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a卷) 答案 解析
ID:52402 2021-10-27 1 3.00元 26頁 317.00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16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19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A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分)我國主辦2019年“世界環(huán)境日”活動,其主題聚焦“空氣污染”。下列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〢.SO2B.NO2C.O2D.PM2.52.(2分)我國下列古代發(fā)明或技術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〢.礦石煉鐵B.水車灌溉C.活字印刷D.雕刻石像3.(2分)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屬于( ?。〢.單質B.無機物C.有機物D.混合物4.(2分)下列變化不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A.動物的呼吸B.鹽酸除鐵銹C.鐵制品銹蝕D.天然氣燃燒5.(2分)某些袋裝食品需要充氣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氣體的是( ?。〢.氮氣B.氧氣C.甲烷D.一氧化碳6.(2分)下列物質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〢.金屬銅作導線B.金剛石裁玻璃C.小蘇打制發(fā)酵粉D.補鐵劑預防甲狀腺腫大7.(2分)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汞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80B.汞的原子序數(shù)為80C.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D.汞屬于非金屬元素8.(2分)從安全角度考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甲醛浸泡海鮮B.霉變的大米經(jīng)蒸煮后食用第26頁(共26頁) C.點燃H2前驗純D.煤爐上放一壺水防止CO中毒9.(2分)一定條件下,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未發(fā)生改變C.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銨可用作化肥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3H22NH310.(2分)2019年3月,四川省涼山州境內發(fā)生森林火災。滅火過程中,突發(fā)林火“爆燃”,導致多名撲火英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設置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可燃物B.山風帶入冷空氣,能使林火熄滅C.人工降雨能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所致11.(2分)欲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6%的NaCl溶液,下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 ?。〢.取固體B.稱固體C.量取水D.溶解12.(2分)實驗室用如圖裝置模擬煉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6頁(共26頁) A.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B.應先加熱Fe2O3,再通入COC.紅棕色的Fe2O3逐漸變黑D.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13.(2分)下列試劑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中,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的是( ?。〢.Na2CO3溶液B.MgCl2溶液C.Ba(NO3)2溶液D.酚酞溶液14.(2分)甲、乙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不考慮水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依據(jù)溶解度曲線可判斷,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t2℃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0%C.t2℃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析出晶體甲的質量大D.t1℃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15.(2分)烹飪魚時,同時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魚肉味香可口,這是因為兩者發(fā)生了反應(未注明條件):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乙酸乙酯)。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有( ?。僖掖季哂辛己玫膶щ娦寓诩铀♂屖炒?,溶液pH增大③能聞到香味,是分子受熱體積膨脹的緣故第26頁(共26頁) ④乙酸乙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A.1種B.2種C.3種D.4種16.(2分)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在該過程中,下列4個圖象能正確反映燒杯內物質的某些物理量變化趨勢的是(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共21分)17.(3分)某牛奶的營養(yǎng)成分表如圖所示。(1)表中“鈉”的和“鈣”指的是 ?。ㄌ钚蛱枺〢.元素B.分子C.原子(2)該牛奶所含基本營養(yǎng)素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  。(3)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18.(4分)空氣、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1)Cu能與空氣中的H2O、O2和  反應生成“銅銹”[主要成分為Cu2(OH)2CO3](2)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電解水可制氫氣。通電一段時間后,如圖所示。電極X為電源的  極。氫氣作為新能源,其主要優(yōu)點為 ?。ㄌ钚蛱枺?。A.制取成本低B.燃燒產(chǎn)物無污染C.制備原料為水,來源廣D.貯存方便、安全19.(5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使用了多種材料。