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2屆新高考高三核心素養(yǎng)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互聯網時代下老師還能干些什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科技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傳統(tǒng)授課模式被顛覆,網課成為社會化學習的寵兒?;ヂ摼W確實激發(fā)了教學的潛力。一方面,數字校園建設以及“互聯網十教育”大平臺等擴展了課程資源;另一方面,互聯網也使教師可以通過更有效地“充電”,來提升備課、上課質量和互動交流頻率,讓精準教學成為現實。例如,有教師在化學課上借助互聯網AI技術,把分子構型以3D的形式展示出來,大大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然而,隨著互聯網教育的過度擴張,最近幾年,輿論場上卻出現了“教師夕陽論”“課堂無用論”的論調。比如,有人認為既然學生能夠在網絡平臺上選擇課程,甚至定制課程,那么我們就不需要教師了。還有人直言,未來網課將代替課堂,虛擬主持人將代替教師。這種對教師職業(yè)產生的質疑體現了人們對互聯網時代教師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的迷茫。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定位比較固定,教學主要的路徑體現為“書本一課堂一學生一作業(yè)”的流程。然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打破了這種模式。一方面,全國幾乎所有網民都利用手機上網,傳統(tǒng)模式難以適應互聯網時代下學生獲取知識的習慣;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需求難以被滿足,比如偏遠鄉(xiāng)村和教育相對落后地區(qū)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匱乏問題。所以,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教師的角色逐漸發(fā)生轉變:一是從學習資源的提供者變成了資源的整合者;二是從課堂的管理者變成了課堂的組織者;三是從知識的傳播者變?yōu)橹R的啟發(fā)者、學習的引導者。新角色的轉變并不意味著教師價值的降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在線學習使我們認識到,很多學生由于網絡自主性的增加,容易下意識地只關注令自己心理舒適的內容,而忽略學科本身的邏輯。同時,由于網上資源良莠不齊,許多不適合青少年的內容影響學生的自律性甚至價值觀。如果沒有教師的啟發(fā)指導,學生就像闖入玩具店的孩子,驚喜、好奇、迷茫而難有收獲?;ヂ摼W技術的發(fā)展也給教學理念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為先和人的全面發(fā)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成為考試機器人。所以,教師依然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很難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人才,也很難產生高水平的創(chuàng)新成果。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人;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要堅定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人工智能、大數據、區(qū)塊鏈等技術迅猛發(fā)展,深刻改變著人才需求、教育形態(tài),乃至教育理念。目前,我國數字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與應用水平還不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基本具備但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尚顯不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夠,高端研究和實踐人才依然短缺。在此背景下,我國需要繼續(xù)支持“互聯網十教育”計劃,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拓寬學
