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小銜接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ID:86066 2022-05-13 1 9.99元 4頁 16.60 KB
已閱讀4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9.99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22幼小銜接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2021年3月,教育部下發(fā)了《關(guān)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育部對如何做好及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工作提出了指導要點。3—6歲是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基的重要階段,也是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的關(guān)鍵階段。是整個幼兒園三年教育逐步向小學教育的開始,需要做的是增強孩子學做小學生的意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濃厚的學習興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小銜接”不是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應(yīng)該學習的東西,而是培養(yǎng)孩子坐得住、聽得進、會提問、能交流,有進入小學心理上、習慣上、情感上的準備,并掌握應(yīng)該具有的基本知識,就達到了就讀小學的基本條件。在這里,幼兒園向全體家長朋友們發(fā)起倡議:家園協(xié)同,科學銜接,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教育部最新頒布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明確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NO.1  身心準備  如:向往入學,有良好的情緒,喜歡運動等。NO.2  生活準備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自理,參與勞動,增強安全防護能力等。NO.3  社會準備  會交往合作,誠實守規(guī),有任務(wù)意識等。NO.4  學習準備  好奇好問,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濃厚,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等?! ∮仔°暯?,幼兒園做什么?,一是向往——了解小學生活,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 『⒆舆M入陌生的環(huán)境生活和學習,內(nèi)心會有恐懼和不安,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充滿期待地進入小學。對孩子關(guān)于上小學的各種疑問,有針對性地解決。比如:有的孩子想知道教室里有沒有廁所,著急上廁所怎么辦?小學生下課以后要干什么?書包里都有什么?等等,幼兒園采用實地走進小學參觀的方式,幫助大班孩子全面、直觀地了解小學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尋找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之處。二是養(yǎng)正——鍛煉生活自理,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cè)胄W時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習慣差,鉛筆、橡皮經(jīng)常丟,課桌、書包里一團糟。針對這個問題,大班后期,幼兒園m  通過與小學老師交流,我們了解:剛?cè)雽W時會發(fā)現(xiàn),部分孩子不會獨立和同學交往;有的同學不會聽上課鈴聲等指令,缺乏規(guī)則意識。針對這些問題,幼兒園結(ji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方式,把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滲透在一日活動中?! ∪纾河螒蚧顒又?,進行角色游戲需要互動合作,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式,并嘗試自己解決矛盾和沖突?;顒忧昂笤O(shè)置提示音樂,引導幼兒學會聽指令。集體活動中,要求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專心傾聽別人講話,舉手回答問題?! ∫龑Ш⒆痈惺軙r間的長短,猜想并體驗一分鐘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規(guī)劃課間生活。開展一定的規(guī)則類游戲,增強規(guī)則意識。四是好學——激發(fā)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的學習能力?! 〖议L可能更關(guān)注的是知識類的銜接,但經(jīng)實踐證明學習品質(zhì)、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  幼小銜接,幼兒園一直在行動,相信在幼兒園、小學、家庭三方的攜手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們一定會順利、有序地度過幼小銜接的關(guān)鍵期?! ∮仔°暯?,家長怎么做?  幼小銜接不僅是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鏈接、雙向互動,更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家、園、校三方鼎力相助,才能形成堅不可摧的教育合力。作為家長,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呢?一、心理有準備,  孩子剛上小學,肯定得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我們家長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不焦慮、不急躁、不緊張,以平常心來看待孩子們的幼小銜接。為了讓孩子充滿自信地去迎接新的環(huán)境,從心理上引導孩子做好準備,激發(fā)孩子的入學愿望,在平時和他的聊天中,有目的地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里馬上就要有一位小學生了,好開心呀!”“上小學后會交到很多的新朋友。”“小學的操場很大。”