(1)探測器上的五星紅旗含有一種聚酰亞胺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該材料屬于  (填”金屬”或“合成”)材料。(2)探測器使用的鋁合金硬度比純鋁的硬度 ?。ㄌ睢按蟆被颉毙 保?。(3)探測器廣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們完成如下實驗:第26頁(共26頁) ①將未打磨的鋁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沒有明顯現(xiàn)象②將打磨過的鋁片放入FeSO4溶液中,鋁片表面有明顯變化③將打磨過的鐵片放入CuSO4溶液中,鐵片表面變紅實驗①中無現(xiàn)象是因為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 ?。ㄌ罨瘜W式)薄膜。實驗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③中鐵片足量,充分反應后溶液變?yōu)椤 ∩?0.(4分)我國科學家研發(fā)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醇(CH3OH)的新技術。(1)若該技術廣泛應用,可把排放的CO2轉化為甲醇,則能緩解 ?。ㄌ钚蛱枺.酸雨B.溫室效應C.白色污染(2)甲醇可被氧氣氧化,其反應為:2CH3OH+O2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類比乙醇的燃燒,寫出甲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若44gCO2全部轉化為CH3OH,且反應中其它物質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質量為  g。21.(5分)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分離KCl和BaCl2混合溶液,得到都含單一溶質的兩種溶液。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流程:供選試劑: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鹽酸、稀硫酸(1)步驟①中,分離A、B的實驗操作名稱是  ,試劑a是  。(2)沉淀B表面殘留少量濾液,需用蒸餾水多次洗滌,為了檢驗沉淀B是否洗滌干凈,可向步驟②的最后一次洗滌液中加入的試劑是 ?。p選,填序號)。A.NaOH溶液B.CaCl2溶液C.NaCl溶液D.AgNO3和HNO3混合溶液(3)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要達到預期的目的,還需要改進的方法為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個小題,共11分)22.(5分)制取氣體是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要內容。第26頁(共26頁) (1)儀器M的名稱是  。(2)實驗室選用B裝置制備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裝置中的一處明顯錯誤為  。(4)某氣體只能用D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可能具有的性質為 ?。ㄌ钚蛱枺?。a.能與水反應b.能與空氣反應c.密度與空氣接近(5)若用A、E裝置制取H2,按氣體流向,導管口連接順序為  (填序號)。23.(6分)小李將實驗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廢液缸,立即產(chǎn)生大量的無色氣泡。(1)小李根據(jù)組成的元素猜測,無色氣體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種或多種?!静殚嗁Y料】1.Cl2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2.FeCl3在水中解離出Fe3+、Cl﹣根據(jù)資料,小李可排除的氣體為  ?!緦嶒炓弧繛檫M一步驗證該氣體成分,他用燃著的木條伸入收集滿該氣體的小試管中,只觀察到木條燃得更旺,則該氣體一定含  。(2)小李認為上述過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劑。【實驗二】為進一步探究哪種離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如圖所示的對比實驗。若要證明FeCl3溶液中的Fe3+對H2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觀察到試管c中無明顯現(xiàn)象外,還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第26頁(共26頁) (3)小王同學認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的結論不嚴謹,還需要補充實驗來進一步探究,他們又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三】X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镜贸鼋Y論】要證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須滿足以下兩個方面的條件:①從定性角度需觀察到 ?。ㄌ钚蛱枺┑默F(xiàn)象。A.實驗一B.實驗二C.實驗三②從定量角度需得到的關系式為m1= ?。ㄓ胢2和m3表示)。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24.(6分)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用水處理。某工廠以22.35kgNaClO固體、若干Fe2(SO4)3固體和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為原料生產(chǎn)Na2FeO4,反應原理為:3NaClO+Fe2(SO4)3+10NaOH═2Na2FeO4+3NaCl+3Na2SO4+5H2O,假設反應物均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已知:相對分子質量為NaClO74.5Fe2(SO4)3400Na2FeO4166](1)Na2FeO4中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元素是  。(2)制備過程中需加入20%的NaOH溶液的質量是多少?(3)最后所得溶液中Na2FeO4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第26頁(共26頁) 2019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A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分)我國主辦2019年“世界環(huán)境日”活動,其主題聚焦“空氣污染”。下列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SO2B.NO2C.O2D.PM2.5【分析】本題主要是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有害氣體和粉塵。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粉塵主要指一些固體小顆粒?!