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區(qū)2022屆高三語文一模試題(附解析)
ID:79530 2022-01-04 1 3.00元 24頁 48.43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14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22屆上海市浦東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積累應用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___·大學之道》)(3)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從行文思路看,由現(xiàn)實轉(zhuǎn)入夢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亦余心之所善兮②.壹是皆以修身為本③.禮記④.我欲因之夢吳越⑤.一夜飛度鏡湖月【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以及掌握常見的文學常識的能力。本題要注意的字詞有:壹、越、度。2.按要求選擇。(1)小方同學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來指導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選項中不合適的一項是()A.敬人者人恒敬之,惡人者人恒惡之。B.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C.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知識就如同棋子一樣,它必須借助于思想的頭腦才能生動起來,在整個棋盤上獲得生命,從而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也就是說,被知識充斥的文化散文必然“多實塞而少空靈”,必然使作品失了較強的文學性和藝術(shù)性。①然而,當前的許多中國散文家或?qū)Υ死斫獠粔?,或缺乏思想的穿透力②還有,知識的過于堆積和充塞,使得文化散文密不透風,缺乏靈動與活力③這樣的散文當然難有長久的生命力④知識也頗似木材,它只有在思想之火的點燃下方能產(chǎn)生光與熱⑤所以,他們往往費盡心思地旁征博引,卻難以有深刻的思想風骨A.④②①③⑤B.④①⑤③②C.①④②⑤③D.①⑤③④② 【答案】(1)C(2)B【解析】【分析】【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名言基本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C.該句意思是: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這是諸葛亮對于個人修身養(yǎng)性方面的建議,不屬于題干所說的“待人接物”。故選C?!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這段話講的是和知識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首句“知識就如同棋子一樣”將知識比做棋子,闡述了它的作用。橫線處第一句填入與之相應的內(nèi)容最為恰當。④句中,“知識也頗似木材”也用了比喻句,和首句結(jié)構(gòu)一致,因此④應放開頭,排除CD。再結(jié)合橫線后面的“也就是說,被知識充斥的文化散文必然‘多實塞而少空靈’”分析。“也就是說”表明,前后兩句話意思一致。而“多實塞而少空靈”意思是文章知識過多,缺乏靈氣。這與②中的“知識的過于堆積和充塞……缺乏靈動與活力”意思一致。因此②應放最后。排除A。故選B。二.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意義的生產(chǎn)與再生產(chǎn)南帆①通常的觀念之中,謊言不道德。然而,文學話語允許虛構(gòu)——一個巨大的特權(quán)。這首先表明,文學話語并未承諾人們即將讀到的是一份真實的記錄,譬如新聞報道或者歷史檔案文獻。按照流行的觀點,文學是想象飛翔。作家的敘事如同魔術(shù)家開始揮舞手杖:空蕩蕩的舞臺上,幾個人物突如其來地出現(xiàn),一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響……然而,這些想象有什么意義?②這些想象即是一種意義生產(chǎn)。意義生產(chǎn)是相對于物質(zhì)生產(chǎn)而言的。如同置身于樓宇、街道、商店、交通工具等組成的物質(zhì)空間,人們同時置身于種種觀念組成的意義空間。如果沒有民族、國家、信仰,或者正義、高尚、卑劣、丑惡等觀念,人們便缺乏安放精神的棲居之所。意義空間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善、惡、尊、卑、絕對、相對等種種抽象的觀念之外, 更多的意義與物質(zhì)交織為一體。從食品、服裝、居室、汽車到珠寶、書籍、手表、計算機,林林總總的物質(zhì)不是赤裸祼地擺放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是充滿意義附加值。珠寶顯示富貴,書籍代表儒雅,名牌服裝意味著不凡的身份,巍峨的宮殿象征莊嚴的氣派,春暖花開的寓義是生機勃勃,白雪皚皚解釋為冰清玉潔……總之,物質(zhì)同時包含了意義;許多時候,后者更為重要。日常的生存條件滿足之后,更高的追求時常指向意義空間的升級——服飾的風格、辦公室陳設(shè)、定居城市的某個社區(qū),哪一件事情與意義空間無關(guān)?物質(zhì)本身無嗔無喜,物質(zhì)擁有的意義是被賦予的。如果說寬敞的寓所、豪華的轎車顯示的意義顯而易見,那么一方古硯、一款明清家具或者池塘里的枯荷隱含的意義,不得不追溯遙遠而曲折的文化淵源。③文學話語的工作顯然是意義生產(chǎn)——作家的物質(zhì)生產(chǎn)僅僅是將文字符號書寫于紙張之上。這些文字符號不是如實地再現(xiàn)什么,而是顯現(xiàn)某些情節(jié)或者某種景象隱含了哪些特殊的意義。特殊的意義往往無法完整地寄寓于真實的原型,這是作家開始虛構(gòu)的理由。如果英雄對于凡俗世界真的意義重大,作家必須想方設(shè)法利用文字符號構(gòu)造一個。虛構(gòu)同時屏蔽了另一些無助于意義生產(chǎn)的物質(zhì)性細節(jié)。曹雪芹虛構(gòu)了《紅樓夢》的大觀園,不關(guān)注賈寶玉的脈搏與血壓、林黛玉的肝功能,使形象的意義聚焦于封建仕途經(jīng)濟的叛逆者。事實上,所有的文學意象無不構(gòu)成意義生產(chǎn),無論是陶淵明的桃花源、李白的天姥山、杜甫的黃鸝與白鷺還是蘇東坡的赤壁與月亮。④每一個人的活動半徑十分有限,許多人從未遇到那些有趣的人物和事件,也無法意識到天地萬物包含如此之多的內(nèi)涵。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從事意義生產(chǎn)的作家。盡管身邊的物質(zhì)世界依然如故,但是,作家熱衷于以虛構(gòu)的方式重組身邊的意義空間。這是文學話語對于活動半徑的拓展,“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世界無限開闊同時又趣味橫生。⑤文學批評是對于文學形象的解讀與闡釋。賈寶玉、林黛玉的意義并未事先頒布,作家只是交出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形象。