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信陽市商城縣馮店一中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含解析)
ID:59889 2021-11-02 1 3.00元 25頁 141.66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15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20-2021學年信陽市商城縣馮店一中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0分)1.下有關說中錯誤的是(????)A.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屬于物理變化B.催化劑一定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C.干電池放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D.堆肥腐熟屬于緩慢氧化,能放熱2.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A.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也一定是化合反應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微粒,但不帶電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氧氣和氫氣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所以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3.圖是小明整理的與氧氣化學性質有關的部分筆記,他歸納了以下四點,其中不合理的是(????)A.都會放出熱量B.都是氧化反應C.都是化合反應D.都生成了氣體4.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不完全正確的是(????)A蠟燭燃燒B實驗操作安全常識火焰三層--外焰、內焰、焰心溫度最高--外焰熄滅蠟燭時的白煙--石蠟不可以將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氣味不可觸摸藥品和品嘗味道停止加熱時,要用嘴吹滅酒精燈C測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成功關鍵D加熱時試管破裂原因裝置--氣密性好藥品(紅磷)--足量打開彈簧夾時機--裝置冷卻加熱前--沒有給試管預熱加熱時--試管外壁沾有水珠加熱后--立即用冷水沖洗A.AB.BC.CD.D 5.進入高原地區(qū),密封的包裝袋會自己鼓起,因為袋內氣體分子(????)A.質量增大B.間隔增大C.體積增大D.個數(shù)增多6.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2018年我國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如將秸稈加工成飼料B.節(jié)約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過菜的水澆花C.養(yǎng)成將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如廢舊報紙回收利用D.過度施用農藥化肥提高產量,如噴灑過量農藥殺蟲7.化學學習者常用化學思維去認識和理解世界。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變化與守恒:依據(jù)化學方程式X+2O2-?點燃??2CO2+2H2O,可推測X的化學式為C2H4OB.模型與推理: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變化,則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C.宏觀與微觀:CO和CO2雖然元素組成相同,但二者性質不同,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D.探究與創(chuàng)新:探究氧化銅是否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設計實驗證明氧化銅能否改變反應速率即可8.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U型管內的液體向左移動,說明硝酸銨溶于水需要吸熱B.燒杯b中的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分子不斷運動C.托盤天平向右偏,說明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D.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的著火點低 9.我國神舟十一號飛船發(fā)射成功,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氫和液氧,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液氫是由原子構成的B.液氫和液氧的燃燒不會產生霧霾C.液氧的作用是支持液氫燃燒D.氫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10.蘇州的“碧螺春”享譽全國.“碧螺春”茶葉中的單寧酸具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單寧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一個單寧酸分子是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C.單寧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57:23D.單寧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11.鉻鐵礦的主要成分是亞鉻酸亞鐵,化學式為FeCr2O4,其中鉻元素的化合價是(????)A.+2價B.+3價C.+5價D.+6價12.一定質量的鐵粉和鋅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硫酸銅溶液質量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溶液一定呈藍色B.此時固體有三種金屬C.鋅粉一定反應完了D.此時溶液中硫酸鋅的質量一定小于硫酸亞鐵13.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因此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鎂原子和鎂離子的質子數(shù)相同,因此它們都屬于鎂元素C.水和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因此兩者的化學性質相同D.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因此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14.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純凈物不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B.質子數(shù)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同種元素的原子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shù)不一定發(fā)生變化 15.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甲所示,圖乙表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的信息告訴我們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1?克B.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能與?O2?反應生成?Li2OC.x=8?時,圖乙表示的是氬氣的結構示意圖D.x=7?時,圖乙所示的原子所構成的分子不具有毒性16.鍶原子鐘利用鍶原子振動極度一致的自然屬性,科學家制造出了世界最精確的時鐘。在元素周期表中,鍶元素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子序數(shù)為38B.是非金屬元素C.元素符號為SrD.相對原子質量是87.617.漫步在校園中,你能聞到花朵散發(fā)出來的花香,這是因為(????)A.分子質量很小B.分子間有間隔C.分子不斷運動D.分子體積小18.對于化學方程式C+O2→點燃CO2表示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A.在點燃的條件下,碳和氧氣生成了二氧化碳B.碳加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能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D.每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化合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19.