窘獯稹拷猓篈、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故選項錯誤;B、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故選項錯誤;C、氧氣是空氣的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故選項正確;D、粉塵主要指一些固體小顆粒,PM2.5屬于粉塵污染;故選項錯誤;故選:C?!军c評】本考點考查了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環(huán)保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全球的重視,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2.(2分)我國下列古代發(fā)明或技術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〢.礦石煉鐵B.水車灌溉C.活字印刷D.雕刻石像【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礦石煉鐵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水車灌溉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活字印刷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雕刻石像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第26頁(共26頁) 3.(2分)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屬于( ?。〢.單質B.無機物C.有機物D.混合物【分析】根據(jù)物質的分類進行分析解答?!窘獯稹坑袡C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無機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物質中雖然含有碳元素,但是這些物質的性質和無機物相似,把它們歸入無機物。青蒿素(C15H22O5)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機物。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物質分類的方法和依據(jù),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不大。4.(2分)下列變化不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〢.動物的呼吸B.鹽酸除鐵銹C.鐵制品銹蝕D.天然氣燃燒【分析】根據(jù)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動物的呼吸,是與空氣的氧氣等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B、鹽酸除鐵銹,是鐵銹的主要成分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不屬于氧化反應,故選項正確。C、鐵制品銹蝕,是鐵與空氣的氧氣、水等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D、天然氣燃燒,是天然氣與氧氣發(fā)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氧化反應的分類和緩慢氧化的特點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5.(2分)某些袋裝食品需要充氣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氣體的是( ?。〢.氮氣B.氧氣C.甲烷D.一氧化碳【分析】用于填充食品包裝的氣體,一是要無毒,二是要性質穩(wěn)定,三是來源廣,價格低廉?!窘獯稹拷猓篈、氮氣性質穩(wěn)定,不易與其它物質發(fā)生反應,且無毒,所以可作保護氣,故A正確。B、氧氣性質活潑,具有氧化性,所以不能用于食品包裝填充氣,故B錯誤。C、甲烷是易燃物,容易發(fā)生事故,故C錯誤。D、一氧化碳易燃易爆且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裝,故D錯誤。故選:A。第26頁(共26頁) 【點評】物質的選用不僅僅要看性質和用途的對應,而且要考慮其他價格、來源、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6.(2分)下列物質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〢.金屬銅作導線B.金剛石裁玻璃C.小蘇打制發(fā)酵粉D.補鐵劑預防甲狀腺腫大【分析】A、根據(jù)金屬的性質與用途,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jù)金剛石硬度大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jù)小蘇打的化學性質和發(fā)面的原理判斷。D、根據(jù)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來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金屬銅作導線,故A正確;B、金剛石硬度非常大,可用于裁玻璃,故B正確;C、小蘇打能和面發(fā)酵時產(chǎn)生的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使面喧軟,故C正確;D、補鐵劑可預防貧血,補碘可預防甲狀腺腫大,故D錯誤。故選:D。【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chǎn)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chǎn)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的中考熱點之一。7.(2分)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汞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80B.汞的原子序數(shù)為80C.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D.汞屬于非金屬元素【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數(shù),右上角是元素符號,中間是元素名稱,下面是相對原子質量;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除汞外,金屬元素的名稱都帶金字旁,非金屬元素的名稱不帶金字旁;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單位不是g。第26頁(共26頁) 【解答】解:A、汞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80,該選項說法正確;B、汞的原子序數(shù)為80,該選項說法正確;C、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該選項說法正確;D、汞元素是金屬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D。