方程式 ?。ㄖ粚懸粋€)。(5)C在潮濕的空氣中很容易發(fā)生化合反應變成E,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第23頁(共23頁) 16.(9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實驗室常用藥品(或溶液)對“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進行探究。【知識卡片】: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氯化銅易溶于水?!緦嶒炋骄俊浚海?)方案Ⅰ:某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約2mLNaOH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然后慢慢滴入稀鹽酸,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恰好變?yōu)闊o色。①實驗結論  。②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  。③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若觀察到有少量氣泡出現(xiàn),請分析產生氣泡的可能原因 ?。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2)方案Ⅱ: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取2mLNaOH溶液于試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振蕩后加入鎂條若  稀鹽酸過量若沒有明顯現(xiàn)象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實驗反思】:(3)另有同學提出方案Ⅱ不能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原因是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 ?。ㄌ钚蛱枺?。A.銅片B.pH試紙C.氧化銅D.紫色石蕊試液17.(8分)閱讀短文后回答下列問題。燃料電池(Fuelcell),是一種使用燃料進行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的裝置,最早于1839年由英國的Grove發(fā)明。燃料的選擇性非常多,包括純氫氣(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氣,甚至于現(xiàn)在運用最廣泛的汽油,都可以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這是目前其他所有動力來源無法做到的。而以燃料電池做為汽車的動力,已被公認是二十一世紀必然的趨勢。2017年,我國共有8個品牌的10款車型燃料電池汽車在產,總產量為1272輛,2018年國產燃料電池汽車已經超過3000輛。燃料電池是以特殊催化劑作電極使燃料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其不需推動渦輪等發(fā)電器第23頁(共23頁) 具,也不需將水加熱至水蒸氣再經散熱變回水,所以能量轉換效率高達70%左右,足足比一般發(fā)電方法高出了約40%;優(yōu)點還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許多,且水又是無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低污染裝置。燃料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質溶液和外部電路4部分組成,其正極和負極分別通入燃料氣和氧氣(空氣),負極上燃料氣放出電子,外電路傳導電子到正極并與氧氣結合生成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離子通過電解質轉移到負極上再與燃料氣進行反應,最后形成回路產生電能。與此同時,因為燃料自身的反應及電池存在的內阻,燃料電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熱量,以保持電池恒定的工作溫度。如圖是甲烷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1)燃料電池是將  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化學反應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熱能、電能等B.燃料電池可以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C.氫燃料電池汽車所需要的H2可電解水生成。D.燃料電池都要排放CO2氣體(3)寫出甲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甲烷燃料電池釋放能量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18.(8分)潔廁靈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學對某品牌潔廁靈的有效成分含量進行探究。向一錐形瓶中加入100g該品牌的潔廁靈,再加入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8%的NaHCO3溶液120g,反應結束后溶液的總質量是215.6g。試計算下列問題:【知識卡片】:潔廁靈有效成分是HCl,潔廁靈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3反應。(1)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  克。(2)該品牌潔廁靈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第23頁(共23頁)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3分)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約為21%的氣體是( ?。〢.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水蒸氣【分析】根據(jù)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和雜質占0.03%。A、氧氣占21%,故選項符合題意。B、氮氣占78%,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二氧化碳占0.03%,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其它氣體(包括水蒸氣)和雜質占0.03%,水蒸氣含量小于0.03%,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評】本題很簡單,熟記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是解答此類題的關健。2.(3分)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不銹鋼B.澄清石灰水C.空氣D.氧化鈣【分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窘獯稹拷猓篈、不銹鋼主要成分是鐵,還含有碳等物質,是混合物;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氫氧化鈣,是混合物;C、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是混合物;D、氧化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是純凈物。故選:D?!军c評】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屬于純凈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兩種物質,根據(jù)物質的組成種類可以判斷物質屬于純凈物,還是屬于混合物。