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專題復(fù)習:透鏡及其應(yīng)用考點專項練習題匯編1.(2021荊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移動光屏距透鏡20cm時,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像。則( ?。〢.蠟燭距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B.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cmC.投影儀應(yīng)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D.照相機應(yīng)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2.(2021鐵嶺、葫蘆島)如圖是患有近視眼的小明檢查視力時的情景,小明通過觀察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來完成檢查,下列描正確的是A.視力表與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B.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比實際視力表小C.近視跟形成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對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視跟應(yīng)該用度數(shù)合適的凸透鏡來矯正3.(2021新疆)小王戴的近視眼鏡的鏡片是( ?。〢.凸透鏡B.凹透鏡C.凸面鏡D.凹面鏡4.(2021長春)華為某款手機的相機配有先進的液態(tài)鏡頭。液態(tài)鏡頭由充滿液體的容器和彈性高分子膜組成。液態(tài)鏡頭相當于凸透鏡,使物體到相機的距離無論遠近,都可以變焦成像。液態(tài)鏡頭( )A.對光有會聚作用B.能成倒立的虛像C.能成正立的實像D.能成縮小的虛像5.(2021鐵嶺、葫蘆島)如圖是小明拍攝“東方明珠”時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第34頁共34頁,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與平面鏡成像原理相同B.用照相機拍照時,鏡頭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實像C.數(shù)碼相機屏幕的彩色畫面,由紅、黃、藍三種色光組成D.水中建筑物的例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6.(2021泰安)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①圖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②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③把蠟燭適當左移,透鏡保持不動,向左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④把蠟燭移至處,透鏡保持不動,右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①③正確C.只有②④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7.(2021河南)圖6為投影式電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機將畫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34頁共34頁,A.投影機的鏡頭與近視眼鏡為同一種透鏡B.光經(jīng)投影機的鏡頭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C.畫面經(jīng)投影機鏡頭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D.屏幕上的豐富色彩由紅、白、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8.(2021天津)在硏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圖),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圖中光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C. 光屏一定位于60~70cm刻度之間 D. 光屏一定位于70~90cm刻度之間9.(2021臺州)“方寸天地納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盡觀廣袤世界。下列能夠解釋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〢BCD第34頁共34頁,10.(2021十堰)小華在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他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蠟燭的像,這個像是圖中的(????)A.B.C.D.11.(2021濟南)關(guān)于以下如圖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及說明的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中凸透鏡正對太陽光一段時間后紙片會被燒焦,說明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B.如圖中滾擺上下運動過程中達到的最高點越來越低,說明這一過程中能量不守恒C.第34頁共34頁,如圖中向兩張紙的中間吹氣時它們會互相靠近,說明氣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D.如圖中玻璃板上的鐵屑有規(guī)則分布,說明通電螺線管周圍玻璃板平面內(nèi)存在磁場12.(2021廣元)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提醒同學(xué)們讀寫時應(yīng)該保持明視距離,有些同學(xué)由于過度使用電子產(chǎn)品導(dǎo)致近視即晶狀體太________(選填“厚”或“薄”),需配戴_______透鏡來矯正。13.(2021湖州)小明用手機拍照,發(fā)現(xiàn)手機鏡頭過于靠近拍攝對象時(如圖所示)無法正常對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時像成在感光器(相當于光屏)______(選填“前”或“后”)。小明發(fā)現(xiàn)將______透鏡緊靠在手機鏡頭上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從而理解了手機微距鏡頭的工作原理。14.(2021云南)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成像規(guī)律,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可能是 cm(選填“8”、“18”或“28”);把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應(yīng)將光屏向 ?。ㄟx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才能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15.(2021瀘州)第34頁共34頁,盛夏凌晨池塘邊草木上的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__形成的。為防止兒童溺水,在池塘邊上安裝了如圖所示的攝像頭,其鏡頭是一個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當兒童靠近池塘的過程中,通過鏡頭所成的實像越來越_______(選填“大”或“小”)。16.