燒烤在煙熏、烘烤并發(fā)生焦糊過程中,高活性致癌劑苯并芘(C20H20)的含量比普通食物增加約10~20倍,對苯并芘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它由碳、氫兩種原子構成B.它含有6個氫分子C.它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D.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5:320.在物質混合、反應等過程中,存在著“1+1≠2”的有趣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下列各種混合或反應過程中,“1+1”等于“2”的是(????)A.1mL酒精和1mL水混合后的總體積B.1g金屬鐵和1g稀鹽酸反應后溶液的質量C.1g氫氧化鈉溶液和1g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質量D.1g飽和食鹽水中加入1g食鹽后,所得溶液的質量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0分)21.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請用元素符號、化學式或簡要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1)3個鈉原子______,(2)2個氫分子______,(3)硫酸根離子______,(4)KI______,(5)3Cu2+中的“3”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6)S可表示______,______(寫出兩種即可)。22.我們學習了化學就要用化學的視角來看待身邊的物質.請你寫出一種你最熟悉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它屬于______(填“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你所知道它的一條性質是______,因此可用作______.23.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試根據(jù)圖示回答相應問題。(1)銥元素屬于______(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在一個銥原子中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______。(3)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24.硅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元素,其氧化物SiO2是制造玻璃、石英玻璃、水玻璃、光導纖維、電子工業(yè)的重要部件、光學儀器、工藝品和耐火材料的原料。實驗室裝有氫氧化鈉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溫下,氫氧化鈉與玻璃中SiO2緩慢反應生成硅酸鈉(Na2SiO3),會使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1)H2SiO3讀作,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2)寫出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硅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3)工業(yè)上用石英(主要成分為SiO2)制備粗硅的反應為:SiO2+2C?-?高溫??Si+2R↑,則R的化學式為______。25.(6分)化學用語是最簡明、信息豐富、國際通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①2個水分子?????????;??????②3個氫氧根離子?????????????????????;③5個硫酸根離子??????????;?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價??????????;⑤氯氣??????????;???????????⑥銀??????????;26.“五?一”節(jié)到了,小冬和爸爸登山游玩,他親身體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面料成份棉??????65%滌綸???30%氨綸???5%(1)媽媽為他準備了雞蛋、黃瓜、面包和礦泉水等食物,其中富含糖類的是______. (2)為了方便出行,小冬穿的是運動裝.右圖是上衣標簽的部分內容,其中屬于天然纖維的是______.(3)旅途中,小冬沒有隨意丟棄用過的塑料袋,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減少“______污染”.(4)小冬看到山腳下有一條小溪,他想知道溪水是硬水還是軟水,于是,他取樣后帶回家,進行了檢驗,方法是向其中加入______.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5.0分)27.氯化鈉不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請計算:(1)氯化鈉中鈉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填最簡整數(shù)比).(2)若要配制1000g0.9%的氯化鈉溶液,需要______g氯化鈉,______g水.(3)已知在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20℃時,將40g氯化鈉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精確到0.1%)28.書寫下列方程式(1)鎂條燃燒______。(2)雙氧水制氧氣______。(3)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______。29.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現(xiàn)象:(1)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約為3×10-26?kg說明______(2)訓練有素的警犬,能夠利用罪犯留下的氣味,順藤摸瓜,抓到罪犯說明______(3)氣體可壓縮存于鋼瓶中說明______(4)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說明______30.有一種白色固體A?與一種黑色粉末B混合加熱,能產生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C.黑色固體D在無色氣體C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E;黃色固體F在C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且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G.(1)試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B______?????E______?????F______(2)分別寫出①A與B混合加熱;②F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分別屬于何種基本反應類型.①______;屬于______反應②______;屬于______反應.四、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0分)31.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氣體制備、凈化、干燥、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儀器(組裝實驗裝置時,可重復選擇儀器),某化學小組的同學欲利用其進行下列探究實驗。 (1)若用鋅粒和稀硫酸為原料,在實驗室中制備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氫氣。①所選儀器裝置的連接順序為(填寫裝置序號字母)______。②請寫出裝置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為了打贏湖北保衛(wèi)戰(zhàn)、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約4萬名建設者日夜塵戰(zhàn),與病毒競速,創(chuàng)造了10天左右時間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傳染病醫(yī)院的“中國速度”!醫(yī)院在建造過程中用到了HDPE膜,HDPE膜具有極好的抗沖擊性和防潮性。若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制取氧氣,并對HDPE膜組成元素進行分析探究(經查閱資料得知HDPE膜主要含C、H兩種元素)所選儀器按“A-B1-D-B2-C-堿石灰干燥管”的順序連接(B1、B2為濃硫酸洗氣瓶),實驗前檢驗裝置氣密性。使一定質量的該樣品在氧氣中充分燃燒,觀察現(xiàn)象,收集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假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都充分反應)。