讓他自己覺得小學真好,成為一名小學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讓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充滿期待。二、生活有條理  孩子在幼兒園時,一日的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有老師的幫忙,但是到了小學后,學習和生活都需要自己來完成。家長平時非常注意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他的生活有條理。首先,在平時的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應(yīng)該做什么事情,比如說:要按時起床,要按時完成他應(yīng)該完成的事情,養(yǎng)成不拖拉的習慣,為小學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其次,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都要讓他自己做,培養(yǎng)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他自己穿脫衣服、疊衣服,能將自己玩完的玩具收拾好,自己收拾自己的床鋪和衣服,家長為孩子端飯還有收拾餐桌,都可以讓他自己做,讓他養(yǎng)成自我服務(wù)和服務(wù)他人的能力。在平時的生活中,還要培養(yǎng)他的規(guī)則意識。比如:用完的物品一定要放回原處,在公共場所也要遵守行為規(guī)范,不能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等等。這樣的規(guī)則意識能夠更好地適應(yīng)小學生活。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已經(jīng)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在暑假里家長一定要保持住,最后一個月的銜接非常重要,關(guān)鍵在于家長。三、交往有能力  “離開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對上小學最擔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上小學后不適應(yīng)的原因之一。上小學后,不像在幼兒園里什么事可以找老師,與同伴發(fā)生摩擦和矛盾時,孩子必須開始獨立解決矛盾?! ∧敲醇议L可以怎么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呢?首先,幫孩子做一些必要準備:事先了解家庭周圍有沒有與孩子同齡同校的鄰居,設(shè)法讓他們認識,約好入學第一天一同上學。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對小學生活會感到安全多了。有了迅速認識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會擔心自己在學校里孤單了?! ∑浯?,教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與伙伴間的沖突。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如果和小朋友遇到爭執(zhí),該怎么做。比如,怎樣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別人想玩你的玩具該怎么辦?你想玩別人手里的玩具時該怎么說?  最后,可以提高移情能力,所謂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做法。移情能力強的人,更容易與人溝通、交流,也更適應(yīng)“合作型社會”。培養(yǎng)這種能力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在孩子聽完或者閱讀完一個故事后,家長和孩子一起來交流故事情節(jié),讓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場上敘述同一件事情。,  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通過自覺學習和實際鍛煉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孩子從幼兒園轉(zhuǎn)向小學過程中,家長需要重視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孩子往后的優(yōu)秀品質(zhì)打下良好基礎(chǔ)。四、學習有品質(zhì)  孩子天生就會對新鮮的事物有好奇心,家長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周末帶著孩子走進公園,引導他觀察動物、植物,鼓勵他多問為什么,并和他在一起的時候讓他培養(yǎng)觀察、探究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多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比如:每日在給孩子講故事或聽故事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能夠邊聽邊玩,講的時候要隨時提問,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傾聽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的想象力和記憶力,提升他的專注力,慢慢地培養(yǎng)他自主閱讀的能力。經(jīng)常給孩子布置一些帶著多重指令的小任務(wù),也有助于鍛煉孩子的傾聽能力。  只要家長朋友能夠放平心態(tài),不焦慮,不盲目地跟風,用心陪伴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都能夠順順利利地度過幼小銜接期,打好終身學習的基礎(chǔ)?! ∮H愛的家長朋友,幼小銜接,不是填鴨學習的短期行為,而是家、園、校三方攜手并肩的合作共育!幼小銜接,不是小學知識的提前學習,而是科學的陪伴孩子在每日的生活與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生活、學習、社會交往等好習慣、好品質(zhì),不斷提升綜合素養(yǎng)。人生如一場馬拉松,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長們不必過度追求孩子成長的“初速度”,更不必拔苗助長。  科學的幼小銜接必須通過包括家長在內(nèi)的全社會共同努力,回歸立德樹人的教育初衷,充分尊重孩子成長規(guī)律,著眼孩子的終身發(fā)展所需,以“為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奠基”為目標,以科學的方法為路徑,以愛護航,快樂而堅定地行走在和孩子一起成長的路上,不負使命!不負童年!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幼小銜接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