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教育公平。同時,我們也需要注重教師的角色和價值,發(fā)揚互聯網時代下的新教育理念,助推教育強國建設。(摘編自聶書江《做互聯網時代的“大先生”》)材料二:教育,民族之命脈;先生,教育之魂魄?!敖處熞蔀榇笙壬?,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人?!苯?,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今日之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夢之隊”的筑夢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fā)展,需要千千萬萬個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按笙壬币貞选皣笳摺??!按笙壬敝?,首在胸懷,要自覺以強烈的家國情懷觀照教育職業(yè),將其升華為國家民族復興的事業(yè),把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銘記于心,甘當人梯、甘當學生發(fā)展鋪路石?!按笙壬币闹杏袗?。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只有具備仁愛之心,以情動人、育人、化人,才能走進學生心里,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培養(yǎng)出更多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大先生”要“桶中有水”。古語云,“學不可以已”,意思是說學習是終身的、無止境的。作為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還要“長流水”。教書育人,扎實的知識功底是基礎。作為教師,知識更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緊扣時代脈搏,在自己的學科領域精耕細作、精雕細琢,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成就“大先生”,離不開良好的社會氛圍及風氣。紀檢監(jiān)察機關應主動作為,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破除“五唯”、凈化學術生態(tài)等方面加強監(jiān)督,對學術不正之風和教育領域腐敗問題堅決查處,持續(xù)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教書育人新風正氣,為更多教師做“大先生”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提供堅強紀律保障。(摘編自樂兵《做“大先生”育時代新人》)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互聯網激發(fā)了教學潛力,有助于擴展課程資源、實現精準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B.?近幾年社會輿論的諸多質疑,使得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理念都產生了迷茫。C.?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路徑、教師角色、教學理念都有所變化。D.?教師是打造“夢之隊”的筑夢人,學生要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人離不開教師的辛勤付出。2.?根據材料內容,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互聯網加持下的教師,逐漸成為學習資源的整合者、課堂的組織者、知識的傳播者和學習的引導者。B.?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教師還不具備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C.?教育關系著民族的命脈,培育學生就是培育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D.?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就要有奉獻精神、犧牲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牢記使命,彰顯擔當。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大先生”例證的一項是(??)A.?麗江華平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25年如一日,身患重病仍堅守教育第一線,幫助2000多名貧困山區(qū)女孩求知求學、走出大山。
B.?從“不想留”到“不想走”的90后特崗女教師閆子軒,扎根在河南封丘縣艱苦的鄉(xiāng)村,把知識和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傳遞給鄉(xiāng)村孩子。C.?著名實業(yè)家邵逸夫一生共捐贈內地教育超45億港幣,捐建項目超6000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圖書館、教學樓、科技樓等遍布全國。D.?新聞史學家方漢奇老師,70歲開始學電腦,84歲開始玩微博,近90歲玩微信,至今仍站在講臺上,與90后、00后交流順暢無代溝。4.?請簡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如何成就“大先生”(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趙家大少爺趙長春趙家米鋪趙老板最后悔的一件事是讓少爺去南陽讀書。那時候,“米鋪”的牌子已經換成“米行”。檀木板,寸厚,油黑;字灑金,黃澄澄,燦亮??粗@些,趙老板覺得家里得有個正經的讀書人了,就下了狠心,讓大少爺去南陽讀書。當年,袁店鎮(zhèn)還沒有誰家敢送孩子去南陽讀書,去縣上讀書的就很少。碼頭上,趙老板再三叮嚀,大少爺頻頻點頭。船遠去了,趙老板還一直盯著水流去的方向。