(2021貴港)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實驗中,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18cm處,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然后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了一個近視眼鏡片,光屏上燭焰的清晰像變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燭焰像,應(yīng)將光屏_______凸透鏡。17.(2021桂林)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經(jīng)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18.(2021重慶A)在圖甲中畫出折射光線的入射光線。19.(2021青海)如圖11所示,O為凸透鏡的光心,F(xiàn)1、F2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請在圖中畫出光源S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S'。第34頁共34頁,20.(2021營口)如圖所示,S′是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恰好經(jīng)過凸透鏡左側(cè)焦點F。要求:(1)畫出點光源S;(2)補充入射光線;(3)畫出反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21.(2021遵義)圖乙為存在視力缺陷的人眼成像光路圖。請在圖丙虛線框內(nèi)畫出能對其進行糾正的透鏡。22.(2021呼和浩特)實驗中有時需要將一束粗平行光變成細平行光,這可以利用兩塊透鏡的組合來解決。(1)請在圖的兩個方框中各畫出一種組合方式(要在圖中畫清光束粗細的變化)。第34頁共34頁,(2)分別寫出兩塊透鏡間的距離S跟兩塊透鏡到各自焦點的距離f1、f2的關(guān)系。23.(2021深圳)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當透鏡移至如圖甲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cm;(2)若蠟燭、光屏和透鏡如圖乙所示,想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那么需要將光源向移動(選填“左”或“右”)﹐除了要將光源移動以外,還需要將光屏凸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24.(2021長沙)小偉讓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幾束光射向凸透鏡,觀察到光通過透鏡后會聚在光屏的點F上(如圖甲),這個點離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10.0cm,小偉想用光路圖記錄這一現(xiàn)象,請幫他在甲圖中把光路圖補充完整______;小偉在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他把這個凸透鏡固定在零刻度線的位置不動,蠟燭放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移動光屏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_____的實像,他把蠟燭沿主光軸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應(yīng)把光屏向______移動,光屏上才會再次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第34頁共34頁,25.(2021北京)在“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小航送給奶奶一個放大鏡,奶奶借助這個放大鏡能夠細致欣賞郵票上的圖案,如圖所示。此時奶奶看到的是一個___________、放大的虛像。為了模擬上述現(xiàn)象,小航利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蠟燭和光具座等器材進行實驗。他先將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如圖所示,接下來他應(yīng)將凸透鏡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點中的___________點處,然后再從透鏡的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側(cè)用眼睛觀察蠟燭燭焰的像。該像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26.(2021福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第34頁共34頁,(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2)如圖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斷,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只移動透鏡到______cm刻度處,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______、倒立的實像;(3)實驗一段時間后,原來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圖乙所示位置。能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填序號)①光屏下調(diào)②蠟燭上調(diào)③透鏡上調(diào)(4)實驗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將光屏往凸透鏡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位置不變,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放上一個合適的凹透鏡。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現(xiàn)象說明凹透鏡對光具有______作用。______視眼的矯正與上述成像過程類似。27.(2021岳陽)如圖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1)在紙板前從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入射光線EO的徑跡,這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 ?。ㄟx填“漫”或“鏡面”)反射;(2)多次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M行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反射角 入射角;(3)小明發(fā)現(xiàn)實驗中所用的激光垂直照在光屏上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直線,這樣使實驗中更容易觀察光路。他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拆開激光筆。如圖乙所示,一束很細的激光發(fā)射出來后通過一個透明的圓柱體,由于圓柱體對光有 ?。ㄟx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最終使激光在光屏上展開得很寬。28.(2021重慶A)(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①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光屏、燭焰的中心處于(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②如圖13所示,測出了凸透鏡的焦距;若凸透鏡不動,把蠟燭移到光具座15cm刻度處,調(diào)節(jié)光屏,在光屏上會成倒立、(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清晰實像,生活中的第34頁共34頁,(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是用這一原理制成的。