3.(3分)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酒精作燃料B.鐵鍋作炊具第23頁(共23頁) C.二氧化碳滅火D.氮氣作保護氣【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物理性質經常表現(xiàn)為: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fā)性、吸附性等?!窘獯稹拷猓篈、酒精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鐵鍋作炊具是利用鐵的導熱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C、二氧化碳滅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D、氮氣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的穩(wěn)定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故選:B?!军c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qū)分,要記憶有關酒精、鐵、二氧化碳、氮氣的性質,并能夠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4.(3分)某份午餐的搭配:米飯、紅燒肉、排骨湯、炸雞腿。為均衡攝入營養(yǎng)素,這份午餐還需搭配的食物是( ?。〢.水果B.蔗糖C.食鹽D.豆腐【分析】根據(jù)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的種類、食物來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則,結合題中所給的食譜判斷所含的營養(yǎng)素以及缺少的營養(yǎng)素,進行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喝梭w需要的六大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結合題意,米飯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紅燒肉、排骨湯、炸雞腿含有油脂、蛋白質和無機鹽;可知食物中維生素含量較少;故為使營養(yǎng)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而水果中富含維生素。故選:A?!军c評】“吃得營養(yǎng),吃出健康”是人類普遍的飲食追求,本題考查了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同時告誡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營養(yǎng)物質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5.(3分)硒元素是動物體必需營養(yǎng)元素和植物有益的營養(yǎng)元素。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硒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3頁(共23頁) A.硒的原子序數(shù)為34B.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C.硒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D.硒化氫的化學式是H2Se【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數(shù),右上角是元素符號,中間是元素名稱,下面是相對原子質量;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單位不是g;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一般情況下,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大于4的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的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第一層也是最外層時,達到2個電子也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窘獯稹拷猓篈、硒元素原子序數(shù)是34,該選項說法正確;B、硒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該選項說法正確;C、硒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6,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硒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氫元素化合價是+1,硒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硒化氫的化學式是H2Se,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军c評】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要注意理解和應用。6.(3分)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特殊催化劑可把水變成汽油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雜質,降低水的硬度C.鑒別軟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蕩,泡沫較多的是軟水D.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氣體具有可燃性第23頁(共23頁) 【分析】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B、根據(jù)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C、根據(jù)鑒別軟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D、根據(jù)電解水的現(xiàn)象和結論分析。【解答】解:A、由質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知,用特殊催化劑不可把水變成汽油,故A錯誤;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雜質,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錯誤;C、鑒別軟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蕩,泡沫較多的是軟水,泡沫較少的是軟水,故C正確;D、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有關水的基礎知識,難度不大,加強有關水的知識的歸納和學習即可分析解答。7.(3分)某同學為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他設計了以下四種實驗方案,其中能達到目的是( ?。〢.將Fe絲、Cu絲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B.將Fe絲、Cu絲、Ag絲分別放入稀鹽酸中C.