兩年后的秋天,大少爺忽然歸來。長衫,眼鏡,一把油布雨傘,臉上少了讀書前的學生味兒,眉宇間多了分英氣。與往常站在柜臺前算賬相比,大少爺回來后多是晝伏夜出,挨家串戶,所講述的不再是米的成色、米的區(qū)別,而是男女平等、土地平均、抗日救國、財富歸勞苦大眾……不厭其煩。大少爺有些變化,但袁店鎮(zhèn)上下的人還認得他,知道他是從南陽念書回來的趙家米行大少爺。不過,對他的言行舉止,大家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陌生。接著,大少爺又做了一件事,在袁店鎮(zhèn)上下引起了一場轟動:他瞞著趙老板偷偷賣掉了河邊的幾畝好地,請人打了幾十張書桌,又買回來《開明國語課本》《算學》,就在趙氏祠堂辦夜校,免費教男生女生識字,學地理、歷史。男女生同校,很新鮮。人們說:“大少爺讀書多了,喝洋墨水多了,犯暈了。”袁鎮(zhèn)長也這樣說時,他的女兒極力為大少爺辯護:“這是開民智?!比绱藷狒[了一陣子后,來看熱鬧的人少了,大教室換成了小教室,汽燈換成了煤油燈。燈下,幾個人,年輕男女,和大少爺一起看書,低聲地討論什么。有人來,大少爺就教黑板上的生字,領讀課文:“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看花。”就像突然從南陽回來一樣,半年后,大少爺又突然從小鎮(zhèn)上消失了。走前,他解除了與袁鎮(zhèn)長女兒的婚約,斷絕了與趙老板的父子關系。趙大少爺如此做派的明顯后果有兩個:趙老板頭發(fā)一片花白;袁鎮(zhèn)長的女兒臉色蒼白。袁店鎮(zhèn)上的人們最后一次見到趙家大少爺,是在三四年以后的又一個秋天的傍晚。那個傍晚月亮升得很早,月色朦朧,裕隆茂布行的老板正要關門,看見一個背油紙傘、穿長衫的青年從店外走過,走向通往袁店河畔的竹林。雖然看見的只是一個背影,但裕隆茂老板斷定是趙家大少爺。第二天一早,袁店鎮(zhèn)的大街小巷,出現了不少標語。人們一處一處地瞧,目光互相交流。袁鎮(zhèn)長帶著鎮(zhèn)公所的團丁來了,驅趕著眾人,揭下紅紅綠綠的標語??h黨部也來
了人,擁向趙家米行。趙老板拿出了父子斷絕關系的書約,一臉的老淚。人群的后面,袁鎮(zhèn)長女兒倚著一棵大槐樹,撫著微鼓的肚子,口唇喃喃有詞。袁鎮(zhèn)長騎在馬上,側眼看著女兒,陰著臉。幾天過后的一個晚上,鎮(zhèn)上人剛要入睡,幾聲槍響傳來。一群投靠了日偽的“紅槍隊”的人,手執(zhí)紅槍,緊追著一位戴眼鏡穿長衫的青年,往山上跑……約后半夜,忽然從竹林里傳出了一陣恐怖的打罵聲、凄厲的叫喊,雜著大少爺“你們還是不是中國人”的質問。慢慢地,這些聲音就低下去了,好像有人被捂了口鼻……夜靜了下來,細聽,風呼呼,水嘩嘩。早上,有人到竹林里去看。幾株粗大的竹子下,一副碎裂的眼鏡,一件長衫血跡斑斑,被撕裂成幾條;地上淤著幾攤血,半干;草叢里、竹竿上迸濺著星星點點的血跡、肉塊。---這是“紅槍隊”的殺人手法:將幾株竹子壓彎后,頂梢綁在一起:再將人綁在竹梢中心,然后,砍斷繩子---呼!趙家大少爺就這樣走了。趙家大少爺走的那個晚上,趙老板被袁鎮(zhèn)長早早地請到縣城喝酒去了,還有鎮(zhèn)上另外幾家大商行的老板。那個晚上,袁鎮(zhèn)長的女兒心里忽然地疼。她腳步蹣跚地挪動身子,想找丈夫問詢一下竹林里的喧囂??墒牵缭绯鋈サ恼煞蛞恢睕]有回來。直到第二天早上,回來的他,眼睛布滿血絲,瞅著她,嘿嘿地笑,目光停留在她慘白的臉上……幾十年過去了。1985年,袁家老宅翻修。在袁鎮(zhèn)長密藏的一個鐵箱子里,袁鎮(zhèn)長的女兒發(fā)現了一本書中夾的一頁紙---趙家大少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證。她一下子哭了,淚流滿面?。ㄟx自《百花園》2021年第5期)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趙老板送兒子去南陽讀書,是希望他能夠多學知識,增加閱歷,學有所成,將來可以救國救民。B.?趙大少爺回來后,挨家串戶講述新思想、在祠堂辦夜校,說明他意識到開啟民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C.?袁店鎮(zhèn)人對趙大少爺的言行舉止感到陌生,對他的所作所為進行嘲諷,為他最后的犧牲做了鋪墊。D.?趙大少爺主動解除婚約、斷絕父子關系,是不想借助袁鎮(zhèn)長的權勢和家里的財力來從事革命活動。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趙家大少爺自南陽讀書回來后所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小說結構清晰,故事主題集中。B.?小說通過正面描寫來刻畫趙家大少爺形象,運用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多種描寫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C.?小說用“風呼呼”“水嘩嘩”等疊詞突出了趙大少爺遇害當晚竹林的寂靜環(huán)境,給人一種壓抑、沉重、悲涼之感。D.?小說通過聽覺和視覺的描寫,刻畫了趙大少爺犧牲時慘烈的情形,體現了趙大少爺堅守信念、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8.?從文中畫橫線句中可以讀出什么?請結合句子簡要分析。9.?小說結尾袁鎮(zhèn)長的女兒發(fā)現趙家大少爺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證,淚流滿面,這一情節(jié)是否自然合理?請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肅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盧節(jié)度使王玄志薨,上遣中使往撫慰將士,且就察軍中所欲立者,授以旌節(jié)。