【點評】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要注意理解和應用。8.(2分)從安全角度考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〢.甲醛浸泡海鮮B.霉變的大米經(jīng)蒸煮后食用C.點燃H2前驗純D.煤爐上放一壺水防止CO中毒【分析】A、根據(jù)甲醛能破壞蛋白質的結構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jù)霉變的大米中含有黃曲霉毒素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jù)可燃性氣體不純時,點燃易爆炸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jù)一氧化碳難溶于水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甲醛有毒,能破壞人體蛋白質的結構,使蛋白質變質,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鮮,故選項說法錯誤。B、霉變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黃曲霉毒素,即使反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故選項說法錯誤。C、可燃性氣體不純時,點燃易爆炸,故點燃H2前要驗純,故選項說法正確。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在煤爐上放一壺水不能防止煤氣中毒,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化學來源于生產(chǎn)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chǎn)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的中考熱點之一。9.(2分)一定條件下,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〢.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未發(fā)生改變第26頁(共26頁) C.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銨可用作化肥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2+3H22NH3【分析】觀察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根據(jù)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jù)化學式、方程式的意義計算、分析、判斷有關的問題?!窘獯稹拷猓河晌⒂^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氮氣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化學方程式為N2+3H22NH3。A.該反應的特點是“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故錯誤;B.反應中,氮元素由0價降低為﹣3價,氫元素由0價升高為+1價,故錯誤;C.氨氣與水反應生成氨水,可以制得氯化銨,氯化銨是一種氮肥,故正確;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2NH3,故錯誤。故選:C?!军c評】學會閱讀分子的模型示意圖,能根據(jù)提供的原子圖形判斷分子原子構成和化學式,是解決此類題的關鍵。10.(2分)2019年3月,四川省涼山州境內發(fā)生森林火災。滅火過程中,突發(fā)林火“爆燃”,導致多名撲火英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設置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可燃物B.山風帶入冷空氣,能使林火熄滅C.人工降雨能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所致【分析】根據(jù)滅火原理: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或空氣,③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據(jù)此結合滅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篈、設置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可燃物,故選項說法正確。B、山風帶入冷空氣,但提供了大量的氧氣,不能使林火熄滅,故選項說法錯誤。C、人工降雨能將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故選項說法正確。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質層釋放出大量可燃性氣體燃燒所致,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滅火的原理(清除或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或空氣,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1.(2分)欲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6%的NaCl溶液,下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 ?。┑?6頁(共26頁) A.取固體B.稱固體C.量取水D.溶解【分析】A、根據(jù)固體藥品的取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jù)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jù)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jù)溶解操作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取用固體粉末狀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應用藥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觸藥品,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所示操作錯誤。B、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刻度,操作錯誤。D、配制溶液時,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圖中所示操作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實驗步驟(計算、稱量、溶解)、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2.(2分)實驗室用如圖裝置模擬煉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B.應先加熱Fe2O3,再通入CO第26頁(共26頁) C.紅棕色的Fe2O3逐漸變黑D.