許多時候,文學形象的意義是由文學批評解讀出來的。批評家的反復論述逐漸使文學形象的意義凝聚起來,甚至成為公論。但是,某些文學形象如同貯量豐富的礦藏,以至于文學批評的闡釋持久不衰。迄今為止,《紅樓夢》的文學批評已經(jīng)汗牛充棟。西方文學之中,莎士比亞顯現(xiàn)出巨大的吸引力,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如此之多,以至于坊間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之說。⑥當然,持續(xù)的文學批評包含了許多爭訟,一些批評家對于文學形象的解讀產(chǎn)生了分歧。堂吉訶德是一個愚蠢的主觀主義者,還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士?兩種觀點相持不下。也許還會產(chǎn)生第三種觀點。反復的爭訟涉及多種原因:相異的視野,話語權(quán),依據(jù)各種理論形成的批評學派,接受美學與讀者中心的觀念,現(xiàn)代闡釋學似乎無法許諾一個終極性的結(jié)論, 如此等等。⑦其實,文學批評可以視為意義再生產(chǎn)。文學形象的意義不是一錘定音,而是持續(xù)地繁衍、成長、豐富、充實;后繼的解讀與闡釋可能是共識的延伸,也可能是反駁與辯難。這時,文學形象的解讀帶來了再解讀——前者成為意義生產(chǎn)的催化劑。從文學形象到解讀與再解讀的持續(xù)循環(huán),意義再生產(chǎn)綿延不斷。如同社會對于物質(zhì)生產(chǎn)的旺盛需求,精神領(lǐng)域的敞開是意義再生產(chǎn)的必要前提。(有刪改)3.第①段“揮舞手杖”在文中的含義是_______。4.以下各項中,不屬于本文所說的“意義生產(chǎn)”的一項是()A.畢業(yè)時為即將分別的同學寫首詩。B.文藝匯演中激情澎湃地演奏樂曲。C.母親節(jié)時為母親獻上一支康乃馨。D.作家以故鄉(xiāng)為原型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5.依據(jù)文意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讀者的見識和精神世界因作品的意義空間而得以拓展。B.批評家的反復論述會讓薛寶釵形象凝聚起來成為公論。C.對堂吉訶德的解讀產(chǎn)生分歧可能是因為解讀角度不同。D.對文學作品的不斷闡釋并不是為了有朝一日達成一致。6.從課文《阿Q正傳(節(jié)選)》中選取一例,闡釋你對第③段劃線句的理解。7.請結(jié)合本文觀點對以下兩則材料進行分析。材料一: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辈牧隙骸耙粋€懷抱著大觀園青春挽歌夢想的寶玉,將要走向哪里,才是《紅樓夢》真正的結(jié)局,我們每個人給他設(shè)定的結(jié)局,我相信都會不一樣?!保ㄟx自《蔣勛說紅樓》)【答案】3.在文學敘事(作家在敘事)中通過想象虛構(gòu)出形象、情節(jié)等內(nèi)容。4.C5.B6.示例一:《阿Q正傳》中阿Q見自己的虱子比不過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來卻不平了”,作者虛構(gòu)了這個情節(jié),以夸張的寫法,寫阿Q在美比不過別人時就同別人比丑,凸顯出阿Q無聊爭勝、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示例二:阿Q被趙太爺打了嘴巴后,竟然為此得意了很多年。這是背離現(xiàn)實邏輯的敘述。但 作者正是要虛構(gòu)這樣的情節(jié),以夸張的手法將阿Q的劣根性表現(xiàn)出來,凸顯出了阿Q的自輕自賤、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7.文學通過想象,虛構(gòu)人物、故事情節(jié)、實現(xiàn)意義的生產(chǎn),讀者和批評家對作品進行解讀和再解讀,實現(xiàn)意義的再生產(chǎn),作者往往不直接說出作品的意義,而文學批評也難以形成終極性的結(jié)論?!都t樓夢》虛構(gòu)了賈寶玉這一典型形象,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滲透了作者的血與淚,是一種意義生產(chǎn)。讀者閱讀《紅樓夢》,因個人經(jīng)歷、知識修養(yǎng)、人生態(tài)度、社會理想的不同,對賈寶玉有不同的認識,對他的結(jié)局有不同的設(shè)想,是一種意義的再生產(chǎn)。意義的生產(chǎn)和再生產(chǎn)使《紅樓夢》韻味無窮。【解析】【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由第①段“作家的敘事如同魔術(shù)家開始揮舞手杖:空蕩蕩的舞臺上,幾個人物突如其來地出現(xiàn),一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響……”分析,冒號后面是對“揮舞手杖”的形象說法,句中使用了比喻,本體為“作家的敘事”,可見解釋“揮舞手杖”的意思便是對“作家的敘事”的生動詮釋,結(jié)合“魔術(shù)家”分析,作家敘事并非真實,而是通過想象來虛構(gòu),其中“幾個人物”得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突如其來地出現(xiàn),一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響”得出矛盾、紛爭等故事情節(jié),綜合以上信息確定答案為:在文學敘事(作家在敘事)中通過想象虛構(gòu)出形象、情節(jié)等內(nèi)容?!?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概念含義的能力。結(jié)合文意分析“意義生產(chǎn)”屬于精神內(nèi)涵層面,而C項中“康乃馨”屬于物質(zhì)方面。ABD中的詩歌、樂曲、以故鄉(xiāng)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都指給人心靈觸動精神啟迪的內(nèi)容,屬于精神層面。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觀點并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B.“成為公論”錯,結(jié)合結(jié)尾段“文學形象的意義不是一錘定音,而是持續(xù)地繁衍、成長、豐富、充實;后繼的解讀與闡釋可能是共識的延伸,也可能是反駁與辯難”“批評家的反復論述逐漸使文學形象的意義凝聚起來,甚至成為公論”分析,選項表述絕對。故選B?!?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結(jié)合論據(jù)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首先理解第③段中劃線句“這些文字符號不是如實地再現(xiàn)什么,而是顯現(xiàn)某些情節(jié)或者某種景象隱含了哪些特殊的意義”意思是說文學作品在現(xiàn)實生活真實的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加工和創(chuàng)造,也就是虛構(gòu)情節(jié)表達主旨思想。