高麗人李懷玉為裨將,殺玄志之子,推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因以希逸為節(jié)度副使。節(jié)度使由軍士廢立自此始。臣光曰:肅宗遭唐中衰,幸而復國,是宜正上下之禮以綱紀四方。而偷取一時之安,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將帥,統(tǒng)藩維,國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無問賢不肖,惟其所欲與者則授之。自是之后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殺逐主帥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則爵祿廢置、殺生予奪,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亂之生也,庸有極乎!且夫有國家者,賞善而誅惡,故為善者勸,為惡者懲。賞以勸惡,惡其何所不至乎!《書》云:“遠乃猷。”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睘樘煜轮鴮J鹿孟?,其憂患可勝校乎!由是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茍得間則攻而族之;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茍得間則掩而屠之;爭務先發(fā),以逞其志,非有相保養(yǎng)為俱利久存之計也。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跡其厲階,肇于此矣。蓋古者治軍必本于禮,故晉文公城濮之戰(zhàn),見其師少長有禮,知其可用。今唐治軍而不顧禮,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涂炭,無所控訴,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太祖始制軍法,使以階級相承,小有違犯,咸伏斧質。是以上下有敘,令行禁止,四征不庭,無思不服,宇內乂安,兆民允殖,以迄于今,皆由治軍以禮故也。豈非詒謀之遠哉?。ü?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藩鎮(zhèn)連兵》)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自是之后/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殺逐主帥/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B.?自是之后/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殺逐主帥/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C.?自是之后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殺逐主帥/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D.?自是之后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殺逐主帥/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薨,《禮記·曲禮》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不祿,士曰卒,庶人曰死”。B.?裨將,副將,民間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詞就是“裨將”。C.?《書》,又稱《尚書》書經》,儒家五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D.?太祖,作為廟號時多用于追尊王朝創(chuàng)立基業(yè)者,如趙匡胤為宋太祖、朱元璋為明太祖。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高麗人李懷玉殺了王玄志的兒子,推舉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依從他,節(jié)度使由軍中將領士兵自行廢立,就是從此時開始。B.?司馬光認為,如果爵祿廢置、殺生予奪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權力下移,就會導致動亂滋生蔓延,沒有盡頭。C.?司馬光認為互相愛護保養(yǎng)是君主與臣下避免互相爭斗殺害、獲得互利和長久生存的有效之法,引用晉文公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
