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5周訓(xùn)練練習第一部分:基礎(chǔ)篇1.下圖中一共可以數(shù)出個三角形.【解析】12。2、99999′7+11111′37=.【解析】原式=11111′(9′7)+11111′37=11111′(63+37)=11111′100=11111003、如果兩個自然數(shù)的和與差的積是23,那么這兩個自然數(shù)的和除以這兩個數(shù)的差的商是.【解析】和差問題、以及簡單的數(shù)論知識.23只能是1與23的乘積,所以這兩個自然數(shù)的和是23,差是1;和除以差的商為23.4、甲每小時行8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兩人于相隔32千米的兩地相背而行,小時后二人相隔144千米.【解析】(144-32)?(8+6)=8(小時)。5、小方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鐘75米,小云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鐘65米.小云先出發(fā)步行100米后,小方出發(fā)去追小云.小方追上小云時,他共行了米.【解析】75′[100?(75-65)]=750(米)。6、有兩個數(shù),它們相加的和是252,其中一個數(shù)末位上的數(shù)字是“0”.如果去掉這個“0”,就正好等于另一個數(shù)的一半.那么這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是.【解析】較小數(shù)為252?(1+10?2)=42,較大數(shù)為42′(10?2)=210.
42′210=8820.7、如下圖,邊長為4cm的正方形將邊長為3cm的正方形遮住了一部分,則空白部分的面積的差等于平方厘米.【解析】空白部分的差=大小正方形面積差=4′4-3′3=7(平方厘米).8、小王的考試成績,語文與數(shù)學共196分,數(shù)學與英語共198分,語文與英語共194分.三科平均分是分.【解析】(196+198+194)?2?3=98(分).9、現(xiàn)有數(shù)碼1,2,3,4各一個,用這四個數(shù)碼共可以組成個不同的自然數(shù).(組成自然數(shù)時不要求四個數(shù)碼都用上)【解析】可以組成一位數(shù)4個,兩位數(shù)4′3=12(個),三位數(shù)4′3′2=24(個),四位數(shù)4′3′2′1=24(個).所以用這四個數(shù)碼共可以組成4+12+24′2=64個不同的自然數(shù)。10、某校進行射擊訓(xùn)練.如果每人打12發(fā)子彈,余下子彈20顆;如果每人打15發(fā)子彈,則子彈缺100顆.參加射擊的同學有人;子彈共有顆.【解析】盈虧總額為(20+100)顆子彈,兩次分配之差為(15-12)顆子彈,所以參加射擊的同學有(20+100)?(15-12)=40(人).子彈共有12′40+20=500(顆).第二部分:拓展篇11、3?11+2?13+16?17+10?11+7?13+15?17+9?11+4?13+20?17=?.【解析】原式=(3+10+9)?11+(2+7+4)?13+(I6+15+20)?17=6.12、小明有書和光碟若干,光碟的數(shù)量比書的數(shù)量的3倍少4盤,比書的2倍多8盤,那么
小明有光碟盤.【解析】小明有書4+8=12(本),有光碟12′2+8=32(盤).13、有四對親兄弟,哥哥分別是甲、乙、丙、丁,弟弟分別是A,B,C,D.一次有人問:“你們究竟誰和誰是親兄弟呀?”甲說:“丙和D是親兄弟.”乙說:“甲和A不是親兄弟.”"丙說:“丁和C不是親兄弟.”丁說:“他們?nèi)酥?只有D的哥哥說了實話.”如果丁的話是可信的,那么甲、乙、丙、丁的弟弟依次是.【解析】B,D,A,C.如果甲是D的哥哥,那么,甲的話正確,推知丙是D的哥哥,矛盾.所以甲不是D的哥哥,甲說的是謊話,丙也不是D的哥哥.又由丁的話知,甲、乙、丙中有一人是D的哥哥,所以乙是D的哥哥,乙說的是實話,甲、丙說的都是謊話.由丙說的是謊話,推知丁是C的哥哥;再由乙說的是實話,即甲不是A的哥哥,推知甲是B的哥哥,從而丙是A的哥哥.14、唐老鴨、米老鼠和5個福娃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站在一塊,如果唐老鴨和米老鼠不能相鄰,那么一共有種不同的站法.【解析】完成這件事分二步完成;如上圖第一步,安排唐老鴨和米老鼠的站法;因為唐老鴨和米老鼠不能相鄰,所以它們只能站在橫線位置上,有6′5=30種不同的站法.第二步,安排5個福娃的站法;5個福娃只能站在○的位置上,有5′4′3′2′1=120種不同的站法.所以一共有30′120=3600種不同的站法.
15、如下圖,有一條長方形跑道,甲從A點出發(fā),乙從C點出發(fā),都按順時針方向奔跑,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5米.當甲第一次追上乙時,甲跑了圈.【解析】[(10+6)?(5-4.5)]′5?[(10+6)′2]=5(圈).16、A、B兩地相距1260米,小明從A地、小華從B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3米,小華每分走47米.兩人第一次相遇后繼續(xù)向前走,小明到達B地、小華到達A地后都立即返回.兩人從開始出發(fā)到第二次相遇用了分鐘.【解析】1260′3?(43+47)=42(分)。17、小剛從家去學校,如果每分鐘走90米,結(jié)果比上課時間提前7分鐘到校;如果每分鐘走72米,則要遲到1分鐘.小剛的家到學校的路程是米.【解析】盈虧問題,提前7分鐘,可以看成少:7′90=630(米),遲到1分鐘,可以看成多:1′72=72(米),小剛從家去學校的時間為:(630+72)?(90-72)=39(分鐘)從家去學校的路程為:39′90-7′90=2880(米)或者39′72+1′72=2880(米)第三部分:研究篇18、下圖是由4個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圖中共有10個頂點.通過其中至少2個頂點的直線共有條.
【解析】10個頂點任選2個的選法有10′9?2=45(種),每種都可以畫出一條直線.如上右圖虛線所示,通過3個頂點的直線有6條,每條這樣的直線在上面的45條直線中都算作3條,即多算了2條;另外通過4個頂點的直線有1條,算作6條,多算了5條,所示直線共有45-2′6-5=28(條).19、如下圖,兩個大小不等的正方形拼成的一個組合圖形,對角線AB將整個圖形分成甲和乙兩個部分,其中甲的面積比乙的面積大12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那么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解析】12?6+6=8厘米,8′8=64平方厘米。20、紅螞蟻與黑螞蟻在一根樹枝的兩端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當紅螞蟻經(jīng)過樹枝中點10厘米后,兩只螞蟻第一次相遇;然后它們又繼續(xù)前進,當紅螞蟻到達端點后立即返回,又經(jīng)過中點30厘米后,它追上了黑螞蟻.則這根樹枝長厘米.【解析】當兩只螞蟻第一次相遇時,紅螞蟻走了這根樹枝的一半多10厘米,比黑螞蟻多走10′2=20(厘米).當紅螞蟻追上黑螞蟻時,走了這根樹枝長的3倍的一半多30厘米,所以比黑螞蟻多走20′3=60(厘米).此時紅螞蟻比黑螞蟻多行了樹枝的總長,所以這根樹枝有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