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初三上學期月考語文試題(河北省武邑中學)一(24分)一、積累與運用(26分)[來源:學科網(wǎng)]1.下列詞語中劃橫線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重荷(hè)隱曜(yào)風靡(mǐ)浩浩湯湯(tāng)B.剎那(chà)粗獷(guǎng)陰翳(yǔ))良莠不齊(yǒu)C.埋怨(mái)娉婷(pìn)稱職(chèng)矯揉造作(jiāo)D.弄堂(lòng)潺潺(chán)笨拙(zhuō)相形見絀(chù)2.下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一代天驕觥籌交錯一碧萬傾百廢俱興[來源:學科網(wǎng)ZXXK]B.山肴野蔌段章取義惱羞成怒重蹈履轍C.溫文爾雅恪盡職守淫雨霏霏傴僂題攜D.無與倫比風霜高潔薄暮冥冥水波粼粼3.下列句子中的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雪后初晴,從香山憑高望遠,但見山巒玉列,旭日照輝,好一派紅妝素裹的絢麗景象。B.這里風景宜人,河流清澈見底,山峰奇形怪狀,真是別具匠心??!C.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fù)興之路》展覽時強調(diào),我們要繼往開來,再接再厲,繼續(xù)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目標奮勇前進。D.《朗讀者》《經(jīng)典詠流傳》等大型文化節(jié)目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答案】B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畫線處的句子,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锾炝?,成熟的果實卻低下了頭,它不是在孤芳自賞,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將跌落枝頭。它是在想:我是怎樣成熟的呢?不是風,__________;不是雨,__________;不是光,__________;不是熱,__________。世界上有不經(jīng)過風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實嗎?世界上有不經(jīng)過光射日曬而成熟的果實嗎?①我怕早已霉爛了 ②我怕早已憔悴了?、畚遗略缫焉n白了?、芪遗略缫迅砂T了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④③②,【答案】D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沁園春·雪》的作者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毛澤東,“沁園春·雪”是本詞的題目。B.《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短篇小說集《羊脂球》,作者福樓拜是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倆。C.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詩采用重重疊疊的比喻,意象美麗而絲毫無雕飾之嫌,反而愈加襯出詩[來源:學科網(wǎng)ZXXK]中的意境?!敬鸢浮緿二(61分)(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6~7題。(6分)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6.簡析“鄉(xiāng)淚客中盡”一句中“盡”字的意蘊。7.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二)閱讀下面古文,完成8~12題。(18分)【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乙】余生不辰,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實未嘗一日別余也。前甲午、丁酉,,兩至西湖,如涌金門商氏之樓外樓,祁氏之偶居,錢氏、余氏之別墅,及余家之寄園,一帶湖莊,僅存瓦礫。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及至斷橋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完全無恙也。(選自張岱《西湖夢尋》自序)注釋:甲午指清順治十四年、南明永歷十一年,丁酉指順治十一年、南明永歷八年。8.解釋下列加線的字詞。(1)是日更定矣(2)余強飲三大白(3)實未嘗一日別余也9.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三處)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我夢中之西湖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2)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11.賞析下列加線字在句中的作用。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12.有人評價張岱的作品是“癡人說夢”,結(jié)合閱讀材料,說說你對他的“癡”和“夢”的理解。(三)閱讀下面古文,完成13~16題。(17分)【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張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選自張岱《西湖夢尋》) [注]霽:雨過天晴。參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靈石塢:山名。普寧、壽圣院:寺名。惠因澗:山澗名。殆:大概?!?1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湖中人鳥聲俱絕()(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遂棄舟()(4)濯足于惠因澗()14.下列句子加點字含義相同的一組是()(3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B.與:天與云與山與水/選賢與能C.于:憩于龍井亭/出沒于鯨波萬仞中D.乃:明日乃還/見漁人,乃大驚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 ?6.甲乙兩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游覽時間都在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明環(huán)境都很幽寂。甲文中“”字,可以概括作者對自然山水的情感。(5分)(四)閱讀下面古文,完成17~21題。(20分)折痕是心里的暖印包利民[來源:Z.xx.k.Com]①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著,忽想起曾經(jīng)收藏的一些舊時之物,便開始翻箱倒柜。有一疊老照片,便逐一看去,有我成長中每個年齡段的留影,更有許多黑白的,畫面已經(jīng)泛黃,承載著更久遠的歲月記憶。