將Fe絲分別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將Fe絲、Ag絲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分析】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否合理,可根據(jù)“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進行分析判斷,通過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結論,確定是否能得出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窘獯稹拷猓篈、將Fe絲、Cu絲分別放入AgNO3溶液中,均能反應,說明了活動性鐵>銀,銅>銀,但無法確定鐵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該方案不合理。B、將Fe絲、Cu絲、Ag絲分別放入稀鹽酸中,由于銅、銀均不與稀鹽酸反應,無法確定銀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該方案不合理。C、將Fe絲分別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均能反應,說明了活動性鐵>銅,鐵>銀,但無法確定銀和銅的活動性強弱,故該方案不合理。D、將Fe絲、Ag絲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Ag與CuSO4溶液不反應,說明了活動性銅>銀;鐵與CuSO4溶液反應置換出銅,說明了活動性鐵第23頁(共23頁) >銅;由此可得出三種金屬活動性鐵>銅>銀;故該方案合理。故選:D?!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金屬活動性應用,掌握金屬活動性應用“反應則活潑、不反應則不活潑”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8.(3分)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正確的是(  )A.進入地窖前﹣﹣先做燈火實驗B.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再生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C.人體適量補鈣﹣﹣防止患甲狀腺疾病D.森林大火的滅火原理﹣﹣降低可燃物著火點【分析】A、根據(jù)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和密度大的特點分析。B、根據(jù)化石燃料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C、根據(jù)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回答;D、根據(jù)滅火的原理回答?!窘獯稹拷猓篈、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并且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進入地窖、溶洞等一些地方時,應先做燈火試驗,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故正確;B、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資源,故錯誤;C、人體適量補碘可防止患甲狀腺疾病,適量補鈣,可預防骨質疏松,故錯誤;D、森林大火的滅火一般采用形成隔離帶的方法,原理是隔離可燃物,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是不變的,不能降低著火點,故錯誤。故選:A?!军c評】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的中考熱點之一。9.(3分)已知4FeS2+11O22Fe2O3+8X,則下列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  )A.O2與X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2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X屬于空氣污染物之一D.該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化學式,然后再根據(jù)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涸诨瘜W方程式:4FeS2+11O22Fe2O3第23頁(共23頁) +8X中,反應物:Fe個數(shù)為4個;S個數(shù)為8個;O的個數(shù)為22個;生成物中:Fe個數(shù)為4個;O個數(shù)為6個;1個X中含1個S;2個O,X的化學式為:SO2,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Fe2O3+8SO2。A.O2與SO2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32:64=1:2,故A正確;B.該反應不符合“一換一”的特征,不是置換反應,故B錯誤;C.空氣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會造成酸雨,故C正確;D.在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該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故D正確。故選:B?!军c評】本題是考查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化學式,然后再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結合題干中的要求一一求解。10.(3分)下列對于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中,錯誤的是( ?。〢.水通直流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被破壞,形成新的分子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10mL水與1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水分子的體積減小D.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分析】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窘獯稹拷猓篈、由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水通直流電分解,是因為水分子被破壞,形成新的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酒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C、10mL水與1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占據(jù)分子之間的間隔,水分子的體積沒有變化,故選項解釋錯誤。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第23頁(共23頁) 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1.(3分)如圖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30℃時,M和N的溶解度相等B.將60℃時N的飽和溶液降溫至40℃,有晶體析出C.M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N的飽和溶液在40℃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分析】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解答】解: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30℃時,M和N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確;B、將60℃時N的飽和溶液降溫至40℃,溶解度增大,不會有晶體析出,故B錯誤;C、M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正確;D、40℃時,N物質的溶解度最大,所以N的飽和溶液在40℃時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故D正確。