然后結(jié)合《阿Q正傳》中阿Q形象對于真實和虛構(gòu)現(xiàn)象加以進一步解讀:阿Q屬于低層人民,由于貧窮落魄身上長虱子是真實的生活,作為短工的他觸怒了權(quán)貴豪族被趙太爺打了嘴巴也是符合生活的真實情節(jié),但因為自己的虱子比不過王胡的而失望,這是有悖生活常理的夸張,由“最初是失望”,后來“卻不平了”,作者虛構(gòu)了這個情節(jié),寫阿Q在美比不過別人時就同別人比丑,心理極度扭曲中凸顯出阿Q無聊爭勝、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尤其是被趙太爺打了后他居然以兒子打老子寬慰自己,并為此得意了很多年。這是背離現(xiàn)實邏輯的敘述。但作者正是要虛構(gòu)這樣的情節(jié),以夸張的手法將阿Q的劣根性表現(xiàn)出來,凸顯出了阿Q的自輕自賤、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觀點并實踐應用的能力。首先理解材料一中詩句的意思是說全書寫的都是荒唐(不實)的言辭,卻浸透著我辛酸的眼淚?。ㄔ从谡鎸嵣睿┒颊f作者太迷戀兒女癡情,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書中的意味?”強調(diào)作者的意義再生產(chǎn)在讀者那里未必達成情感共鳴,也就是說一千個讀者眼里可能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與材料二中關(guān)鍵句子“我們每個人給他設(shè)定的結(jié)局,我相信都會不一樣”內(nèi)涵一致。然后結(jié)合文本分析,找出表達同樣認知的觀點和闡釋句為“某些文學形象如同貯量豐富的礦藏,以至于文學批評的闡釋持久不衰。迄今為止,《紅樓夢》的文學批評已經(jīng)汗牛充棟。西方文學之中,莎士比亞顯現(xiàn)出巨大的吸引力,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如此之多,以至于坊間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之說”“持續(xù)的文學批評包含了許多爭訟,一些批評家對于文學形象的解讀產(chǎn)生了分歧。堂吉訶德是一個愚蠢的主觀主義者,還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士?兩種觀點相持不下。也許還會產(chǎn)生第三種觀點。反復的爭訟涉及多種原因:相異的視野,話語權(quán),依據(jù)各種理論形成的批評學派,接受美學與讀者中心的觀念,現(xiàn)代闡釋學似乎無法許諾一個終極性的結(jié)論,如此等等”“其實,文學批評可以視為意義再生產(chǎn)。文學形象的意義不是一錘定音,而是持續(xù)地繁衍、成長、豐富、充實;后繼的解讀與闡釋可能是共識的延伸,也可能是反駁與辯難。這時,文學形象的解讀帶來了再解讀——前者成為意義生產(chǎn)的催化劑。從文學形象到解讀與再解讀的持續(xù)循環(huán),意義再生產(chǎn)綿延不斷。如同社會對于物質(zhì)生產(chǎn)的旺盛需 求,精神領(lǐng)域的敞開是意義再生產(chǎn)的必要前提”。最后再結(jié)合所給材料中提到的名著《紅樓夢》加以佐證:虛構(gòu)了賈寶玉這一典型形象,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滲透了作者的血與淚,是一種意義生產(chǎn)。讀者閱讀《紅樓夢》,因個人經(jīng)歷、知識修養(yǎng)、人生態(tài)度、社會理想的不同,對賈寶玉有不同的認識,對他的結(jié)局有不同的設(shè)想,是一種意義的再生產(chǎn)。意義的生產(chǎn)和再生產(chǎn)使《紅樓夢》韻味無窮。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大地的理想傅菲①那年距小雪還有五天,我去橫峰訪友。友人慰留我說,去鄉(xiāng)間走走,有很多好地方。就這樣,我先去了新篁,又不可自抑地去了司鋪、蓮荷、鋪前、港邊、龍門畈。冬雨綿綿,大地始終垂降暮色。我卻義無反顧地扎入?yún)擦?、川巒、田疇之中。②起伏的山巒在靈山腳下形成凹陷的皺褶。葛溪河和岑港河,像大地上兩條被風吹散的飄帶,在叢林間和田疇深處飄忽。村舍里,隱隱傳來犬吠和雞鳴。更遠一些,是綿綿的山巒。開闊的田野沿著葛溪河傾瀉,網(wǎng)狀的田埂勾勒出田野的筋脈。我想起俄羅斯油畫家希施金筆下的《黃昏,雨后》:微紅的夕光溢出大地,條狀的黑云把夕光分割出斑斕的色彩,低洼里的積雨有了銀色,讓人感覺到大地輕輕的晃動,裸露的樹根和腐朽的樹干,一切都是那么古老,稀稀疏疏的樹葉透出幾分祥和又哀哀的冷色,灰藍的天空像一塊布片蓋在樹林之上,一只小鳥站在高高的樹梢,守著孤獨的曠野。③在去港邊的路上,因為車子出了故障,停在一個村子里換胎。我一下車,便被村子迷住了。池塘里,不時有魚兒撲出水花。青翠的竹林在村舍間,洶涌。雨絲從竹葉滴下來,油亮。村外,是疏朗的菜地和淺青色冬田。鵝毛絨一樣的青草,在冬田里,多了一份人煙氣息。矮山岡的菜地,把山地分出層梯級,矮山岡看上去像一座堰臥的雕刻品。我到了村口,瞬間恍惚。路邊兩排柳樹,柳枝垂下來,可以想見的是,春風一日暖一日,迎春花還沒完全炸開花苞。柳枝芽細細地發(fā)青,枯黃的枝條水腫似的發(fā)脹,轉(zhuǎn)青,樹根的苔蘚往上爬,淌出水漬。山櫻花在山間飄蕩著白雪般的花瓣,柳條葳蕤,暖風和面,進村的人不自覺地唱起了歡快的歌謠。村前是幾千畝的田畈,在一個平面上攤開,細雨中,素凈,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種古老的時間。④在司鋪,探訪過山中村莊搬遷后的生活遺址。車上了王家塢水庫壩堤,便沿山邊草徑步行。許是暖秋吧,杜鵑又有了一次花期,零星地點綴在萁蕨等地衣植物上。雛菊在山崖下,金黃耀眼。水面有白鷗幾只,翩翩翔舞。明末清初散文大家王猷定在《螺川早發(fā)》詠道:“露 濕鷗衣白,天光雁字青。蒼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柄t至雁離,是旅人孤獨、人生無常的隱喻。白鷗是遷徙的鳥,但鮮有來中國南方越冬。時隔三十多年,才見到白鷗。它是遠去的舊時光,再次帶給我。它像一團白雪,熾燃山野。⑤步行約三華里,到了廢棄的村子。村子餡子一樣包在山坳里,竹林和油桐樹在屋后發(fā)出嗚嗚嗚嗚的風聲。小路鋪滿了落葉和腐爛的植物枝干。幾棵柚子樹掛著澀黃的柚子。山澗在荒草遮掩的溝渠里,叮叮咚咚。有幾間瓦屋已然倒塌,成了頹圮。外村借地種菜的農(nóng)人,把山田墾出來,種上了時鮮菜蔬,大部分的山田還剛剛下了秧苗。山田沿山壟,梯級延伸??上?,我沒看到打秧苗的農(nóng)人。我估摸這個農(nóng)人在年輕時,可能是做木匠活的,菜種在一條線上,像一個棋盤,每塊菜地從山田里墾出來,像豆腐箱里壓出來的豆腐塊。他不是木匠也該是鄉(xiāng)村畫師。用美學眼光去審視去從事平凡之物的人,是最精細的人,也是陶醉于生活的人,從俗至雅,乃生活大師。⑥多褶的群山,向北堆疊。橫峰北高南低,群山漸漸低緩,消失,有了丘陵地帶和蓮荷小平原??v橫的河汊掌紋般密布,村舍被河流串起來,如一條藤蔓上的牽?;?。眾河穿境而過,注入信江,匯入浩渺的鄱陽湖。發(fā)源地同屬靈山山脈。靈山像一列巨型火車,由東向西呼嘯奔馳。⑦水是大地的精魄。畜養(yǎng)精魄的是山塘水庫。去一個山坳,拜訪一座山,一座水庫出其不意盡覽眼底,讓人短暫暈眩,蛇一樣安靜下來,沉默無言。在鋪前,見黃源水庫,便是這樣。黃源水庫往左右兩條山壟伸進去,像兩條岔開的腳。翻過山,便是葛文化發(fā)祥地葛源了。葛源的千畝高山梯田,又是另一番景象。梯田沿山修筑,田埂是不規(guī)則的弧形,水映藍天,像翻卷的大海。野花蔥郁。初冬的楓樹、山毛櫸、梓樹、欒樹、青桐、漆樹,和竹林迎接了大地的白霜,野刺梨長出了甜蜜蜜的漿果,山間紅遍,到了春天,千畝梯田會是層層疊疊的花海。⑧鄉(xiāng)友告訴我,在梧桐畈將種植千畝荷花,在司鋪無人耕種的丘陵地帶將建一個大型野生動物園。鄉(xiāng)人都充滿了期待和興奮。