驀然,一張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張黑白照片,有些變軟,似被揉搓后又平展開來,照片中一個年輕女子淺笑盈盈。②我一下子站了起來。過往的時光如云霧漫過心間,往事復(fù)蘇瘋長成林。照片中是我的母親,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我還只是五歲。由于生長在農(nóng)村,照相是很難得的一件事,一年下來也難有一次機會。所以我和姐姐都特別希望能照相,每次吵鬧,母親都會說:“我都沒有照過相呢,你們已經(jīng)照了一些了,等來了照相的,一定給你們照!”③一個下午,我和姐姐在倉房里玩兒,亂翻東西,忽然就從一本古老的書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照片。經(jīng)過仔細辨認,我們確定照片中年輕漂亮的女人就是母親。于是很生氣地去找母親,質(zhì)問她為什么騙我們。母親接過照片看了看,笑著說:“,好幾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們別生氣了,媽把它撕了,就和你們一樣了!”母親把那張照片揉成團,姐姐忙搶過來,不知為什么,那一刻,我心里很難過。④隔著遙遠的時空,我細撫著照片上的所有折痕,一如觸摸那些永不再來的歲月?,F(xiàn)在的母親,早已白發(fā)蒼蒼,無復(fù)記憶里的年輕模樣,更難想象照片中的青絲紅顏。那每一道折痕都似刻在我心上,仿佛是我們親手揉碎了母親絕美的年華。⑤在一個小小的木盒里,我找到了一摞書信。翻看,竟然大多是我在外上大學時寫給家里的。那幾年的大學時光,想來并沒有寫太多的信給父母,沒想到這些信依然保存著。我仔細看著每一封,仿佛依然是當初的想家心切,依然是年少時對父母的依依眷戀。A只是,當年父母寫給我的信,卻已不記得失落于風塵何處,心中無由的痛。⑥我發(fā)現(xiàn),我寫的每一封信,信紙的折疊處都已欲斷,有的被母親用透明膠粘上。一時神思飄蕩,可以想象,那無數(shù)個在外的日子里,母親怎樣一遍又一遍地看這些信!便是這樣折來折去,使那折痕漸深漸裂,亦如我想家的心在塵世漂泊中悄然淡去。無邊的愧疚包圍著我,在這樣一個無眠的夜里。⑦坐在燈下良久,心里涌動的情緒卻依然不能平息。繼續(xù)尋找,在床下的一個紙殼箱里,全是日記本。有我從小學到高中時的全部日記,甚至我大學時的一些日記也在其中。我看著那些日記,就像穿行于成長的歲月之中,許多已被蒙塵的情感,在濡濕的心里重又清晰??戳艘恍┲?,便止住,我的心無法承受太多記憶的負荷。便隨意翻看,卻見大學時許多本日記中都有折上的幾頁。細看折上的那些日記,都是我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時的瑣記。⑧我知道,那是母親,她在想念我時,看信看日記,卻是心疼牽掛著我在外所有不如意的時刻。從沒有哪些時候能如這一刻,讓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愛。是的,不在母親身邊的日子,我每一個失落的時刻,都是母親心底的折痕,永難磨滅。B而從此,母親的愛也會成為生命中的折痕,那每一條痕跡里,都盛滿著我的感動,我的心痛,我永遠的眷戀。⑨在這個夏日漫長的夜里,就靜靜地坐在燈下,我輕輕撫過那些折痕,一如觸摸母親永遠無私的愛與情懷。17.請簡要概括文章分別寫了哪些可見的“折痕”?(3分)18.文章第⑤段畫線句子A作者為什么說“心中無由的痛”?(4分)19.請從修辭的角度對文章第⑧段畫線句子B進行簡要賞析。(4分),20.閱讀文章,請談?wù)勔?ldquo;折痕是心里的暖印”為標題,用意何在?(3分)21.比較閱讀三則材料,分別說說三個作者筆下的母親形象。(6分)【A】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fù)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史鐵生《秋天的懷念》【B】我們用桐子榨油來點燈,吃的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飯里做調(diào)料。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趕上豐年,才能縫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產(chǎn)出來的。母親親手紡出線,請人織成布,染了顏色,我們叫它“家織布”,有銅錢那樣厚。一套衣服老大穿過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朱德《回憶我的母親》【C】母親接過照片看了看,笑著說:“好幾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們別生氣了,媽把它撕了,就和你們一樣了!”包利民《折痕是心里的暖印》【A】 【B】 【C】 。三(35分,其中含寫字5分)22.作文(35分)蕓蕓眾生,我是最獨特的存在。給自己一份禮物,一份最好的禮物,伴我在茫茫塵世奮力前行,努力奔跑。要求:請以“給自己的最好禮物”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1)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2)不套作、不抄襲,不用本試卷中的閱讀材料作為寫作內(nèi)容。(3)文中如需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請用化名代替。,九年級語文學科質(zhì)量檢測參考答案1.D2.D3.B4.B5.D[來源:Z&xx&k.Com]6.(1)“鄉(xiāng)淚客中盡”思鄉(xiāng)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無比心酸,一個“盡”,字,道出了作者離家之遠,飄零之久的郁積之情。7.思鄉(xiāng)之情8.1.(1)這(2)盡力(3)曾經(jīng)12.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我夢中之西湖13.(1)消失(2)還(3)于是,就(4)洗、洗滌14.C15.(1)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2)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樹林間月光很明亮,(連)頭發(fā)都能數(shù)清。16.是日更定矣、是夕、湖中人鳥聲俱絕、皆寂不聞人聲、癡17.(3分)1、母親照片上的折痕2、我寫給家里的每一封信上的折痕3、我的日記本上的折痕18.(4分)幾年的大學時光,并沒有寫太多的信給父母,沒想到這些信母親依然保存著,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母親對我的深深的愛;然而,當年父母寫給我的信,卻已不記得失落于風塵何處,我為我的無知、我對親情的忽視而深感羞愧,有一份由衷的痛.19.(4分)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把“母親的愛”比喻成“我生命中的折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愛給我的印象之深.通過“那每一條痕跡里,都盛滿著我的感動,我的心痛,我永遠的眷戀.”這一排比強烈地抒發(fā)了作者對母親真誠而熱烈的感恩與眷戀之情.20.(3分)用“折痕是心里的暖印”為文章標題,既富有詩意,激發(fā)讀者閱讀的興趣,又是文章的敘述線索,全文圍繞“折痕”回憶了幾件往事,“暖印”兩字形象地表達了作者母親真誠而熱烈的感恩與眷戀之情.21.(6分)【A】堅強樂觀,體貼(善解人意)溫柔包容(愛孩子)【B】勤勞能干,聰明(有生活的智慧)【C】慈愛,溫柔,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