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八)中外思想解放運動和民主與法治建設
專題解讀在人類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前進。同時,民主和法治建設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完善,世界各國都在民主和法治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本專題就來梳理中外思想解放運動和民主與法治建設的歷程。
|要點一|中國思想解放1.中國古代思想解放學派思想家時期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提出“仁”的思想,主張以德治國孟子戰(zhàn)國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思想荀子戰(zhàn)國主張實行“禮治”墨家墨子戰(zhàn)國主張“兼愛”“非攻”
(續(xù)表)學派思想家時期主要思想道家老子春秋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無為而治莊子戰(zhàn)國順其自然和民心法家韓非子戰(zhàn)國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
2.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解放主題具體內容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新文化運動它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tǒng)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馬克思主義傳播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了迅速而廣泛的傳播,逐漸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毛澤東思想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理論飛躍,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從根本上沖破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促成了全國的思想大解放,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國近代思想解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國近代思想解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fā)展觀中共十八大把科學發(fā)展觀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對新形勢下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jīng)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要點二|世界思想解放1.古希臘哲學家哲學家思想政治或貢獻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蘇格拉底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創(chuàng)立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2.世界近代思想解放名稱興起時間與興起國主要思想主張性質作用文藝復興14世紀,意大利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18世紀,法國反對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宣傳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續(xù)表)名稱興起時間與興起國主要思想主張性質作用馬克思主義19世紀,德國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主張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無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國際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有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要點三|中國民主和法治建設1.中國古代的法治時期具體內容戰(zhàn)國韓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秦朝秦始皇為了加強其君主專制統(tǒng)治,頒布嚴苛的法律和實行殘酷的刑罰,反而加速了秦朝滅亡
2.中國近代的民主和法治建設主題具體內容《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資政新篇》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主張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新文化運動20世紀初,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發(fā)起。它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tǒng)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抗日民主政權根據(jù)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發(fā)展生產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共七大中共七大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大會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zhàn)后的奮斗方向重慶談判國共雙方簽署了“雙十協(xié)定”,雙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團結、統(tǒng)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zhàn),建立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重慶談判與政治協(xié)商會議為中國實現(xiàn)民主統(tǒng)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中國現(xiàn)代的民主和法治建設主題具體內容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制定的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民族區(qū)域自治民族區(qū)域自治是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qū)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qū)域和自治機關。在自治區(qū)域內,由當?shù)孛褡瀹敿易鲋?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它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tǒng)一和促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xiàn)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文化大革命”大批各級領導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與法治受到踐踏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撥亂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
|要點四|世界民主和法治建設1.世界古代的民主和法治主題具體內容《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tǒng)源遠流長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里克利當政時期,雅典的民主政治發(fā)展到奴隸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十二銅表法》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莊園法庭維護了莊園的公共秩序;佃戶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羅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2.資本主義民主法治進程主題具體內容進步思想理論文藝復興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義是其指導思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啟蒙運動思想家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中頒布的法律文獻英國《權利法案》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以《權利法案》為基礎,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它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中頒布的法律文獻美國1787年憲法憲法依據(jù)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lián)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tǒng)、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聯(lián)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tǒng)和議員由選舉產生。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對后來許多國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發(fā)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qū)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參加北方軍隊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中頒布的法律文獻美國羅斯福新政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全國工業(yè)復興法》《全國勞工關系法》《農業(yè)調整法》《社會保障法》等一系列法令,使新政得以順利進行法國《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權等基本原則《拿破侖法典》體現(xiàn)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這部法典經(jīng)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廢除了農奴制度,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xiàn)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3.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程主題具體內容《共產黨宣言》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fā)展起來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動政府勾結普軍聯(lián)合反撲,公社失敗
(續(xù)表)主題具體內容俄國十月革命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1936年蘇聯(lián)新憲法新憲法規(guī)定,蘇聯(lián)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標志著蘇聯(lián)模式的形成
思維拓展拓展一《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的異同點項目《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不同點頒布時間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1776年(北美獨立戰(zhàn)爭開始時)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初期)斗爭矛頭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天主教會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封建神權、君權和等級制度根本目的限制王權,確立英國資產階級統(tǒng)治擺脫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獨立推翻法國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法制社會
(續(xù)表)項目《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不同點主要內容對王權進行限制宣布人人生而平等,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權等基本原則重要意義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理論和法律基礎表達了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的思想,對美國和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次完整而明確地提出人權和公民權,闡明了資產階級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原則
(續(xù)表)項目《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相同點都是革命中頒布的綱領性文件;都表達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強烈要求;都突出強調保障人的自由和民主權利;都對本國和西方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拓展二 比較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異同(1)相同點:都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在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反映;都屬于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2)不同點:①背景:前者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資產階級力量較弱;后者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資產階級力量較強。②批判對象:前者反對天主教神學;后者反對專制主義、教權主義、等級制度,反對封建專制。③內容:前者提倡人文主義;后者提倡理性主義。④形式:前者以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外衣;后者提出無神論思想,公開向天主教神學挑戰(zhàn)。⑤結果:前者沒有為資本主義取得統(tǒng)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論基礎;后者為資本主義取得統(tǒng)治地位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
拓展三 思想理論與社會進步之間的關系先進的思想理論推動了社會發(fā)展;正確的思想對社會變革起著指導作用;社會問題的存在促使新思想產生和發(fā)展。拓展四 中外歷史上思想解放對我國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帶來哪些啟示?思想解放運動是社會前進的動力,解放了思想,能夠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我們應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要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要積極吸收人類先進思想文化成果;等等。拓展五 談談民主與法治之間的關系民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與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民主與法治是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的成果,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等。
拓展六 概括指出人類政治文明演進的趨勢是什么?縱貫人類民主和法治建設歷程,談談對我國民主與法治建設的啟示(1)趨勢:人類政治文明的發(fā)展趨勢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由專制走向民主(從人治走向法治),或者由集權走向分權,民主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2)啟示: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和法治都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群眾的政治素質水平比較低,因此我國民主和法治建設又具有了艱巨性;民主與法治建設是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我們不要脫離法治的空洞民主,也不要沒有民主靈魂的法治。弘揚現(xiàn)行法治中的民主之魂乃是當務之急;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緊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