這是一個貼近大地的構(gòu)想,一個有呼吸的構(gòu)想。有此構(gòu)想的人,是一個有大地情懷赤子之心的人。我們該把大地應有的東西還原給大地,各俊其美,各顏其色,各悅其聲,各奪其目,各味其果。⑨友人的一次慰留,我自己也沒料到,兩個星期內(nèi)竟然四次去橫峰。去了橫峰,我深深自責自己是一個淺薄的人,對身邊的大地是那么的無知。我們需要一次次去投奔大地,像雨一樣,去熟悉大地的細胞、臟器、骨骼、血液、筋脈。大地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胞衣,也是我們的搖籃和眠床。任何時候,我們站在大地面前,都是初洗的嬰孩。 (有刪改)8.有人認為第②段對于油畫《黃昏,雨后》的描寫過于冗長,可以刪除。你是否認同?請說說你的看法。9.第③段畫線句語言很有特色,請加以賞析。10.分析第⑤段寫“農(nóng)人”在構(gòu)思上的用意。11.評析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意義。【答案】8.不可以刪去。作者由眼前的現(xiàn)實景象,自然聯(lián)想到俄羅斯油畫家的畫作,并對畫中景致展開細膩生動的描繪,巧妙將畫中虛景與眼中實景有機融合,襯托出橫峰一帶的鄉(xiāng)村景色的多彩多姿、優(yōu)美如畫。豐富了文意,增加了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美景的喜愛之情。可以刪去。作者由眼前所見之景聯(lián)想到油畫作品,轉(zhuǎn)而用大量筆墨描繪畫面本身,顯得過于冗長;對實景寫得過于簡略,而對想象之景寫得過于繁復,給人以喧賓奪主之感。油畫中濃重、凄冷的色調(diào)與之前勾勒的鄉(xiāng)村之景風格不一致。9.本段畫線句語言獨具特色,表達細膩生動。多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形容詞,如用“炸開”、“發(fā)青”、“往上爬”、“淌出”、“飄蕩”、“葳蕤”等,以動寫靜,展現(xiàn)鄉(xiāng)村自然風物的盎然生機;兼用比擬、比喻手法,如,“枝條水腫似的發(fā)脹”、“白雪般的花瓣”、“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種古老的時間”等,生動形象地描摹物態(tài),展現(xiàn)鄉(xiāng)村自然風物的純凈美好,字里行間充滿詩情畫意,寄寓豐富、真摯而細膩的情感。句式長短錯落有致,多用兩至四字不等的短句,如“轉(zhuǎn)青”、“素凈”、“細雨中”、“柳條葳蕤,暖風和面”等,表達簡潔有力,突出景物的鮮明特點。語言清新,富有詩意和哲理,如“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種古老的時間”,意蘊豐富,耐人回味。10.本段寫作者看到了剛剛下秧苗的山田后猜想“農(nóng)人”可能是木匠,又猜想或者是鄉(xiāng)村畫師,表達了作者對人在大地上創(chuàng)造美的贊賞,豐富了意蘊,深化了主題。結(jié)構(gòu)上照應上文,“農(nóng)人”的出場使第⑤段前半部分頹圮衰敗的鄉(xiāng)野之景變得生機勃勃;與第⑧段構(gòu)想山村發(fā)展相照應;為后文議論做鋪墊。11.本文描寫了橫峰各處的村景山景之美,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人對大地的敬畏、感恩之情。這對我們?nèi)绾卫斫馊伺c自然關(guān)系的意義很有啟示作用:面對大地,我們應當不僅僅想著一味地索取,更應尊重自然,愛護家園,體會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命的意義?!窘馕觥?【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本題為選擇性題目。學生可以選擇任意一種結(jié)論,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本題中,如果認為第②段對于油畫《黃昏,雨后》的描寫過于冗長,可以刪除,可以從文章的布局和結(jié)構(gòu)方面來論述,作者由眼前所見之景聯(lián)想到油畫作品,轉(zhuǎn)而用大量筆墨描繪畫面本身,這就讓對景色的描寫過于冗長,讓作品有些偏離主題,讓作品的材料過于發(fā)散。同時,對實景寫得過于簡略,而對想象之景寫得過于繁復,給讀者一種主次不分、喧賓奪主的感覺,讓讀者對作者的寫作目的把握不準,從而無法更好的領(lǐng)會作者所要傳達的信息。最后,“讓人感覺到大地輕輕的晃動,裸露的樹根和腐朽的樹干,一切都是那么古老,稀稀疏疏的樹葉透出幾分祥和又哀哀的冷色,灰藍的天空像一塊布片蓋在樹林之上,一只小鳥站在高高的樹梢,守著孤獨的曠野”等內(nèi)容的描寫,表現(xiàn)出一種濃重、凄冷的色調(diào),與作者之前所描繪的美麗的鄉(xiāng)村景色不一致,給讀者一種不協(xié)調(diào)的感覺。如果認為不可以刪去,則可以從作者將眼前實景與作者聯(lián)想的俄羅斯油畫家的畫作中的景色進行了虛實結(jié)合的敘述的角度來分析,作者簡略寫了自己所看到的眼前實景,而是用濃重的筆墨來寫自己所聯(lián)想到俄羅斯油畫家的畫作,并對畫中景致展開細膩生動的描繪,此處作者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用想象的景色襯托了橫峰一帶的鄉(xiāng)村景色,突出了這里景色的多彩多姿、優(yōu)美如畫。同時,這樣寫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內(nèi)涵,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充分的表達了作者對橫峰鄉(xiāng)村美景的喜愛之情?!?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仔細品味畫線句子,可以感覺到這句話用詞非常具有特點,如“炸開”、“發(fā)青”、“往上爬”、“淌出”、“飄蕩”、“葳蕤”等詞,“炸開”一詞表明了迎春花花苞所具有的強大的生命力,“葳蕤”一詞則是運用一個古代詞匯,生動的展現(xiàn)出柳條的美好。這些詞語都是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形容詞,作者通過運用具有特點的詞語,化靜為動,充分的展現(xiàn)了自己想象的富有生命力的鄉(xiāng)村自然風物。同時,句子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枝條水腫似的發(fā)脹”、“白雪般的花瓣”、“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種古老的時間”等運用比喻的手法,“樹根的苔蘚往上爬,淌出水漬”則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非常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自然風物的純凈美好,同時也讓文章沖門詩意,寄寓了作者豐富、真摯而細膩的情感。再次,這句話在句式上雜用長短句,既有“山櫻花在山間飄蕩著白雪般的花瓣”這樣的長句, 也有“柳條葳蕤,暖風和面”這樣的短句,甚至有“轉(zhuǎn)青”、“素凈”兩字的短句,這種長短句混合使用,使句子錯落有致,表達簡潔有力,既富有節(jié)奏性,也更好的突出景物的鮮明特點。最后,整句話語言清新,富有詩意和哲理,如“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種古老的時間”,意蘊豐富,耐人回味,也深化作品的主題?!?