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分析】根據(jù)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故選項說法錯誤。B、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后,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熱的原因是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發(fā)生爆炸,故選項說法錯誤。C、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故選項說法正確。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環(huán)境,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后不能直接排放,可將玻璃管改成尖嘴點燃或用氣球收集,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等)、還原氧化鐵的實驗現(xiàn)象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3.(2分)下列試劑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中,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的是( ?。〢.Na2CO3溶液B.MgCl2溶液C.Ba(NO3)2溶液D.酚酞溶液【分析】根據(jù)題意,選擇是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中,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的物質,結合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與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與硫酸鈉溶液不反應,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故選項正確。B、MgCl2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與硫酸不反應,與硫酸鈉溶液不反應,不能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故選項錯誤。C、Ba(NO3)2溶液與H2SO4、Na2SO4溶液反應均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不能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故選項錯誤。D、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Ca(OH)2、H2SO4、Na2SO4分別顯堿性、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別顯示紅色、無色、無色,不能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故選項錯誤。第26頁(共26頁) 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選擇的條件、熟練掌握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4.(2分)甲、乙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不考慮水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依據(jù)溶解度曲線可判斷,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t2℃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40%C.t2℃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析出晶體甲的質量大D.t1℃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分析】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窘獯稹拷猓篈、在比較物質的溶解度時,需要指明溫度,故A錯誤;B、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40g,所以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0%≠40%,故B錯誤;C、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的質量不能確定,所以分別降溫到t1℃,析出晶體的質量不能確定,故C錯誤;D、t1℃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2℃,兩物質的溶解度增大,溶質、溶劑質量都不會改變,所以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5.(2分)烹飪魚時,同時加料酒和食醋能使魚肉味香可口,這是因為兩者發(fā)生了反應(未注明條件):C2H5OH+CH3COOH═H2O+CH3COOC2H5(乙酸乙酯)第26頁(共26頁) 。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有( ?。僖掖季哂辛己玫膶щ娦寓诩铀♂屖炒?,溶液pH增大③能聞到香味,是分子受熱體積膨脹的緣故④乙酸乙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A.1種B.2種C.3種D.4種【分析】①根據(jù)乙醇不導電,進行分析判斷。②加水稀釋食醋,酸性變弱,進行分析判斷。③根據(jù)分子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判斷。④根據(jù)乙酸乙酯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①乙醇不導電,不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故說法錯誤。②加水稀釋食醋,酸性變弱,溶液pH增大,故說法正確。③能聞到香味,是由于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故說法錯誤。④乙酸乙酯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的,1個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故說法錯誤。故四種說法正確的有1種。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分子的基本性質等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6.