試回答下列問題:①儀器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②儀器D的玻璃管中樣品充分燃燒后,測得儀器C質量增加8.8g,則該試樣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______g。③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B1,這樣測算出的HDPE膜樣品中氫、碳兩元素質量之比與實際值比較將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32.結合下列化學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的名稱:a______。(2)若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改進的地方是______,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 (3)實驗室常用B裝置制取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4)實驗室常用裝置C代替裝置B制取氣體,裝置C的優(yōu)點是______。(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裝置G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_(填“①”或“②”)端進入。(6)甲烷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 參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A、因為液氧與液氮的沸點不同,所以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故正確;B、由催化劑的概念可知,催化劑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一定是加快反應速率,故錯誤;C、干電池放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正確;D、堆肥腐熟屬于緩慢氧化,能放熱,故正確;故選:B。A、根據(jù)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的原理解答;B、催化劑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變二不變”,一變是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不變是指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保持不變;C、根據(jù)能量的轉化分析;D、根據(jù)緩慢氧化解答即可.本題考查了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使我們熟練掌握催化劑的特點是解題關鍵.2.答案:C解析:解:A、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但不一定是化合反應,如甲烷在點燃時與氧氣反應生成了兩種物質,不屬于化合反應,故A錯誤;B、單質是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因此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而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種元素,故B錯誤;C、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微粒,但不帶電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帶電,故C正確;D、構成物質的粒子除了分子,還有原子和離子,故D錯誤。故選:C。A、根據(jù)氧化反應的含義進行解答;B、根據(jù)單質的含義進行解答;C、根據(jù)不帶電的粒子還有中子進行解答;D、根據(jù)構成物質的粒子進行解答. 本題考查類推法的應用,學生應能根據(jù)不同知識的特點類推,不能盲目類推,并注意知識點與方法的有機結合,做到具體問題能具體分析.3.答案:D解析:解:A.都是燃燒,都會放出熱量,故正確;B.物質與氧發(fā)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屬于氧化反應,所以這三個反應均屬于氧化反應,故正確;C.都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都是化合反應,故正確;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固體,故錯誤。故選:D。根據(jù)氧氣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的概念、反應的現(xiàn)象來分析解答。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分類、氧化反應的概念、化學方程式的意義,難度不大。4.答案:B解析:解:A、酒精燈的火焰分外焰、內焰、焰心三層,外焰溫度最高,熄滅蠟燭時的白煙是石蠟蒸氣遇冷凝成的石蠟小顆粒,故A不符合題意;B、不可以將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氣味、不可以觸摸藥品和品嘗味道、停止加熱時,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而是用燈帽蓋滅,故B符合題意;C、測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成功關鍵:裝置氣密性好、藥品(紅磷)足量、打開彈簧夾時機裝置冷卻,故C不符合題意;D、加熱時試管破裂原因:加熱前沒有給試管預熱、加熱時試管外壁沾有水珠、加熱后立即用冷水沖洗,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A、根據(jù)酒精燈火焰的結構進行解答;B、根據(jù)實驗室藥品的原則進行解答;C、根據(jù)測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注意事項進行解答;D、根據(jù)試管加熱的注意事項進行解答。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5.答案:B解析:解:A.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包裝會鼓起,是因為壓強減小,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而不是質量增大,故選項錯誤。 B.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包裝會鼓起,是因為壓強減小,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項正確。C.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包裝會鼓起,是因為壓強減小,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而不是體積增大,故選項錯誤。D.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時,包裝會鼓起,是因為壓強減小,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而不是個數(shù)增加,故選項錯誤。故選:B。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环肿又g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6.答案:D解析:解:A、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如將秸稈加工成飼料,可以防止空氣污染,故做法正確;B、節(jié)約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過菜的水澆花,故做法正確;C、養(yǎng)成將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可以節(jié)約資源,如廢舊報紙回收利用,故做法正確;D、過度施用農藥化肥易造成水污染,應合理使用,故做法錯誤。故選:D。A、根據(jù)防止空氣污染的措施解答;B、根據(jù)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解答;C、根據(jù)垃圾分類處理的好處解答;D、根據(jù)過度施用農藥化肥易造成水污染解答。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考題在中考中經常出現(xiàn)。7.