故選:B?!军c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2.(3分)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試劑和主要操作均正確的是( ?。┬蛱栁镔|(雜質)試劑主要操作AKNO3溶液(K2SO4)適量BaCl2溶液過濾BNaCl溶液(CaCl2)過量NaOH溶液過濾CFeCl2溶液(CuCl2)過量鐵粉結晶第23頁(共23頁) DO2(H2O)濃硫酸洗氣A.AB.BC.CD.D【分析】根據(jù)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解答】解:A、K2SO4能與適量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鉀,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B、CaCl2不能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不能除去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C、過量鐵粉能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銅,應再進行過濾,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故選:D?!军c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二、非選擇題共54分)注意:回答第Ⅱ卷時,只能用0.5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13.(9分)農作物秸稈屬于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一種十分寶貴的生物質能資源。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對于促進農民增收、環(huán)境保護、資源節(jié)約以及農業(yè)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C6H10O5)n]。(1)纖維素分子中C、H、O原子個數(shù)比為 6:10:5 。(2)發(fā)電廠將秸稈粉碎壓縮成顆粒,作為燃料用于發(fā)電。如果直接在農田中燃燒秸稈的主要危害是 污染空氣 。(3)將秸稈還田,可作為農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還需要施用復合肥。下列屬于復合肥的是 AD (填標號)。A.KNO3B.CO(NH2)2C.NH4NO3D.NH4H2PO4(4)以秸稈為原料可生產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該塑料屬于 合成有機高分子?。ㄟx填“合成有機高分子”、“天然有機高分子”、“合金”)材料第23頁(共23頁) (5)利用秸稈可生產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產過程中涉及到如下反應C6H12O62C2H5OH+2X↑,則X的化學式為 CO2 。(6)在農村,秸稈曾經作為燃料廣泛使用,但秸稈不完全燃燒會產生 一氧化碳 氣體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村可以推廣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稈作燃料 ABC 。A.沼氣B.天然氣(或液化氣)C.太陽能【分析】(1)根據(jù)化學式進行相關的計算;(2)根據(jù)燃燒秸稈的危害進行分析;(3)根據(jù)復合肥的定義進行分析;(4)根據(jù)物質的分類進行分析;(5)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6)根據(jù)一氧化碳有劇毒能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進行分析;根據(jù)新能源的推廣進行分析。【解答】解:(1)纖維素[(C6H10O5)n]中C、H、O原子個數(shù)比為6:10:5;(2)直接在農田中燃燒秸稈的主要危害是生成各種氣體和粉塵,污染空氣;(3)我們把含有N、P、K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肥叫做復合肥;CO(NH2)2和NH4NO3是氮肥;KNO3和NH4H2PO4屬于復合肥;(4)以秸稈為原料可生產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該塑料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5)在化學方程式:C6H12O62C2H5OH+2X↑中,反應物中:6個C;12個H;6個O;生成物中:4個C;12個H;2個O;在一個X中含有1個C;2個O,X的化學式為:CO2;(6)一氧化碳有劇毒,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沼氣、天然氣(或液化氣)、太陽能都能代替秸稈作燃料。故答案為:(1)6:10:5;(2)污染空氣;(3)AD;(4)合成有機高分子;(5)CO2;第23頁(共23頁) (6)一氧化碳ABC?!军c評】解答本題要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和各種物質的性質等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14.(10分)以CO2為碳源,與電解水產生的H2經催化可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有機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中國化學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劑實現(xiàn)了CO2和H2轉化為A或B等有機物,反應原理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B的化學式是 C6H6 。(2)根據(jù)催化劑的特性可知,催化劑在該反應前后,其質量和 化學性質 不變。(3)在催化劑Ⅰ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O2+H2CO+H2O 。(4)由CO2和H2反應生成A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4CO2+13H2C4H10+8H2O 。(5)如果該反應工業(yè)化生產后的重要意義是 減少溫室氣體,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痉治觥扛鶕?jù)給出的轉化關系對應的過程分析每個對應的問題,或者直接分析每個問題,從給出的信息中找對應的信息。【解答】解:(1)B的一個分子含有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所以化學式是C6H6。(2)根據(jù)催化劑的特性可知,催化劑在該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3)在催化劑Ⅰ中發(fā)生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加I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CO+H2O。(4)由CO2和H2反應生成A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是4CO2+13H2C4H10+8H2O。