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jié)、語段的作用,鑒賞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本題注意題干中“在構(gòu)思上的用意”這一要求。作者在看到“菜種在一條線上,像一個棋盤,每塊菜地從山田里墾出來,像豆腐箱里壓出來的豆腐塊”這一情景時,猜想農(nóng)人“不是木匠也該是鄉(xiāng)村畫師”,接著作者發(fā)出來對他的贊美,“用美學眼光去審視去從事平凡之物的人,是最精細的人,也是陶醉于生活的人,從俗至雅,乃生活大師”,此處作者通過對農(nóng)人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人在大地上創(chuàng)造美的贊賞,讓文章的意蘊更加豐富、開闊,也讓作品的主題得以深化。同時,這一節(jié)農(nóng)人的出場照應了前文“竹林和油桐樹在屋后發(fā)出嗚嗚嗚嗚的風聲。小路鋪滿了落葉和腐爛的植物枝干。幾棵柚子樹掛著澀黃的柚子。山澗在荒草遮掩的溝渠里,叮叮咚咚。有幾間瓦屋已然倒塌,成了頹圮”頹圮衰敗的鄉(xiāng)野之景,讓鄉(xiāng)野之景重新變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這一描寫也為第段作者發(fā)出“這是一個貼近大地的構(gòu)想,一個有呼吸的構(gòu)想。有此構(gòu)想的人,是一個有大地情懷赤子之心的人。我們該把大地應有的東西還原給大地,各俊其美,各顏其色,各悅其聲,各奪其目,各味其果”的議論做了鋪墊,這一情節(jié)同時照應了前后文,讓文章的結(jié)構(gòu)更加圓融?!?1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鑒賞能力。文章通過作者對橫峰的游覽,細致描寫了橫峰各處的村景山景之美,“池塘里,不時有魚兒撲出水花。青翠的竹林在村舍間,洶涌。雨絲從竹葉滴下來,油亮。村外,是疏朗的菜地和淺青色冬田。鵝毛絨一樣的青草,在冬田里,多了一份人煙氣息。矮山岡的菜地,把山地分出層梯級,矮山岡看上去像一座堰臥的雕刻品”,通過對這些美景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通過這些美景,作者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提出“我們該把大地應有的東西還原給大地,各俊其美,各顏其色,各悅其聲,各奪其目,各味其果”,由此提出,人與自然應和諧共生,共同構(gòu)建一個和諧美麗的世界。而最后一段中“我們需要一次次去投奔大地,像雨一樣,去熟悉大地細胞、臟器、骨骼、 血液、筋脈。大地是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胞衣,也是我們的搖籃和眠床。任何時候,我們站在大地面前,都是初洗的嬰孩”,作者則是表達了對大地的感恩之情,仔細思索了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意義,從而給讀者以啟示:面對大地,我們應當不僅僅想著一味地索取,更應尊重自然,愛護家園,體會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命的意義。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秋夜與友人宿(唐)杜牧楚國同游過十霜,萬重心事幾堪傷。蒹葭露白蓮塘淺,砧杵夜清河漢涼。云外山川歸夢遠,天涯歧路客愁長。寒城欲曉聞吹笛,猶臥東軒月滿床。秋夜同友人話舊(唐)譚用之露下銀河雁度頻,囊中壚火幾時真。數(shù)莖白發(fā)生浮世,一盞寒燈共故人。云外簟涼吟嶠月,島邊花暖釣江春。何當歸去重攜手,依舊紅霞作近鄰。12.依據(jù)題材,對以上兩首詩歸類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山水類B.送別類C.隱逸類D.羈旅類13.下列對兩首詩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杜詩“歸夢遠”暗扣“宿”字,譚詩“共故人”暗扣“話”字。B.杜詩頷聯(lián)用“蒹葭”“砧杵”,意象凄清,營造了凄寒孤冷之境。C.譚詩頷聯(lián)用“數(shù)莖”“一盞”,人燈相對,透露出人世滄桑之感。D.這兩首詩語言風格均清新質(zhì)樸,而杜詩比譚詩情思更豐富婉轉(zhuǎn)。14.請賞析這兩首詩歌的尾聯(lián)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答案】12.D13.D14.杜詩尾聯(lián)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視聽結(jié)合,通過笛聲、月色等意象視聽結(jié)合描繪出秋夜佛曉時分凄清、寒冷的氛圍,用清冷的笛聲、寒涼的月色,表達了長愁無眠,宦游他鄉(xiāng)的漂泊之苦。 譚詩尾聯(lián)運用想象(或虛寫),憧憬歸去后攜手伴紅霞的溫馨美好畫面,表達了對往日美好生活懷念;對再一次相聚“重攜手”的期盼;對友情的珍重?!窘馕觥俊痉治觥俊?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題材的能力。第一首題目是《秋夜與友人宿》,尾聯(lián)寫道:寒城欲曉聞吹笛,猶臥東軒月滿床。由此可知,在他鄉(xiāng),詩人和友人都在互訴羈旅之思。第二首題目是《秋夜同友人話舊》,尾聯(lián)寫道:何當歸去重攜手,依舊紅霞作近鄰。由此可知,詩人和友人都渴望回家,表現(xiàn)了羈旅之思。所以這兩首詩都是羈旅類。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D.“杜詩比譚詩情思更豐富婉轉(zhuǎn)”錯誤,應該是譚詩比杜詩情思更豐富婉轉(zhuǎn)。杜詩通過“蒹葭、砧杵”等意象,表達了羈旅之思;譚詩除了通過“露、云、島”等意象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外,還通過對友人和未來的展望進行了設(shè)想,由此可知,譚詩比杜詩情思更豐富婉轉(zhuǎn)。故選D?!?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杜詩尾聯(lián)寫詩人聽到秋夜佛曉時笛子的聲音就好像在家里床上的樣子。此聯(lián)寓情于景,“寒”,寒冷凄涼;“月滿床”為視覺,“聞吹笛”為聽覺。殘笛入耳,涼月滿床,描繪出秋夜佛曉時分凄清、寒冷的氛圍,用清冷的笛聲、寒涼的月色,暗示詩人長愁無眠,抒發(fā)了羈旅思鄉(xiāng)的漂泊之苦。譚詩尾聯(lián)是虛寫,寫詩人和友人想著將來回到家做鄰居的場景,攜手重游,紅霞依舊,畫面溫馨美好。這是通過對未來的展望進行設(shè)想,既有羈旅之思,又表達了對往日美好生活懷念,“何當”之問是對再一次相聚“重攜手”的期盼和對友情的珍視。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胡松傳①胡松,字汝茂,滁人。幼嗜學,嘗輯古名臣章奏,慨然有用世志。登嘉靖八年進士, 知東平州。設(shè)方略捕盜,民賴以安。②敵大兵壓境,而巡撫史道、總兵官王陛等備御無素。松上邊務(wù)事,謂:“大同自兵變以來,壯士多逃漠北為寇用,今宜招使歸。有攜畜產(chǎn)器械來者聽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勁旅也。孰與棄之以資強敵哉!大同最敵沖,為鎮(zhèn)巡者較諸邊獨難。今宜不拘資格,精擇其人。豐給祿廩,使得收召猛士。又久其期,非十年不得代。彼必不為茍且旦夕計,又必稍寬文綱,非大干憲典,言官毋得輕劾,以壞其成功。