答案:C解析:解: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后碳原子是2個,反應前應該是2個,包含在X中,反應后氧原子是6個,反應前應該是6個,其中2個包含在X中,反應后氫原子是4個,反應前應該是4個,包含在X中,X的化學式是C2H4O2,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例如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分解反應,化合價發(fā)生變化,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CO和CO2雖然元素組成相同,但二者性質不同,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該選項說法正確; D、探究氧化銅是否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設計實驗證明氧化銅能否改變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改變,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瘜W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瘜W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8.答案:C解析:解:A、實驗過程中,硝酸銨溶液吸熱,導致錐形瓶中的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U型管內的液體向左移動,該選項說法正確;B、燒杯b中的酚酞試液變紅色,是因為濃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運動到b中時,和其中的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顯堿性,從而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因此能夠說明分子不斷運動的,該選項說法正確;C、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托盤天平向右偏,是因為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擴散到了空氣中,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白磷和紅磷都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的著火點低,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A、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B、微觀粒子是不斷運動的;C、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D、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二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9.答案:A解析:解:A、液氫是液態(tài)的氫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B、液氫和液氧反應生成水,無污染,不會產生霧霾,故選項說法正確。C、液氧能支持燃燒,液氧的作用是支持液氫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jù)元素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不同,氫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A、根據(jù)液氫是液態(tài)的氫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進行分析判斷.B、液氫和液氧反應生成水,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jù)液氧能支持燃燒,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jù)元素是質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進行分析判斷.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氫氣具有可燃性、氧氣能支持燃燒、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0.答案:C解析:解:A.由單寧酸的化學式C76H52O46可知,它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正確;B.由單寧酸的化學式C76H52O46可知,一個單寧酸分子是由76根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的,故正確;C.單寧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76):(16×46)≠57:23,故錯誤;D.單寧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76):(1×52):(16×46)=912:52:736,可見其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故正確。故選:C。A.根據(jù)化學式的意義來分析;B.根據(jù)分子結構來分析;C.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D.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質量分數(shù)比較的方法來分析.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1.答案:B解析:解:亞鉻酸亞鐵中鐵顯+2,氧顯-2價,設鉻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2)+2x+(-2)×4=0,則x=+3。故選:B。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結合物質的化學式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能力。12.答案:C解析:根據(jù)鋅比鐵活潑,鐵比銅活潑,一定質量的鐵粉和鋅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時,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進行分析。 要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分析實驗,氫前邊的金屬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但氫后邊的金屬不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前邊的金屬會把后邊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由Zn+CuSO4=ZnSO4+Cu???Fe+CuSO4=FeSO4+Cu????65????160????161????64???56???160?????152?????64可知,當有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時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質量增加1份,當有56份質量的鐵完全反應時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質量減小8份;當有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時生成161份質量的硫酸鋅,當有56份質量的鐵完全反應時生成152份質量的硫酸亞鐵;A、當鋅的質量恰好是鐵的65×856倍,并且都恰好和硫酸銅反應時,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硫酸銅溶液質量相等,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鋅和硫酸亞鐵,溶液是淺綠色的,故A錯誤;B、由A中分析可知,當鋅的質量恰好是鐵的65×856倍,并且都恰好和硫酸銅反應時,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硫酸銅溶液質量相等,此時固體只有銅,故B錯誤;C、若使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硫酸銅溶液質量相等,鋅和鐵必須都和硫酸銅反應,因為鋅比鐵活潑,只有當鋅完全反應后,鐵才能夠和硫酸銅反應,因此鋅粉一定反應完了,故C正確;D、當有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時生成161份質量的硫酸鋅,當有56份質量的鐵完全反應時生成152份質量的硫酸亞鐵,如果溶液的質量與反應前硫酸銅溶液質量相等,說明鋅的質量恰好是鐵的65×856倍,此時溶液中硫酸鋅的質量一定大于硫酸亞鐵,故D錯誤。故選C。??13.答案:B解析:解:A、構成物質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也可以是原子,如構成金屬的是原子,故錯誤;B、元素的種類取決于質子數(shù),所以鎂原子和鎂離子的質子數(shù)相同,則它們都屬于鎂元素,故正確;C、水和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是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而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所以兩者的化學性質不相同,故錯誤;D、單質是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例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故選:B。