第23頁(共23頁) (5)如果該反應工業(yè)化生產后,由于是利用了二月紅,所以重要意義是減少溫室氣體,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故答案為:(1)C6H6;(2)化學性質;(3)CO2+H2CO+H2O;(4)4CO2+13H2C4H10+8H2O;(5)減少溫室氣體,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军c評】讀圖,從中獲得解答題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題目時先看解答的問題是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去讀給出的圖進而去尋找解答有用的信息,這樣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問題實際上與復雜的轉化圖相比,其實很簡單很基礎,或者可以說轉化圖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識。15.(10分)從化合價和物質類別兩個維度認識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是重要的化學學習方式。如圖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價﹣﹣物質類別二維圖。【知識卡片】:在化學反應中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則必有元素化合價降低,且化合價升高的總數(shù)一定等于化合價降低的總數(shù)。請回答下列問題:(1)A物質所屬物質類別是 單質 。(2)D的化學式是 Fe2O3 。(3)可以用 CO?。▽懟瘜W式)和D在高溫下反應生成A。(4)G可以是硫酸鹽,這種硫酸鹽可用作貧血病人的補血劑,寫出可生成該硫酸鹽的化學方程式 Fe+H2SO4=FeSO4+H2↑?。ㄖ粚懸粋€)。(5)C在潮濕的空氣中很容易發(fā)生化合反應變成E,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Fe(OH)2+O2+2H2O═4Fe(OH)3 。第23頁(共23頁) 【分析】(1)根據(jù)A物質化合價的特點進行分析;(2)根據(jù)鐵顯+3價,氧顯﹣2價進行分析;(3)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4)根據(jù)鐵和稀硫酸反非主流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進行分析;(5)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解答】解:(1)在A物質中化合價為0,所以A物質是單質;(2)在D物質中鐵顯+3價,氧顯﹣2價,化學式為:Fe2O3;(3)可以用CO和Fe2O3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鐵;(4)根據(jù)題意可知,G可以是硫酸亞鐵,可以用鐵和稀硫酸反應制取,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5)根據(jù)題干提供信息可知,氫氧化亞鐵和水、氧氣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為:(1)單質;(2)Fe2O3;(3)CO;(4)Fe+H2SO4=FeSO4+H2;(5)4Fe(OH)2+O2+2H2O═4Fe(OH)3?!军c評】本題考查了鐵及其化合物性質、化學反應產物的分析判斷、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16.(9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實驗室常用藥品(或溶液)對“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進行探究?!局R卡片】: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氯化銅易溶于水?!緦嶒炋骄俊浚旱?3頁(共23頁) (1)方案Ⅰ:某同學先向試管中加入約2mLNaOH溶液,再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然后慢慢滴入稀鹽酸,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恰好變?yōu)闊o色。①實驗結論 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②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 H+和OH﹣反應生成H2O分子 。③在滴入稀鹽酸的過程中,若觀察到有少量氣泡出現(xiàn),請分析產生氣泡的可能原因 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2)方案Ⅱ: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取2mLNaOH溶液于試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振蕩后加入鎂條若 有氣泡產生 稀鹽酸過量若沒有明顯現(xiàn)象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實驗反思】:(3)另有同學提出方案Ⅱ不能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原因是 稀鹽酸量不足的情況下,也無明顯現(xiàn)象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應” BD (填序號)。A.銅片B.pH試紙C.氧化銅D.紫色石蕊試液【分析】(1)①根據(jù)酸堿指示劑遇到酸堿變色情況分析;②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實質進行分析;③根據(jù)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回答;(2)根據(jù)稀鹽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3)根據(jù)堿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4)根據(jù)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海?)①酚酞遇堿性溶液可以變紅,而遇到酸性或是中性溶液時則不會變色,所以當溶液變成無色時,證明NaOH溶液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②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中和反應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水;③當與鹽酸反應時有氣泡,氣泡很可能是CO2,便可找出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NaOH與空氣中CO2反應生成碳酸鈉;第23頁(共23頁) (2)鎂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鎂和氫氣;(3)向NaOH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振蕩后加入鎂條,若沒有明顯現(xiàn)象,可能是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或者稀鹽酸的量不足,氫氧化鈉有剩余;(4)銅與稀鹽酸不反應,不能檢驗;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若=7,則恰好反應,若<7,酸有剩余;鹽酸和硫酸銅溶液不反應,若鹽酸過量,也沒有明顯現(xiàn)象;如果滴入石蕊試液,石蕊試液變紅,說明鹽酸過量,如果石蕊試液不變紅,說明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故選BD;答案為:(1)①NaOH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②H+和OH﹣反應生成H2O分子(離子方程式也可以);③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有氣泡產生;(3)稀鹽酸量不足的情況下,也無明顯現(xiàn)象;(4)B、D?!