又寇貪而好利,我誠不愛金帛。東賂黃、毛三衛(wèi)以牽其左,西收亦不剌①遺種,予善地,以綴其右,使首尾掣曳,自相狼顧,則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勝矣!”他所條析,咸切邊計。帝嘉其忠懇,進秩左參政。③松疏上,當事者已惡其侵官。及遷擢,益忌之。不畀以兵柄,令于三關(guān)②聽用,欲因以陷之。寇大入,抵太原。給事中馮良知遂劾松建言冒賞,無寸功。紀功科道官張堯年、王珩劾總兵官張達等,并論松虛議無補,遂斥為民。屢薦,輒報罷。④三十五年,起陜西參政,復條嚴保甲、均賦稅、置常平、簡伉健數(shù)事。三遷江西左布政使,所部多盜,松奏設(shè)南昌、南豐、萬安三營,遣將討捕,以次削平。以會討廣東巨寇張璉及援閩破倭功,兩賜銀幣。⑤居三年,召理部事。代郭樸為吏部尚書。奏言:“撫按舉劾,每舉數(shù)十人,虛譽浮詞,往往失實。賞罰不當,人何所激勸?且巡撫歲終例有冊第屬吏賢否今皆寢閣乞申飭其欺玩者?!钡奂渭{之。⑥松潔己好修,富經(jīng)術(shù),郁然有聲望。晚主銓柄,以振拔淹滯為己任。甫七月,病卒。贈太子少保,謚恭肅。(節(jié)選自《明史·胡松傳》)[注]①亦不剌:古部落名。②三關(guān):泛指邊關(guān)。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非大干憲典()(2)簡伉健數(shù)事()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進秩左參政()A俸祿B.官階C.次序D.整理(2)復條嚴保甲()A.次序B.條理 C.逐條D.條陳17.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及遷擢,益忌之。不畀以兵柄,令于三關(guān)聽用,欲因以陷之。18.第⑤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且巡撫歲終例有冊第屬吏賢否今皆寢閣乞申飭其欺玩者。19.第②段寫胡松向皇帝進言,很有說服力,請加以分析。20.“恭肅”有忠誠守正、剛毅決斷之意。請結(jié)合全文,舉出兩例分析胡松謚為“恭肅”的原因?!敬鸢浮?5.①.觸犯、冒犯(違反)②.挑選、選拔16.(1)B(2)D17.等到(胡松)被提升后,(當權(quán)者)就更加忌妒他。不把兵權(quán)給他,讓他在邊關(guān)聽候調(diào)用,想趁此來陷害他。18.且巡撫歲終例有冊/第屬吏賢否/今皆寢閣/乞申飭其欺玩者。19.①說理有針對性,胡松針對大同兵變,守官無能的情況,向皇帝進言。②說理很周密,胡松從寬待逃亡壯士;選拔并厚待守官;利用敵貪特點,多方面提出治邊舉措。③語言有感染力,多用感嘆句(反問句)強化情感,以此打動皇帝。20.他任職期間,設(shè)計捕捉盜賊,使人民安居;給皇上上奏邊關(guān)要務(wù),切中要害;被當事者彈劾陷害,被起用后依舊上奏如故;削平盜賊,援閩破倭,屢建功受賞;上奏彈劾巡撫;晚年以選拔滯于仕途的官員為己任。這充分表現(xiàn)出他忠君愛民、勤于國事、正直、有決斷的性格特點。【解析】【分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非大干憲典:不是很嚴重地違反法典。干:觸犯、冒犯(違反)。簡伉健數(shù)事:選拔健卒數(shù)件事簡:挑選、選拔。 【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進升他的官階為左參政。秩:官階。故選B。(2)句意:又逐條奏上嚴保甲。條:逐條奏上、條陳。故選D。【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關(guān)鍵詞:“遷擢”,提升;“益”,更加;“畀”,給;“兵柄”,兵權(quán);“聽用”,聽候調(diào)用;“因”,趁機。【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而且巡撫年終例行有冊子獻上,排列所屬的官吏賢與不賢,現(xiàn)在擱置不行,請求告誡整治其中欺玩的人。“巡撫……例有冊”是主謂短語,其后斷開;“第”是動詞,排列次序,“屬吏賢否”是“第”的賓語,動賓短語后斷開;“寢閣”的是事,“乞申飭”的主語是胡松,不同的內(nèi)容中間要斷開。最后的斷句是:且巡撫歲終例有冊/第屬吏賢否/今皆寢閣/乞申飭其欺玩者?!?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語言進行賞析的能力。結(jié)合“敵大兵壓境,而巡撫史道、總兵官王陛等備御無素”“大同自兵變以來,壯士多逃漠北 為寇用,今宜招使歸”可知,胡松針對大同兵變,守官無能的情況,向皇帝進言,可見其說理有針對性?!坝袛y畜產(chǎn)器械來者聽其自有。拊而用之,皆勁旅也”寬待逃亡壯士;“大同最敵沖,為鎮(zhèn)巡者較諸邊獨難。今宜不拘資格,精擇其人。豐給祿廩,使得收召猛士。又久其期,非十年不得代”“必稍寬文綱,非大干憲典,言官毋得輕劾,以壞其成功”選拔并厚待守官;“寇貪而好利……則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勝矣”利用敵貪特點,多方面提出治邊舉措。可見其說理很周密?!笆肱c棄之以資強敵哉!”“則我可起承其敝,坐收全勝矣!”多用感嘆句(反問句)加強語氣,強化情感,可見語言富于感染力,能夠打動皇帝。【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結(jié)合“設(shè)方略捕盜,民賴以安”可知,他任職期間,設(shè)計捕捉盜賊,使人民安居;結(jié)合“敵大兵壓境,而巡撫史道、總兵官王陛等備御無素。松上邊務(wù)事”“他所條析,咸切邊計。帝嘉其忠懇”可知,給皇上上奏邊關(guān)要務(wù),切中要害;結(jié)合“給事中馮良知遂劾松建言冒賞,無寸功”“遂斥為民。屢薦,輒報罷”“起陜西參政,復條嚴保甲、均賦稅、置常平、簡伉健數(shù)事”可知,被當事者彈劾陷害,被起用后依舊上奏如故;結(jié)合“所部多盜,松奏設(shè)南昌、南豐、萬安三營,遣將討捕,以次削平。以會討廣東巨寇張璉及援閩破倭功,兩賜銀幣”可知,削平盜賊,援閩破倭,屢建功受賞;結(jié)合“撫按舉劾,每舉數(shù)十人,虛譽浮詞,往往失實”可知,上奏彈劾巡撫;結(jié)合“晚主銓柄,以振拔淹滯為己任”可知,晚年以選拔滯于仕途的官員為己任。這些事件充分表現(xiàn)出他忠君愛民、勤于國事、正直、有決斷的性格特點。參考譯文:①胡松,字汝茂,滁人。幼年特別好學。他曾經(jīng)收輯古代名臣的奏章,慷慨有經(jīng)世之志??贾屑尉赴四赀M士,任東平州知州。采用策略捕捉盜賊,人民得以安居。②敵人大兵壓境,而巡撫史道、總兵官王陛等平時沒有做好防備。胡松上奏邊關(guān)要務(wù),說:“大同自從兵變以來,壯士大多逃往漠北而被敵寇所用,現(xiàn)在應當招他們讓他們回來。有 攜帶牲畜及生產(chǎn)器械歸來的人,這些東西歸他們所有。安撫而使用他們,都是勁旅。怎能遺棄他們而資助強大敵人呢?大同是抗敵的最重要的要道,鎮(zhèn)守這個地方的人比其他邊關(guān)更難?,F(xiàn)今應當不拘資格,精心選擇人選擔任。多給他祿糧,使得他能招收猛士。又讓他長期任職,不到十年不能替換。他一定不會有茍且的短期打算,又應該稍微放寬法規(guī),不是很嚴重地違反法典,言官不得輕易彈劾,以免破壞他成功。再加上敵寇貪婪好利,我們應該不惜金帛。東邊賄賂黃、毛三衛(wèi)用以制其左方;西邊收亦不剌遺部,給他好的牧地,用以牽制其右方,讓他們首尾鉗制,互相戒備,則我方可以趁著其困乏,坐收全勝了?!彼闹饤l分析,都切中邊關(guān)之要害。皇帝嘉獎他的忠懇,進升他的官階為左參政。③胡松的奏章呈上后,當事的人已厭惡他侵權(quán)。