(2分)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在該過程中,下列4個圖象能正確反映燒杯內物質的某些物理量變化趨勢的是(  )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分析】根據(jù)酸堿鹽的性質以及反應的規(guī)律來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合蚴⒂蠬Cl和CuCl2第26頁(共26頁) 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時,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當鹽酸充分反應后,氫氧化鈉再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氯化鈉。①由以上分析可知,開始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沒有沉淀產(chǎn)生,當鹽酸充分反應后,氫氧化鈉再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當氯化銅完全反應后,沉淀的質量不再改變,故正確;②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及其質量保持不變,所以反應過程中,氯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故正確;③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增大;當氫氧化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氯化鈉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減少,故錯誤;④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此時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增大;當氫氧化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氯化鈉的過程中,溶劑的質量增大,但是幅度減小,故正確。故選:B?!军c評】本題是一道圖象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分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進而確定正確的圖象。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共21分)17.(3分)某牛奶的營養(yǎng)成分表如圖所示。(1)表中“鈉”的和“鈣”指的是 A (填序號)A.元素B.分子C.原子(2)該牛奶所含基本營養(yǎng)素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 糖類 。(3)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第26頁(共26頁) 【分析】(1)食物中含有的鈉、磷、鈣等通常是指元素;(2)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3)根據(jù)鈉原子的電子數(shù)回答。【解答】解:(1)食物中含有的鈣、鈉等通常是指元素;(2)根據(jù)圖中信息,該牛奶所含基本營養(yǎng)素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糖類;(3)鈉原子的電子數(shù)為11,第一層有2個電子,第二層有8個電子,第三層有1個電子,即。答案為:(1)A;(2)糖類;(3)。【點評】本題難度較小,涉及物質組成描述、信息識別、原子結構示意圖,易于完成。18.(4分)空氣、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1)Cu能與空氣中的H2O、O2和 CO2 反應生成“銅銹”[主要成分為Cu2(OH)2CO3](2)生活中常用 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電解水可制氫氣。通電一段時間后,如圖所示。電極X為電源的 正 極。氫氣作為新能源,其主要優(yōu)點為 BC?。ㄌ钚蛱枺.制取成本低B.燃燒產(chǎn)物無污染C.制備原料為水,來源廣D.貯存方便、安全【分析】(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空氣的成分和銅銹的化學式分析;(2)根據(jù)硬水的軟化方法分析;(3)根據(jù)水的電解知識回答?!窘獯稹康?6頁(共26頁) 解:(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空氣的成分和銅銹的化學式,Cu能與空氣中的H2O、O2和CO2反應生成銅銹;(2)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根據(jù)“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電極X為電源的正極,氫氣作為新能源,其主要優(yōu)點為A.制取成本低高,錯誤;B.燃燒產(chǎn)物是水,無污染,正確;C.制備原料為水,來源廣,正確;D.由于氫氣難液化,貯存不方便、具有可燃性,不安全,錯誤。答案為:(1)CO2;(2)煮沸;(3)正;BC?!军c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涉及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反應物、硬水的軟化、水的電解實驗,學生易于完成。19.(5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使用了多種材料。(1)探測器上的五星紅旗含有一種聚酰亞胺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該材料屬于 合成?。ㄌ睢苯饘佟被颉昂铣伞保┎牧?。(2)探測器使用的鋁合金硬度比純鋁的硬度 大?。ㄌ睢按蟆被颉毙 保#?)探測器廣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們完成如下實驗:①將未打磨的鋁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沒有明顯現(xiàn)象②將打磨過的鋁片放入FeSO4溶液中,鋁片表面有明顯變化③將打磨過的鐵片放入CuSO4溶液中,鐵片表面變紅實驗①中無現(xiàn)象是因為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 Al2O3?。ㄌ罨瘜W式)薄膜。實驗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l+3FeSO4=3Fe+Al2(SO4)3 。實驗③中鐵片足量,充分反應后溶液變?yōu)椤\綠 色。【分析】(1)根據(jù)材料的分類來分析;(2)根據(jù)合金的特點來分析;(3)根據(jù)鋁的化學性質、化學反應的原理、化學方程式的寫法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海?)聚酰亞胺是一種合成材料;故填:合成;(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硬度,所以鋁合金硬度比純鋁的硬度大;故填:大;(3)①常溫下,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而阻止反應的進一步發(fā)生,故填:Al2O3;第26頁(共26頁) ②鋁的活動性大于鐵,所以鋁能與硫酸亞鐵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鐵和硫酸鋁,故填:2Al+3FeSO4=3Fe+Al2(SO4)3;③鐵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鐵能與硫酸銅發(fā)生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硫酸亞鐵溶液是淺綠色的;故填:淺綠?!