军c評】結合課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考查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題綜合性較強,考查出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驗相結合的能力,還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道不錯的綜合題。17.(8分)閱讀短文后回答下列問題。燃料電池(Fuelcell),是一種使用燃料進行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的裝置,最早于1839年由英國的Grove發(fā)明。燃料的選擇性非常多,包括純氫氣(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氣,甚至于現(xiàn)在運用最廣泛的汽油,都可以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這是目前其他所有動力來源無法做到的。而以燃料電池做為汽車的動力,已被公認是二十一世紀必然的趨勢。2017年,我國共有8個品牌的10款車型燃料電池汽車在產,總產量為1272輛,2018年國產燃料電池汽車已經超過3000輛。燃料電池是以特殊催化劑作電極使燃料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其不需推動渦輪等發(fā)電器具,也不需將水加熱至水蒸氣再經散熱變回水,所以能量轉換效率高達70%左右,足足比一般發(fā)電方法高出了約40%;優(yōu)點還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許多,且水又是無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低污染裝置。第23頁(共23頁) 燃料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電解質溶液和外部電路4部分組成,其正極和負極分別通入燃料氣和氧氣(空氣),負極上燃料氣放出電子,外電路傳導電子到正極并與氧氣結合生成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離子通過電解質轉移到負極上再與燃料氣進行反應,最后形成回路產生電能。與此同時,因為燃料自身的反應及電池存在的內阻,燃料電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熱量,以保持電池恒定的工作溫度。如圖是甲烷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1)燃料電池是將 化學 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D 。A.化學反應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熱能、電能等B.燃料電池可以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C.氫燃料電池汽車所需要的H2可電解水生成。D.燃料電池都要排放CO2氣體(3)寫出甲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CH3OH+3O22CO2+4H2O 。(4)甲烷燃料電池釋放能量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CH4+2O2+2KOH=K2CO3+3H2O ?!痉治觥浚?)根據(jù)能量的轉化進行分析;(2)A.根據(jù)化學變化的能量轉化進行分析;B.根據(jù)燃料電池的用作進行分析;C.根據(jù)電解水產生氫氣的缺點進行分析;D.根據(jù)燃料氣的種類不同產物不同進行分析。(3)根據(jù)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進行書寫;(4)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書寫化學方程式。【解答】解:(1)燃料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2)A化學反應放出的能量可以以光能、熱能、電能等形式體現(xiàn),故A正確;第23頁(共23頁) B.燃料電池可以廣泛用于新能源汽車緩解化石燃料的危機,并能減輕環(huán)境的污染,故B正確;C.電解水生成氫氣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成本太高不適合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所需要的H2,故C錯誤;D.燃燒產物和燃料的種類有關,如果燃料氣中沒有碳元素,產物中就沒有二氧化碳排放,故D錯誤;(3)甲醇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CH3OH+3O22CO2+4H2O;(4)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H4+10OH﹣﹣8e﹣═CO32﹣+7H2O,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O2+8e﹣+4H2O=8OH﹣,兩式相加得到總反應方程式為:CH4+2O2+2KOH=K2CO3+3H2O。故答案為:(1)化學;(2)BD;(3)2CH3OH+3O22CO2+4H2O;(4)CH4+2O2+2KOH=K2CO3+3H2O。【點評】此題關于化學電源在實際生活中的利用的問題,解答時,必須熟知化學電源的應用原理、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是解題的關鍵。18.(8分)潔廁靈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學對某品牌潔廁靈的有效成分含量進行探究。向一錐形瓶中加入100g該品牌的潔廁靈,再加入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8%的NaHCO3溶液120g,反應結束后溶液的總質量是215.6g。試計算下列問題:【知識卡片】:潔廁靈有效成分是HCl,潔廁靈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3反應。(1)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為 4.4 克。(2)該品牌潔廁靈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過程中質量的減少是因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算該品牌潔廁靈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窘獯稹拷猓焊鶕?jù)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g+120g﹣215.6g=4.4g設該品牌潔廁靈中HCl的質量分數(shù)為x第23頁(共23頁) HCl+NaHCO3═NaCl+H2O+CO2↑36.544100gx4.4g=x=3.65%故答案為:(1)4.4;(2)3.65%?!军c評】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shù)據(jù),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第23頁(共23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學試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