A、根據(jù)構成物質的微粒進行分析;B、根據(jù)元素的種類取決于質子數(shù)進行解答;C、根據(jù)水和過氧化氫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是構成的分子不同進行解答; D、根據(jù)單質的概念進行分析。應抓住概念的要點來判斷物質的類別,了解常見物質的組成。14.答案:B解析:解:A、純凈物不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也可能由原子或離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B、同種元素的粒子質子數(shù)一定相同,但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種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選項說法正確。D、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分子的個數(shù)可能會發(fā)生改變,也可能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A、根據(jù)構成物質的粒子進行分析判斷。B、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或離子,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jù)單質的概念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判斷。本題難度不大,掌握質量守恒定律、單質的特征、構成物質的粒子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5.答案:B解析:解:A、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1,單位不是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鋰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能與?O2?反應生成?Li2O,故選說法正確;C、x=8?時,圖乙表示的是得到1個電子形成的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x=7?時,表示氯原子,氯原子結合形成的氯氣有毒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數(shù),右上角是元素符號,中間是元素名稱,下面是相對原子質量;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單位不是g;一般情況下,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大于4的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的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第一層也是最外層時,達到2個電子也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要注意理解和應用。 16.答案:B解析:解:A、由小格中左上角的數(shù)字為38,則可知其原子序數(shù)為38,說法正確;B、由小格中的信息可知,該元素為鍶元素,名稱中的偏旁部首為“金”,屬于金屬元素,則說法不正確;C、由小格中右上方的符號可知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為Sr,說法正確;D、由小格中名稱下方的數(shù)字可知,其相對原子質量為87.6,說法正確;故選:B。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小格來分析元素的名稱、符號、原子序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等。本題較簡單,考查學生對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小格中的信息的認識,學生應熟悉不同位置的數(shù)字的含義,能根據(jù)名稱來判斷元素的類別。17.答案:C解析:解:漫步在校園中,你能聞到花朵散發(fā)出來的花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C。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8.答案:B解析:解:A、該反應可表示:在點燃的條件下,碳和氧氣生成了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B、在反應中“+”讀作“和”,“=”讀應作“生成”,故選項讀法錯誤。C、該反應可讀作: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能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D、從微觀上,每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化合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shù)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但要注意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 本題難度不大,化學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學用語之一,掌握化學方程式的含義、了解方化學程式的讀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9.答案:C解析:解:A.苯并芘是由苯并芘分子構成的,故A錯誤;B.苯并芘中不含有氫分子,故B錯誤;C.苯并芘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C正確;D.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0):(1×20)=12:1,故D錯誤。故選:C。本題考查化學式的計算,元素只適用于宏觀,要注意理解。20.答案:C解析:解:A、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1mL酒精和1mL水混合后溶液總體積小于2mL,A錯誤;B、物質混合若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或氣體,則所得溶液質量會小于反應前物質質量之和,1g金屬鐵和1g稀鹽酸反應后產生氫氣逸出,所以溶液的質量小于2g,B錯誤;C、1g氫氧化鈉溶液和1g醋酸溶液混合后二者發(fā)生化學反應,既沒沉淀產生也沒氣體產生,所有物質都在溶液中,因此溶液的質量等于2g,C正確;D、飽和食鹽溶液中加入食鹽后不能再溶解,因此所得溶液質量仍為1g,小于2g,D錯誤.故選C.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質間相互作用時的質量關系方面的問題及對分子性質、飽和溶液概念的理解,做題時注意抓住要點,細心分析.21.答案:3Na?2H2?SO42-?碘化鉀?銅離子的個數(shù)為3?一個銅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硫元素?一個硫原子(或硫)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個鈉原子表示為:3Na。(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2個氫分子可表示為:2H2。(3)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硫酸根離子可表示為:SO42-。(4)KI從右向左讀,讀作碘化鉀。(5)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的個數(shù),3Cu2+中的“3”表示表示銅離子的個數(shù)為3,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2+”表示一個銅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6)硫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可表示硫元素,表示一個硫原子,還能表示硫這一純凈物。故答案為:(1)3Na;(2)2H2;(3)SO42-;(4)碘化鉀;(5)銅離子的個數(shù)為3;一個銅離子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6)硫元素;一個硫原子(或硫)。(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4)化合物化學式的讀法:一般是從右向左讀,讀作“某化某”或“某酸某”等。