军c評】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20.(4分)我國科學家研發(fā)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甲醇(CH3OH)的新技術。(1)若該技術廣泛應用,可把排放的CO2轉化為甲醇,則能緩解 B?。ㄌ钚蛱枺?。A.酸雨B.溫室效應C.白色污染(2)甲醇可被氧氣氧化,其反應為:2CH3OH+O2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CH2O 。類比乙醇的燃燒,寫出甲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CH3OH+3O22CO2+4H2O 。(3)若44gCO2全部轉化為CH3OH,且反應中其它物質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質量為 32 g?!痉治觥浚?)根據(jù)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分析;(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和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進行分析;(3)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及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計算?!窘獯稹拷猓海?)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溫室效應,故應選B;(2)在2CH3OH+O22X+2H2O中,反應物中:C的個數(shù)為2個;H的個數(shù)為8個;O的個數(shù)為4個;生成物中:H的個數(shù)為4個;O的個數(shù)為2個,每個X中含有2個H、一個C、2個O,X的化學式為:CH2O;甲醇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H3OH+3O22CO2+4H2O;(3)可生成CH3OH的質量為:44g×÷=32g。故答案為:(1)B;(2)CH2O;2CH3OH+3O22CO2+4H2O;(3)32。【點評】第26頁(共26頁) 本題考查了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根據(jù)化學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等知識,熟練掌握相應知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21.(5分)某化學興趣小組欲分離KCl和BaCl2混合溶液,得到都含單一溶質的兩種溶液。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流程:供選試劑: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鹽酸、稀硫酸(1)步驟①中,分離A、B的實驗操作名稱是 過濾 ,試劑a是 K2CO3溶液 。(2)沉淀B表面殘留少量濾液,需用蒸餾水多次洗滌,為了檢驗沉淀B是否洗滌干凈,可向步驟②的最后一次洗滌液中加入的試劑是 BD?。p選,填序號)。A.NaOH溶液B.CaCl2溶液C.NaCl溶液D.AgNO3和HNO3混合溶液(3)步驟③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CO3+2HCl═BaCl2+H2O+CO2↑ 。(4)要達到預期的目的,還需要改進的方法為 加入過量試劑a改為適量的試劑a ?!痉治觥浚?)步驟①是將沉淀與濾液分離,結合分離過程中不能生成新雜質,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jù)沉淀B是碳酸鋇沉淀,表面殘留少量濾液是氯化鉀和碳酸鉀溶液,進行分析解答。(3)步驟③中碳酸鋇與試劑b反應,應生成氯化鋇溶液,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jù)濾液A中含有過量的碳酸鉀溶液,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步驟①是將沉淀與濾液分離,實驗操作名稱是過濾。試劑a是K2CO3溶液,碳酸鉀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鉀溶液,不會生成新的雜質。(2)沉淀B是碳酸鋇沉淀,表面殘留少量濾液是氯化鉀和碳酸鉀溶液,為了檢驗沉淀B是否洗滌干凈,可向步驟②的最后一次洗滌液中加入的試劑是CaCl2溶液、AgNO3和HNO3混合溶液,分別能檢驗碳酸鉀和氯化鉀是否洗滌干凈。(3)步驟③中碳酸鋇與試劑b反應,應生成氯化鋇溶液,b應為稀鹽酸,碳酸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Cl═BaCl2+H2O+CO2↑。第26頁(共26頁) (4)濾液A中含有過量的碳酸鉀溶液,因此,加入過量試劑a改為適量的試劑a。故答案為:(1)過濾;K2CO3溶液;(2)BD;(3)BaCO3+2HCl═BaCl2+H2O+CO2↑;(4)加入過量試劑a改為適量的試劑a?!军c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分離問題時,抓住除分離的條件(分離后得到原物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個小題,共11分)22.(5分)制取氣體是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要內容。(1)儀器M的名稱是 鐵架臺 。(2)實驗室選用B裝置制備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2KCl+3O2↑ 。(3)C裝置中的一處明顯錯誤為 長頸漏斗的下端沒有伸入液面以下 。(4)某氣體只能用D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可能具有的性質為 bc?。ㄌ钚蛱枺.能與水反應b.能與空氣反應c.密度與空氣接近(5)若用A、E裝置制取H2,按氣體流向,導管口連接順序為 ①③②?。ㄌ钚蛱枺!痉治觥浚?)根據(jù)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進行分析;(2)根據(jù)裝置的特點選擇制取氧氣的藥品并根據(jù)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書寫;(3)根據(jù)實驗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4)根據(jù)選擇收集裝置的依據(jù)進行分析;(5)根據(jù)氫氣的密度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海?)儀器M的名稱是鐵架臺;第26頁(共26頁) (2)B裝置有酒精燈且試管口沒有棉花團,適合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3)C裝置中的長頸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下端逸出;(4)某氣體只能用D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可能具有的性質為:①能與空氣反應;②密度與空氣接近;(5)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按氣體流向,導管口連接順序為:①③②。