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統(tǒng)編版(2019)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
ID:28058 2021-09-15 1 3.00元 12頁 32.26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2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新教材】統(tǒng)編版(2019)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世紀初,中國興起了新一輪的投資熱和出口熱,民族工業(yè)呈現(xiàn)“短暫的春天”。有史學家稱之為“繼洋務運動之后的第二次工業(yè)化浪潮”。這兩次工業(yè)化浪潮的出現(xiàn)都(  )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動B.由國際環(huán)境變化決定C.促進了政治體制的轉變D.承擔了民主革命的重任2.辛亥革命期間,多數(shù)省份以“和平光復”的形式脫離清政府而成為革命政權,有學者稱之為“廉價革命”。這一革命形式(  )A.直接導致了清政府的覆滅B.增加了反封建斗爭的難度C.促成了南京臨時政府成立D.奠定了后來軍閥割據(jù)基礎3.“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謂、廢跪拜”是民國成立后在以下哪個方面的表現(xiàn)(  )A.思想潮流的演進B.社會生活的變遷C.科技文化的發(fā)展D.新式教育的發(fā)端4.毛澤東在談及學生時代喜愛閱讀的一份出版物時說:“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边@份出版物應該是(  )A.《時務報》B.《新青年》C.《民報》D.《申報》5.“要以民主與科學的標準挑戰(zhàn)中國的政治與思想傳統(tǒng)……所有習俗、制度、風俗、圣賢教訓都應重新被評估”。提出上述主張的是(  ) A.資產階級維新派B.資產階級革命派C.新文化運動倡導者D.無產階級革命派6.《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臨時大總統(tǒng)提出法律案及發(fā)布命令時,須有國務員副署簽字才能生效。其直接目的在于(  )A.牽制總統(tǒng)權力B.防止內閣專權C.維護共和體制D.維護法律尊嚴7.“中日民四條約”是依據(jù)“二十一條”經過多次談判確定的最終修正案,內容包括《關于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及其附件與《關于山東省之條約》及其附件。該條約簽于(  )A.1912年B.1914年C.1915年D.1916年8.“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這一歷史性判斷應主要基于孫中山(  )①創(chuàng)立了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 ②提出了“三民主義”革命理論?、郯盐洳鹆x作為革命的開端 ④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人類精神和文化至少經歷兩次偉大的覺醒,第一次在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間……第二次以啟蒙運動為標志,首先發(fā)生在18世紀的西歐,然后向世界各地傳播開來?!痹谶@“兩次偉大的覺醒”中,中國的代表人物有(  )①孔子 ②徐光啟?、埸S宗羲?、荜惇毿鉇.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10.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向袁世凱作出了妥協(xié)。這一妥協(xié)(  )A.加速清朝統(tǒng)治覆滅B.加快中國獨立步伐C.鞏固民主共和政體D.推進近代化進程11.“□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其中□處應該是(  ) A.洋務運動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新文化運動12.19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guī)定禁止使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詞,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B.保證民族語言的純潔性C.反對向西方學習D.維護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13.一位英國外交官描繪道:“駐在南京的浙江部隊,用很特殊的方式來慶祝孫文博士當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白天,他們的隊伍帶著剪刀做武器,在各個主要街道上游行,對他們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著辮的中國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辮子?!边@反映了當時“剪辮”(  )A.實現(xiàn)了社會上移風易俗B.破除了封建守舊思想C.體現(xiàn)了人人平等的觀念D.具有明顯的政治色彩14.1913年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爆發(fā),袁世凱政權查禁報刊,全國報刊由1912年的500家減少到139家,而同時期《孔教會雜表》《孔圣志》等“應運而起”。這一現(xiàn)象主要反映了(  )A.控制輿論為復辟造勢B.輿論自由被破壞C.新舊思想的激烈沖突D.“尊孔復古”是時代所趨15.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袁世凱復辟帝制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強大武力作為后盾B.違背社會進步潮流C.失去帝國主義的支持D.民主革命派的反對16.孫中山晚年指出“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內既不能謀各省之統(tǒng)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認”。據(jù)此他認為(  ) A.外國勢力的干涉導致護法失敗B.軍閥割據(jù)阻礙了政治民主的進程C.經濟發(fā)展不平衡阻礙民主進程D.不平等條約體系影響國家的發(fā)展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17題13分,18題14分,19題13分,20題12分,共52分)17.以下為1912年5月孫中山與香港《士蔑西報》記者的一段談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訪員曰:先生讓總統(tǒng)之位與袁世凱,是由于個人之意乎?抑以為如此更換更有益于國家乎?孫曰:兩者皆是,因袁君鼓動共和久矣?!秾O中山全集》第二卷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孫中山所答內容的認識。