(5)標在離子符號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的個數(shù),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6)金屬、大多數(shù)固體非金屬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它們的元素符號,既能表示一個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一種物質。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原子符號、分子符號、化學式、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離子符號與化合價表示方法的區(qū)別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22.答案:CO2?氧化物?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滅火解析:解: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學式為CO2.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且其一種是氧元素,因此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由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因此可以用來滅火.故答案為:CO2;氧化物;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滅火.本題有很大的開放性,物質可任意選擇,只要能正確寫出該物質的化學式的物質都可以進入選擇范圍.本題難度不大,只有熟悉常見物質的名稱、組成、化學式的寫法、類別和性質,才能正確解答本題.23.答案:金屬?77?192.0 解析:解:(1)銥元素屬于金屬元素。故填:金屬。(2)在一個銥原子中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77。故填:77。(3)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2.0。故填:192.0。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除汞外,金屬元素的名稱都帶金字旁,非金屬元素的名稱不帶金字旁;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單位不是g。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要注意理解和應用。24.答案:+4;2NaOH+SiO2=Na2SiO3+H2O;CO解析:解:(1)偏硅酸(H2SiO3)中,氫元素化合價是+1,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2)二氧化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粘性的硅酸鈉,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NaOH=Na2SiO3+H2O;(3)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O2+2C-?高溫??Si+2R↑,反應前Si、O、C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依次為1、2、2,而反應后Si、O、C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依次為1、0、0,所以在物質R的2個分子中應含有2個O原子和2個C原子,則每個R分子由1個C原子和1個O原子構成;則物質R的化學式為CO。故填:(1)+4;(2)2NaOH+SiO2=Na2SiO3+H2O;(3)CO(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2)二氧化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粘性的硅酸鈉;(3)根據(jù)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沒有增減,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生成物R的分子構成及化學式。本題難度不大,可依據(jù)已有的知識解答。25.答案:①2H2O②3OH- ③5SO42-④⑤Cl2⑥Ag解析: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2個水分子可表示為:2H2O?.②③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3個氫氧根離子可表示為:3OH-;5個硫酸根離子可表示為:5SO42-.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顯+5價;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shù)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可表示為:?.⑤氯氣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寫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數(shù)的數(shù)字,其化學式為:Cl2.⑥銀是金屬,由原子構成,化學式為Ag.26.答案:面包?棉?白色?肥皂水,如果產生的泡沫較多,是軟水,如果產生的泡沫很少或不產生泡沫,是硬水解析:解:(1)雞蛋、黃瓜、面包和礦泉水等食物中,富含糖類的是面包.故填:面包.(2)棉屬于天然材料,滌綸、氨綸屬于合成材料.故填:棉.(3)小冬沒有隨意丟棄用過的塑料袋,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減少白色污染.故填:白色.(4)想知道溪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以用肥皂水檢驗,方法是:向溪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產生的泡沫較多,是軟水,如果產生的泡沫很少或不產生泡沫,是硬水.故填:肥皂水,如果產生的泡沫較多,是軟水,如果產生的泡沫很少或不產生泡沫,是硬水. (1)米、面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2)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3)白色污染通常是指塑料污染;(4)用肥皂水可以檢驗水的軟硬.硬水和軟水從外觀上看沒有區(qū)別,因為硬水和軟水是根據(jù)水中含有鈣離子、鎂離子的多少劃分的,因此檢驗軟水和硬水只能通過化學方法進行.27.答案:46:71?9?991解析:解:(1)氯化鈉中,鈉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比為:23:35.5=46:71;(2)配制1000g0.9%的氯化鈉溶液所需的溶質的量是1000g×0.9%=9g,所以需水的質量是1000g-9g=991g;(3)已知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那么可以推知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是36g;現(xiàn)在將40g氯化鈉放入100g水中,顯然不可能完全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36g100g+36g×100%=26.5%;故答案為:(1)46:71;???(2)9;???991;?????(3)26.5%(1)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2)依據(jù)配置溶液的質量及溶質質質量分數(shù)求出溶質及溶劑的量即可;(3)根據(jù)溶解度的概念:每100克水中最多溶解溶質的量.已知20℃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那么可以推知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的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本題.此題是對溶液知識的考查,抓住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即可弄清該溶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和溶液的質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28.答案:2Mg+O2-?點燃??2MgO?2H2O2-?MnO2??2H2O+O2↑?NaOH+HCl=NaCl+H2O解析:解:(1)鎂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故填:2Mg+O2-?點燃??2MgO;(2)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氣;故填:2H2O2-?MnO2??2H2O+O2↑;(3)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填:NaOH+HCl=NaCl+H2O。根據(jù)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步驟進行書寫。