故答案為:(1)鐵架臺;(2)2KClO32KCl+3O2↑;(3)長頸漏斗的下端沒有伸入液面以下;(4)bc;(5)①③②。【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23.(6分)小李將實驗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廢液缸,立即產(chǎn)生大量的無色氣泡。(1)小李根據(jù)組成的元素猜測,無色氣體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種或多種?!静殚嗁Y料】1.Cl2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2.FeCl3在水中解離出Fe3+、Cl﹣根據(jù)資料,小李可排除的氣體為 Cl2 ?!緦嶒炓弧繛檫M一步驗證該氣體成分,他用燃著的木條伸入收集滿該氣體的小試管中,只觀察到木條燃得更旺,則該氣體一定含 O2 。(2)小李認為上述過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劑?!緦嶒灦繛檫M一步探究哪種離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如圖所示的對比實驗。若要證明FeCl3溶液中的Fe3+對H2O2第26頁(共26頁) 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觀察到試管c中無明顯現(xiàn)象外,還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裝置a反應速率加快,裝置b中無明顯現(xiàn)象 。(3)小王同學認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的結論不嚴謹,還需要補充實驗來進一步探究,他們又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三】X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NaOH ?!镜贸鼋Y論】要證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須滿足以下兩個方面的條件:①從定性角度需觀察到 BC?。ㄌ钚蛱枺┑默F(xiàn)象。A.實驗一B.實驗二C.實驗三②從定量角度需得到的關系式為m1= 2(m2+m3)?。ㄓ胢2和m3表示)?!痉治觥柯葰馐屈S綠色氣體;氧氣能夠促進可燃物燃燒;催化劑能夠改變反應速率,本身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不變;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銀離子和氯離子結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窘獯稹拷猓海?)根據(jù)資料,小李可排除的氣體為氯氣,這是因為氯氣是黃綠色氣體。故填:Cl2?!緦嶒炓弧繛檫M一步第26頁(共26頁) 驗證該氣體成分,他用燃著的木條伸入收集滿該氣體的小試管中,只觀察到木條燃得更旺,則該氣體一定含O2。故填:O2。(2)【實驗二】若要證明FeCl3溶液中的Fe3+對H2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觀察到試管c中無明顯現(xiàn)象外,還需觀察到b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氯離子不能起到催化作用。故填:裝置a反應速率加快,裝置b中無明顯現(xiàn)象。(3)【實驗三】X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氫氧化鈉,這是因為氫氧化鈉和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和氯化鈉。故填:NaOH?!镜贸鼋Y論】要證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劑,須滿足以下兩個方面的條件:①從定性角度需觀察到實驗二的現(xiàn)象,即a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b、c中無明顯現(xiàn)象;實驗二只證明了氯化鐵能改變反應速率,但不能說明氯化鐵反應后化學性質沒有改變,因此需要結合實驗三的兩個沉淀顏色來證明氯化鐵的化學性質沒有變。故填:BC。②從定量角度需得到的關系式為m1=2(m2+m3),這是因為氯化鐵是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填:2(m2+m3)?!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24.(6分)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用水處理。某工廠以22.35kgNaClO固體、若干Fe2(SO4)3固體和質量分數(shù)為20%的NaOH溶液為原料生產(chǎn)Na2FeO4,反應原理為:3NaClO+Fe2(SO4)3+10NaOH═2Na2FeO4+3NaCl+3Na2SO4+5H2O,假設反應物均恰好完全反應。試計算:[已知:相對分子質量為NaClO74.5Fe2(SO4)3400Na2FeO4166](1)Na2FeO4中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元素是 氧元素(O) 。(2)制備過程中需加入20%的NaOH溶液的質量是多少?(3)最后所得溶液中Na2FeO4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分析】根據(jù)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求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以及生成的Na2FeO4第26頁(共26頁) 的質量,進而求算對應的質量分數(shù)?!窘獯稹拷猓篘a2FeO4中鈉鐵氧元素質量比為(23×2):56:(16×4)=23:28:32,所以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氧元素。設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生成的Na2FeO4的質量為y,消耗的硫酸鐵的質量為z3NaClO+Fe2(SO4)3+10NaOH═2Na2FeO4+3NaCl+3Na2SO4+5H2O223.540040033222.35kgz20%xy===x=200kgy=33.2kgz=40kg最后所得溶液中Na2FeO4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12.7%故答案為:(1)氧元素(O);(2)200kg;(3)12.7%?!军c評】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shù)據(jù),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第26頁(共26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19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a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