(2)在探究物質(zhì)熔化特點時,得到圖14甲物質(zhì)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zhì)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圖中A點的溫度如圖14乙溫度計所示,讀數(shù)為℃,熔化過程需(選填“吸熱”或“放熱”)。29.(2021大連)某同學(xué)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像的虛實,正倒和大小”,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光具座上的刻度尺范圍是0~)、兩個焦距均為而口徑大小不同的凸透鏡、光屏,蠟燭、火柴。(1)選擇口徑______(選填“大”或“小”)的凸透鏡做實驗比較好;(2)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點燃蠟燭,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3)實驗中,該同學(xué)判斷燭焰的像是實像,證據(jù)是______;他判斷燭焰的像是倒立的,那么像是圖乙中的______(選填“A”、“B”或“C”);(4)收集的實驗信息如下表:凸透鏡的焦距第34頁共34頁,分析表中信息,可以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______;(5)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當物距逐漸變大時,像距逐漸變小。該同學(xué)利用本實驗器材進一步探究“物距大于凸透鏡二倍焦距時,像距與物距的關(guān)系”,預(yù)設(shè)的物距分別為,、、、、,按照這些預(yù)設(shè)值進行實驗,對應(yīng)的數(shù)據(jù)能否收集全,請說明理由:______。30.(2021德陽)觀察下列實驗圖示,完成填空:(1)如圖甲所示,隨著瓶內(nèi)空氣不斷地向外抽出,聽見手機鈴聲越來越小,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2)如圖乙所示,當蠟燭、透鏡、光屏處在如圖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清晰的呈現(xiàn)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3)如圖丙所示,在“探究影響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將導(dǎo)體B和導(dǎo)體C分別接入電路,是為了探究導(dǎo)體電阻與________的關(guān)系。(4)如圖丁所示,ab棒水平運動切割磁感線使靈敏電流表發(fā)生偏轉(zhuǎn),這種現(xiàn)象叫做________。31.(2021徐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1)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凸透鏡后方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光斑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凸透鏡的。(2)如圖甲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像的性質(zhì)是第34頁共34頁,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等大的實像D.正立、放大的虛像(3)保持燭焰和光屏位置不變,取走凸透鏡,則光屏上A.成正立、等大的實像B.成倒立、等大的實像C.正立、等大的虛像D.不成像(4)保持燭焰和光屏位置不變,在原凸透鏡位置換上另一個透鏡模擬近視眼的成因;接著小莉和小華分別用自己的近視眼鏡來模擬視力矯正;小莉的眼鏡放在透鏡前時,像仍成在光屏前方,小華的眼鏡放在透鏡前時,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到的四塊透鏡如圖所示,則放小華的眼鏡時,實驗所用的兩塊透鏡分別是(填編號).32.(2021鐵嶺、葫蘆島)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節(jié)它們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小明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填“上方”或“下方),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應(yīng)將蠟燭向▲調(diào)節(jié)(2)小明正確調(diào)節(jié)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個例立▲的實像,這樣小明得出u>2f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經(jīng)過思考,小明覺得自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不夠完善。為了使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他應(yīng)該將蠟燭移到▲(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間”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進行多次實驗。第34頁共34頁,(3)通過多次實驗,小明發(fā)現(xiàn)當u<2/時v▲(填“>”,“<””或“=”)u。(4)當u=5cm時,可以現(xiàn)察到正立、f放大的虛像,如果讓蠟燭靠近透鏡,觀察到的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第34頁共34頁,參考答案1.(2021荊州)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移動光屏距透鏡20cm時,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像。則( ?。〢.蠟燭距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B.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0cmC.投影儀應(yīng)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D.照相機應(yīng)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答案】C【解析】B.光屏距透鏡20cm時,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燭焰清晰放大的像,說明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0cm>2ff<10cm故B不符合題意;A.此時物體應(yīng)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物距10cm2f時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經(jīng)過思考,小明覺得自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不夠完善。為了使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他應(yīng)該將蠟燭移到▲(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間”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進行多次實驗。(3)通過多次實驗,小明發(fā)現(xiàn)當u<2/時v▲(填“>”,“<””或“=”)u。(4)當u=5cm時,可以現(xiàn)察到正立、f放大的虛像,如果讓蠟燭靠近透鏡,觀察到的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上方上縮小二倍焦距以外>變小第34頁共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