等到(胡松)被提升后,(當權(quán)者)就更加忌妒他。不把兵權(quán)給他,讓他在邊關(guān)聽候調(diào)用,想趁此來陷害他。敵寇大肆入侵,到達太原。給事中馮良知于是彈劾胡松以空言冒賞,毫無寸功。記功科道官張堯年、王珩彈劾總兵官張達等,并論說胡松的提議是空談,于事無補,于是胡松被貶斥為民。屢次被推薦,總未得到批準。④嘉靖三十五年,胡松被起用為陜西參政,又逐條奏上嚴保甲、均平賦稅、置常平倉、選拔健卒數(shù)件事。三次遷官后為江西左布政使,所管轄的地區(qū)多盜賊,胡松奏請設(shè)立南昌、南豐、萬安三營,遣派將士聲討捕捉盜賊,依次削平了盜賊。因為會師討伐廣東巨寇張璉及援助福建破倭賊之功,受到皇上兩次賜贈銀幣。⑤過了三年,詔封為理部事。代郭樸為吏部尚書。他向皇帝奏言:“巡撫、巡按列舉罪行、過失加以彈劾,常常檢舉數(shù)十人,夸大其詞,往往失實。這樣賞罰不當,拿什么來激勵勸勉人呢?而且巡撫年終例行有冊子獻上,排列所屬的官吏賢與不賢,現(xiàn)在擱置不行,請求告誡整治其中欺玩的人。”皇帝嘉獎并采納了他的話。⑥胡松潔身自好,富有治理之術(shù),頗有聲望。晚年掌管選拔官吏之權(quán),以選拔久淪下位的官員為己任。剛剛?cè)温毱邆€月,病故。贈官太子少保,謚號恭肅。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豆盼姆f》序(清)吳鐘善①巍然雄峙乎宇內(nèi),而尊莫與并者,曰五岳;發(fā)源乎昆侖,經(jīng)西域而橫貫乎秦、豫者,曰黃河;合川、楚之流,歷贛、皖而東注于吳以入海者曰長江。屹屹崇崇,干霄柱空,浩浩 淵淵,沒地際天,此□大造之偉觀也。若夫峨眉之峻,天臺、雁蕩之奇,武夷之曲,三峽之險,五湖之浩瀚,談名勝者□翕然推為異境焉。至于山不必高,水不必深,地不書于圖經(jīng),名不掛于人口,然曲折蕩漾,獨具勝概,騷人韻士窮幽攬奇,往往矜為創(chuàng)獲,雖曰一方之美,□天地之氣之所鐘也。②登高自卑,行遠自邇,豈其游山必五岳乎?豈其觀水必江河乎?今之論文者,不曰秦漢則曰八家,吾惑焉。夫淵懿樸茂,蔚然而深厚者,秦漢之茂矩也;沉郁頓挫,秩然而可法者,八家之盛軌也。然必墨守成規(guī),唾棄一切,又惡足以概古今之奇才,盡文章之能事哉。③癸丑夏,奉先公諱,鍵關(guān)戢影,不與外事,躬率侄兒輩讀書家塾。課經(jīng)而外,兼肄文學,思有以濬發(fā)其靈明,而洋溢其機趣,乃取古今文之奇而不詭于正、言近而旨則遠者,凡若干篇,匯為一冊,命之曰《古文穎》。字梳而句櫛,口講而指畫,以為異日綴文之則焉。④嗟夫!一山之勝,一水之奇,固不足以窮大造之偉觀也,然豈可曰是非山,是非水乎?夫五岳,特山之尤崇者耳,江、河,特水之尤大者耳,至其崢嶸而杰出,奔放而爭流者,夫固一而已矣。文章之道,亦豈有二哉!是編也,不必秦漢,何必不秦漢?不必八家,何必不八家?誠由是優(yōu)而游之,饜而飫之,即小以見大,原始以要終。宇宙之文章,蓋有進乎是者,然而岳其基,溟其源,若泰山不讓土壤以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以就其深,則是編也,亦不為無助焉矣。(選自《守硯庵詩文集》)21.第①段方框處填入的虛詞最合適的一項是()A.亦、尤、則B.則、尤、亦C.亦、則、尤D.則、亦、尤22.第④段劃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選文不需要是秦漢八家之文,但所選之文需具有秦漢八家的影響。B.選文不需要是秦漢八家之文,但所選之文需具有秦漢八家的特點。C.選文不一定是秦漢八家之文,但其文章之道是與秦漢八家相通的。D.選文不一定是秦漢八家之文,但其文章價值是與秦漢八家相同的。23.概括作者選編《古文穎》的意圖。24.文章第①④段都寫到“五岳”、“江河”,請分析兩次不同的作用?!敬鸢浮?1.B22.C23.(1)激發(fā)年輕人的靈性并培養(yǎng)其審美趣味;(2)作為教材用以指導年輕人閱讀與寫作(或 作為指導年輕人閱讀寫作的法則);(3)幫助讀者夯實基礎(chǔ),逐步提高。24.第一段,以五岳、江河起筆,強調(diào)五岳山河之美,引出其他山水也有幽奇之處,為下文關(guān)于秦漢八家之外的奇文的論述作鋪墊;第四段再次寫“五岳”、“江河”,與“一山之勝、一水之奇”進行比較,以此類比文章之道,進一步指出其他的優(yōu)秀文章也和秦漢八大家的文章一樣有可取之處,強調(diào)了《古文穎》的價值。與第一段相呼應,推進文意,使全文結(jié)構(gòu)完整?!窘馕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第一處,“此……大造之偉觀也”是一個判斷句,雖然“亦”和“則”都可以解釋為“是”,但“亦”意思是“也是”,表明前面還有相同情況,而事實上前文沒有,所以選用“則”,意思是“就是”。第二處,由后面“異境”可知,此處是說“談名勝者”對“峨眉”“天臺”“武夷”“三峽”“五湖”尤其推崇,“尤”意思是“尤其”“特別”,“則”“亦”沒有這一意思,所以此處使用“尤”。第三處,“雖曰一方之美,……天地之氣之所鐘也”都是對前面“山不必高,水不必深,地不書于圖經(jīng),名不掛于人口”的景觀的評價,這里是兩個評價,相對于前面的“一方之美”,后面自然應說“也是”,“亦”有這一義項,故使用“亦”。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翻譯并理解文章句子的能力。文中“是編也,不必秦漢,何必不秦漢?不必八家,何必不八家”意思是“這部書中的文章,不一定秦漢文,又為何一定不與秦漢文理相通?不一定是八家文,又為何一定不與八家文理相通”?!安槐亍币馑际恰安灰欢ā?;“何必……?……何必……?”是兩個反問句,所表達的意思應與句子字面意思相反,字面說的是“何必不”,那么真實的意思就是“一定是”;結(jié)合全篇來看,作者將游玩名勝和不知名之處進行比較引出為文之道,引出自己編寫《古文穎》的目的,“以為異日綴文之則焉”,由此可知,文中劃線的這兩個句子談?wù)摰氖俏睦?,也就是文章之道;所以這兩句說的就是“選文不一定是秦漢八家之文,但其文章之道是與秦漢八家相通的”。 A.“不需要是”解釋錯誤;“具有秦漢八家的影響”錯誤,這兩句不是談?wù)撚绊?,而是談?wù)撐恼轮?。B.“不需要是”解釋錯誤;“具有秦漢八家的特點”錯誤,這兩句不是談?wù)撐恼绿攸c,而是談?wù)撐恼轮?。D.“文章價值……”錯誤,這兩句不是談?wù)撐恼聝r值,而是談?wù)撐恼轮?。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篩選出作者為何選編《古文穎》的內(nèi)容,然后分點概括。文章第三段說“乃取古今文之奇而不詭于正、言近而旨則遠者,凡若干篇,匯為一冊,命之曰《古文穎》”,由此可知,可以先在這句話的前后篩選理由。如“躬率侄兒輩讀書家塾……思有以濬發(fā)其靈明,而洋溢其機趣”,意思是“親自帶著侄子們在家塾讀書……想借以啟發(fā)他們的智慧,擴充他們的真趣”,由此可知,作者想要借助《古文穎》來激發(fā)這些年輕人的靈性并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趣味。如“字梳而句櫛,口講而指畫,以為異日綴文之則焉”,意思是“字字訓釋而句句疏解,一面口頭講說,一面用手比畫,把這些文章作為將來寫作的范文”,這是說用這些來指導年輕人的閱讀寫作。如第四段“誠由是優(yōu)而游之,饜而飫之,即小以見大,原始以要終……則是編也,亦不為無助焉矣”意思是“果真由這些文章從容玩味,博覽自得,接觸小的來理解其大的,探究本源來得知其末流……那么,這部書也不能說是沒有幫助啊”,這顯然是針對讀者而言,想要以此書幫助讀者由小及大,夯實基礎(chǔ),逐步提高?!?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分析材料作用的能力。