18.人的解放說到底是思想的解放,思想解放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廢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簡⒊蹲兎ㄍㄗh》 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東西各國,皆行此政體,故人君與千百萬之國民,合為一體,國安得不強?……伏乞上師堯舜三代,外采東西強國,立行憲法,大開國會,以庶政與國民共之,行三權鼎立之制,則中國之治強,可計日待也?!涤袨椤墩埗楅_國會折》材料二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位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惇毿恪丁葱虑嗄辍当局咀锇钢疝q書》材料三 一部中國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沖突交匯的歷史,就是傳統(tǒng)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下,向近代文化過渡轉變的歷史,也就是傳統(tǒng)與西化相斥相納的歷史?!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1)材料一中梁啟超認為變法圖強的根本問題是什么?康有為提出了什么政治建議?(2)材料二中掀起的運動,前期樹立的兩面旗幟是什么?這場運動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根據(jù)材料三談談對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八九年間,又有人創(chuàng)新文學之論,謂著書宜即用現(xiàn)在的口語。于是白話文大為風行。此事于教育亦是很有利的。但其功用還不止此。因為文學思想,本是人人所同具。但是向來民眾所懷抱的感想,因限于工具,無從發(fā)表,而埋沒掉的很多。從白話文風行以來,此弊亦可漸漸革除了”?!獏嗡济恪吨袊ㄊ贰凡牧隙 靶挛幕\動開始后,白話文成為時尚,部分教科書改為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白話文用民眾通行的語言講述新時代的思想,代表著進步和未來,是新文化的標志。大量白話文教科書的產生,是民國時期教科書走向成熟的標志”。而學者們還編寫了很多書信,如1920年的《白話書信》,就展現(xiàn)了國民新的倫理精神和規(guī)范,包括男女(同學)平等、婚戀自由、個人主義等等?!幾越九蟆段捏w、國體與國民:近代白話書寫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有人創(chuàng)新文學之論”的內容及其主要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文的關系。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法令1912年簡介1月頒布《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權限》,規(guī)定中央行政機構的設置及職權3月公布《南京府官制》,改革了地方行政機關的模式3月頒布《大總統(tǒng)令內務、司法部通飭所屬禁止體罰文》,禁止刑訊逼供3月頒布《大總統(tǒng)通令開放蛋戶(水上居民)惰民等許其一體享有公權私權文》,規(guī)定各戶人等均享有公民權利3月頒布《商業(yè)銀行暫行則例》,鼓勵興辦實業(yè),鼓勵華僑回國投資3月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禁用前清各書通告各省電文》等法令,獎勵女學,規(guī)定教科書內容務須合乎共和國宗旨——摘編自張晉藩主編《中國法制史》(1)根據(jù)材料,概括說明南京臨時政府立法活動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南京臨時政府立法活動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A【解析】洋務運動是清政府內部的洋務派為了維護清朝統(tǒng)治而開展的自救運動,民族工業(yè)“短暫的春天”得益于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政策的推動,故A項符合題意。2.B3.B4.B5.C6.A【解析】材料“臨時大總統(tǒng)提出法律案及發(fā)布命令時,須有國務員副署簽字才能生效”體現(xiàn)的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的責任內閣制的內容,其直接目的在于防止總統(tǒng)獨裁,故選A項。7.C 8.B【解析】根據(jù)材料“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并結合所學可知,孫中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全國性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從此中國革命有了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①正確;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闡發(fā)了“三民主義”,中國革命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②正確;1894年孫中山創(chuàng)辦興中會是其革命的開端,而不是“武昌起義”,③錯誤;1912年3月為限制袁世凱,維護民主共和,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正確。故選B項。9.B【解析】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要注意題干的時間,在這“兩次偉大的覺醒”中,中國的代表人物有①孔子④陳獨秀。徐光啟和黃宗羲都是明朝時期的人物,不符合題意,故選B項。10.A【解析】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向袁世凱作出了妥協(xié),孫中山以“推翻清帝,實行共和”為條件讓位給袁世凱,加速了清朝統(tǒng)治覆滅,故選A項;B、C兩項與史實不符;D項夸大了這一妥協(xié)的作用,排除。11.D 【解析】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選項D符合題意。12.D【解析】1903年正值清末“新政”期間,作為官方文件的《奏定學堂章程》禁止使用的這些新名詞從側面反映了此時民主革命思潮高漲,清政府統(tǒng)治面臨危機的社會現(xiàn)實。而清政府此舉的目的在于維護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進而維護清朝統(tǒng)治,D項正確。此時社會上傳播的主要是革命思想,排除A項;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13.D【解析】材料“駐在南京的浙江部隊,用很特殊的方式來慶祝孫文博士當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說明是辛亥革命時期,此時剪辮子是與清政府的決裂,具有革命的政治色彩,故D項正確。