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29.答案: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解析:解:(1)一滴水中大約含有1.67×1021個水分子,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約為3×10-26kg,說明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2)訓練有素的警犬,能夠利用罪犯留下的氣味,順藤摸瓜,抓到罪犯,是因為人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警犬聞到氣味。(3)氣體可壓縮存于鋼瓶中,說明分子間有間隔。(4)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是因為水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運動到空氣中去了。故答案為:(1)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2)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3)分子間有間隔;(4)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30.答案:KClO3?MnO2?CO2?S?2KClO3-MnO2△2KCl+3O2↑?分解?S+O2-?點燃??SO2?化合反應解析:解:(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E,E是二氧化碳;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因此A是氯酸鉀,B是二氧化錳;黃色固體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且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因此F是硫;故答案為:A、KClO3;B、MnO2;E、CO2;F、S;(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一變多屬于分解反應;黃色固體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是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故答案為:①2KClO3-MnO2△2KCl+3O2↑;分解反應;②S+O2-?點燃??SO2;化合反應;故本題答案為:(1)A、KClO3;B、MnO2;E、CO2;F、S; (2)①2KClO3-MnO2△2KCl+3O2↑;分解反應;②S+O2-?點燃??SO2;化合反應;(1)本題屬于推斷題,根據(jù)題目給出的信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E,E是二氧化碳;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因此D是碳,C是氧氣;白色固體A與一種黑色粉末B混合加熱,能產生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C,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因此A是氯化鉀,B是二氧化錳,C是氧氣;黃色固體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且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二氧化硫氣體,因此F是硫,G是二氧化硫.(2)反應類型有四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化合反應是多變一;分解反應是一變多;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本考點屬于物質的推斷,也考查了反應類型的判斷,本題為了確定物質的組成,通過設計的實驗步驟中不同的現(xiàn)象,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是通過對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在比較鑒別的基礎上,得出了E物質的組成.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填空題和實驗題中.31.答案:ABF?Zn+H2SO4=ZnSO4+H2↑?2H2O2-?MnO2??2H2O+O2↑?2.4?偏大解析:解:(1)①所選儀器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制取氫氣)B(干燥氫氣)F(收集氫氣)。故填:ABF。②裝置A中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2)①儀器A中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2H2O+O2↑。故填:2H2O2-?MnO2??2H2O+O2↑。②儀器D的玻璃管中樣品充分燃燒后,測得儀器C質量增加8.8g,說明反應生成了8.8g二氧化碳,則該試樣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8.8g×1244=2.4g。故填:2.4。③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B1,導致測定反應生成水的質量偏大,進一步導致計算的氫元素質量偏大,這樣測算出的HDPE膜樣品中氫、碳兩元素質量之比與實際值比較將偏大。故填:偏大。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濃硫酸能夠吸收水蒸氣;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碳氫化合物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氫氧化鈉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根據(jù)提供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32.答案:試管?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F?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①?AE或AF或AG解析:解:(1)a是試管。故填:試管。(2)若用A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故填: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3)實驗室常用B裝置制取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F。故填: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F。(4)實驗室常用裝置C代替裝置B制取氣體,裝置C的優(yōu)點是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故填: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5)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裝置G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則氣體應從①端進入。故填:①。(6)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應該用A作為發(fā)生裝置;甲烷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難溶于水的氣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填:AE或AF或AG。(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2)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為了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通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3)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4)不同的實驗裝置,優(yōu)缺點不同;(5)實驗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不需要加熱,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6)根據(jù)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及其氣體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選擇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同類資料
更多
2020-2021學年信陽市商城縣馮店一中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