首先需要到一、四段找到五岳、江河的內(nèi)容,把握二者的特點,然后思考本文的創(chuàng)作意圖,由此明確寫作五岳、江河的作用。 從第一段來看,文章由五岳、江河談起,用“巍然雄峙乎宇內(nèi),而尊莫與并”來形容“五岳”,用“發(fā)源乎昆侖,經(jīng)西域而橫貫乎秦、豫”形容“黃河”,用“合川、楚之流,歷贛、皖而東注于吳以入海者”形容長江,又以“大造之偉觀”對這些景物進行評價,凸顯五岳山河的壯美,接著引出“山不必高,水不必深,地不書于圖經(jīng),名不掛于人口,然曲折蕩漾,獨具勝概”的“一方之美”,由此來看,第一段用五岳、江河的美引出其他不知名的山水的美;而這篇文章是談?wù)摓槲闹?,第二段說“今之論文者,不曰秦漢則曰八家……”,顯然這秦漢、八家的文章就好似五岳、江河,而秦漢八家之外的文章就好似那些不知名卻自有其幽奇之處的山水,所以第一段的內(nèi)容又為下文談?wù)撨@些做了鋪墊。從第四段來看,一開始說“一山之勝,一水之奇,固不足以窮大造之偉觀也,然豈可曰是非山,是非水乎?夫五岳,特山之尤崇者耳,江、河,特水之尤大者耳,至其崢嶸而杰出,奔放而爭流者,夫固一而已矣”,這是將五岳、江河和“一山之勝,一水之奇”進行比較,之后以“文章之道,亦豈有二哉”引出為文之道,指出其他的優(yōu)秀文章也有可取之處,而自己所編的《古文穎》就是收錄這些文章的,這也就突出了《古文穎》一書的價值。從結(jié)構(gòu)來看,開頭和結(jié)尾都談到五岳、江河,形成呼應,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完整。參考譯文:魏巍聳立在天地間,地位之高無可與比的,是五岳;從昆侖山發(fā)源,流經(jīng)西域而橫穿秦、豫之地的,是黃河;會聚川、楚的河流,歷經(jīng)贛、皖而向東流入?yún)堑厝缓罅魅霒|海的,是長江?;蚋叽笸αⅲ瑳_云擎空,或浩浩蕩蕩,從天而來,穿越大地,這就是大自然的宏偉奇觀。那高峻的峨眉,瑰奇的天臺、雁蕩,盤曲的武夷,險惡的三峽,浩瀚的五湖,賞談名勝的人更是一致推崇為特異之勝境。至于并不高大的山陵,或并不淵深的水流,所處之地不被圖經(jīng)記錄,名字也不曾被提起的,然而曲折蕩漾,獨具美景,風雅的文人探尋幽深奇異的景觀,常常自夸為重大的發(fā)現(xiàn),雖說是一個地方的美景,也是天地間自然的靈氣所匯聚而成。登上高山要從低處起步,走遠路須從近處開始,難道游山一定要游五岳嗎?難道觀水一定要看長江、黃河嗎?現(xiàn)在談?wù)撐恼碌娜?,不是說秦漢,就是談八大家,我對此感到疑惑。那深厚華美,繁盛而深厚的,是含有盛大法度的秦漢華章;沉郁頓挫,整飭而可效法的,是可作美好典范的八家之文。然而必須墨守成規(guī),唾棄一切其他文章,又怎么能足以總括古今的奇才,竭盡文章寫作的才華呢?癸丑年夏季,居守父喪,我閉門隱身,不參與外面的事情,親自帶著侄子們在家塾讀書。學習經(jīng)文之外,兼修文學,想借以啟發(fā)他們的智慧,擴充他們的真趣,于是就選取那些奇異而不違正道、文辭淺近而含義深遠的文章,總共若干篇,匯集成一冊,命名叫《古文穎》。字字訓釋而句句疏解,一面口頭講說,一面用手比畫,把這些文章作為將來寫作的范文。 唉!一座山的美景,一條水的奇觀,當然不足以窮盡大自然的宏偉景象,然而怎么可以說這不是山,這不是水呢?五岳,只是特別高的山罷了,長江、黃河,只是特別大的水流罷了,至于它們高峻而出眾,或奔放而爭流的氣象,那本來也是渾然相同罷了。文章的根本法則,又哪里有兩樣呢?這部書中的文章,不是秦漢文,又為何一定不與秦漢文理相通?不是八家文,又為何一定不與八家文理相通?果真由這些文章從容玩味,博覽自得,接觸小的來理解其大的,探究本源來得知其末流。世間的文章,是有超越這些的,然而五岳有其地基,大海有其水源,就像泰山不拒土壤來成就其高大,河海不棄細流而成就其淵深,那么,這部書也不能說是沒有幫助啊。三.寫作25.有人說,作為年輕人,確認我是誰比拒絕我是誰更重要。也有人不以為然。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敬鸢浮柯浴窘馕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提出了兩種看似對立觀點——“確認我是誰”更重要、“拒絕我是誰”更重要。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作文中體現(xiàn)出這兩者在價值上所具有的權(quán)重關(guān)系。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確認我是誰”這一觀點背后的實際意義。人永遠是一種社會化的動物,我們必須讓自己與社會做到有機的結(jié)合,由此確認“我是誰”,確認自己在社會中所具有的身份和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么,從這個角度來說,認同自己的社會化身份,將社會身份與我們自身進行結(jié)合,讓自己得以做到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價值,就是“確認我是誰”這個詞語的價值。而第二種觀點——“拒絕我是誰”,更多的是對社會化身份的一種個人化超越。當我們要拒絕我是誰的時候,更多要做的,是超越于社會身份,讓自己能夠更好地彰顯人性化自我的特殊性。某種意義上來說,拒絕我是誰,是在社會身份賦能的外界環(huán)境下,我們所應該讓自己保持的那份獨立、自由的意志。 因此,我們可以基于社會身份認同這個概念,表明自己對于社會身份認同比較重要,還是超越社會身份認同更重要的觀點。我們可以先說對于自己社會身份進行認同,我們?nèi)?zhí)行“確認我是誰”這個行為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而這合理性就在于,這是一種應對世界所應該具有的行為范式。當我們做到了“確認我是誰”,才能夠執(zhí)行于自己的社會身份,由此使得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有序,產(chǎn)生更多增量。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的思路可以更進一層,指出單一化地將社會身份對于人的賦能作為我們行為的唯一指向,這個認知本身就是非理性的。由于社會身份所指向的結(jié)果,只能讓我們?nèi)ァ巴瓿伞币患虑?,而停留于此,只能帶來業(yè)績指標,我們也只會去關(guān)注行為本身是否被執(zhí)行,卻很難對于行為產(chǎn)生超越的價值反思。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意義上“拒絕我是誰”這樣一種社會身份,通過自發(fā)、主動的角度做一件事情,就能夠激發(fā)出自己更多的能動性去從事一些更加重要的成就追求。因此,我們可將這兩種觀點進行有機融合——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了解自己社會身份的基礎(chǔ)上,做到對于社會身份的揚棄——我們不僅要確認身份,了解到我們應該做什么,更應該拒絕社會身份,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還可以對這兩方面展開方法論的反思和總結(jié)——在當下,拒絕自己的社會身份,讓自己不被社會身份所綁架,在社會身份兌換的前提下最大化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最好的選擇。立意:1.認同我自己,做社會需要的人。2.超越我自己,保持獨立精神。3.社會中認同自己,在精神上超越自己。
同類資料
更多
上海市浦東區(qū)2022屆高三語文一模試題(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