辛亥革命促進了社會風俗的變遷,不是實現(xiàn)了社會上移風易俗,故A項錯誤;剪辮子這一舉措并不能破除封建守舊思想,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xiàn)人人平等的觀念,故C項錯誤。14.A【解析】袁世凱政權查禁報刊,同時期《孔教會雜表》《孔圣志》等“應運而起”,說明袁世凱控制全國輿論,宣傳孔孟思想,為其復辟帝制造勢,故選A項。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無法體現(xiàn)新舊思想的激烈沖突,排除C項;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尊孔復古”是逆流,排除D項。15.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袁世凱復辟帝制,再次推行封建專制,不得人心,違背了社會發(fā)展潮流,最終失敗,故B項正確。袁世凱有北洋軍閥作為武力后盾,排除A項;辛亥革命后,帝國主義列強緊密配合袁世凱,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項。16.B 【解析】材料“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說明軍閥割據(jù)不利于中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B項正確。護法失敗主要是因為軍閥之間相互勾結破壞導致的,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對民主進程的阻礙,排除C項;材料與不平等條約體系無關,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17題13分,18題14分,19題13分,20題12分,共52分)17.建立共和是孫中山個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了早日結束南北對峙,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和建立共和,孫中山不計個人得失,讓位于袁世凱,反映了孫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質。民主共和是歷史的潮流,袁世凱為了篡奪革命果實,實行假共和真專制。孫中山對袁世凱的本來面目認識不清,這體現(xiàn)出孫中山的政治局限性。【解析】本題可從孫中山為追求民主共和而讓出總統(tǒng)之位的高尚品質方面和未看清袁世凱假共和、真專制的本來面目的局限性等方面分析作答。18.(1)問題:變革政治體制(或變官制)。建議:立憲法;開國會;實行三權分立;實行君主立憲。(2)旗幟:民主與科學。作用:猛烈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3)歷程:器物——制度——思想。認識:傳統(tǒng)文化受到西方近代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在與西方文化的沖突中逐漸近代化。【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一“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得出是變革官制。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一“伏乞上師堯舜三代,外采東西強國,立行憲法,大開國會,以庶政與國民共之,行三權鼎立之制,則中國之治強,可計日待也”得出立憲法,開國會,實行三權分立,實行君主立憲。第(2)問,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旗幟是民主與科學。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二“鬧了多少事……可以救治……一切的黑暗”得出猛烈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第(3)問,第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得出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三“向近代文化過渡轉變的歷史,也就是傳統(tǒng)與西化相斥相納的歷史”得出傳統(tǒng)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在與西方文化的沖突中逐漸近代化。19.(1)內容:用口語書寫,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 主要原因:民國初年,專制和愚昧束縛著國民的頭腦,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想要以民主和科學來反對國粹和舊文學,便不得不采用新文學。(2)新文化運動本身也是一場以白話文為武器的文學革命。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而白話文也有助于教育的普及,進而促進民主、平等等新道德的產生,從根本上有利于新文化運動思想啟蒙的展開和深化。【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一“創(chuàng)新文學之論,謂著書宜即用現(xiàn)在的口語”可以得出用口語書寫,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一“向來民眾所懷抱的感想,因限于工具,無從發(fā)表,而埋沒掉的很多”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即可。第(2)問,根據(jù)材料二“部分教科書改為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用民眾通行的語言講述新時代的思想”“1920年的《白話書信》,就展現(xiàn)了國民新的倫理精神和規(guī)范”等并結合所學,回答即可。20.(1)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符合時代潮流,貫徹了民主自由的時代精神;立法與反封建革命相聯(lián)系。(2)改革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機關,體現(xiàn)了政治民主化的趨向;在法律上保護公民的權利與自由,體現(xiàn)了平等自由的理念;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教育的近代化;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任答三點)【解析】第(1)問,可從法律涉及的領域和民主、反封建的角度思考作答。第(2)問,結合法令內容一一分析其帶來的影響,如“規(guī)定各戶人等均享有公民權利”體現(xiàn)了平等自由精神;“鼓勵興辦實業(yè),鼓勵華僑回國投資”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等等。
同類資料
更多
【新教材】統(tǒng)編版(2019)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