D.?司馬光認為宋朝能夠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軍法,使軍隊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禮法來處事,從而四方歸服、天下太平安定。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且夫有國家者,賞善而誅惡,故善者勸,為惡者懲。(2)為天下之政而專事姑息,其憂患可勝校乎!14.?司馬光認為唐肅宗的哪些行為導致了后面禍亂的相繼發(fā)生?(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病起趙師秀①身如瘦鶴已伶俜,一臥兼旬更有零。朝客偶知親送藥,野僧相保密持經。力微尚覺衣裳重,才退難徼筆硯靈。惟有愛花心未已,遍分黃菊插空瓶?!咀ⅰ竣仝w師秀,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光宗紹熙元年(1190)進士,與徐照、徐璣、翁卷并稱“永嘉四靈”,人稱“鬼才”,開創(chuàng)“江湖詩派”一代詩風。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詩人久臥病榻的模樣,像鶴一樣消瘦單薄。B.?頷聯對仗工整,朝客送藥、野僧持經體現了人情的溫暖,表達了詩人的感動。C.?頸聯通過“力微”“才退”等詞形象地描寫出詩人體力不支、才思減退的狀態(tài)。D.?全詩緊扣詩題,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敘事抒情,寫出了詩人病起后的感受。16.?從尾聯你可以讀出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行路為喻,強調了積累的重要作用。(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渭水和樊川流經阿房宮,從側面襯托阿房宮之大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3)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以“_______,_______”兩句直抒胸臆,表明抱負。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上周,話劇《春逝》在國家大劇院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公開演出。該劇由話劇九人出品,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為背景,講述女性科研工作者在亂世中的堅守與奉獻,以及女性對自身價值的思考與?????????!皡莾z軟語,亦有剛正之姿;窈窕淑女,不乏青云之志?!闭劶皠?chuàng)作感想,編劇朱虹璇認為,戲中亦師亦友的物理雙姝在困境中理解扶持、???????,是“真正動人的情感”。《春逝》的落腳于過去與現在的交匯,不僅是期望對當下時代有所啟發(fā),也是對當年故事的回望。令她欣慰的是,許多觀眾在演出結束后表示深受?,不僅從劇中讀到了自己,也得到了在逆境中前行的珍貴勇氣。據主創(chuàng)團隊介紹,今年九月,話劇九人將推出民國知識分子話劇系列新作《雙枰記》。該劇的主題與《四張機》《春逝》???????,人物關系縱橫勾連,仍將以充滿文學趣味的文本展現知識分子風骨的古今呼應。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追尋?守望相助?觸動??一脈相承B.?追尋?休戚相關?啟迪??相輔相成C.?追溯?休戚相關?啟迪??一脈相承D?追溯?守望相助?觸動??相輔相成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春逝》落腳于過去與現在的交匯,不僅是期望對當下時代有所啟發(fā),也是對當年故事的回望。B.?《春逝》落腳于過去與現在的交匯處,不僅是對當年故事的回望,也是期望對當下時代有所啟發(fā)。C.?《春逝》的落腳于過去與現在的交匯,不僅是對當年故事的回望,也是期望對當下時代有所啟發(fā)。D.?《春逝》的落腳于過去與現在的交匯處,不僅是期望對當下時代有所啟發(fā),也是對當年故事的回望。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網癮到手機癮,從玩游戲癮、刷微博癮、刷朋友圈癮到①???????,隨著新事物的不斷涌現,②??????????。而在此輪短視頻癮中,有兩大群體備受關注。一是未成年人群體。近些年,這一群體接觸短視頻的比例在不斷攀升。新近發(fā)布的“未成年人短視頻青少年模式使用研究”顯示,70.8%的受訪未成年人使用過短視頻或直播軟件。③???????。放眼四周,看手機短視頻看得不亦樂乎的老年人比比皆是。為什么看短視頻也會上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相對來說“更易攻陷”,因此短視頻在青少年模式之外還應專門開發(fā)老年人模式,以有效保護這兩大群體。還有人認為是因為短視頻算法“算計太深”,專攻人性弱點,人們愛看什么就提供什么,讓人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有人認為看的人“意志薄弱,缺乏自控”B.?看的人“意志薄弱,缺乏自控”是一個主要原因C.?有人認為是因為看的人“意志薄弱,缺乏自控”D.?因為有人認為是看的人“意志薄弱,缺乏自控”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QQ、微信、B站、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大大小小的媒體每時每刻發(fā)布著各種各樣的信息,由于發(fā)布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利益訴求、文化背景不同,這些信息往往真假難辨,看似信息豐富,卻讓人迷茫。作為信息時代的青年,我們該如何辨析信息的真?zhèn)巍⑸茞?、美丑呢?請結合你的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曲解文意,不是教師自己產生了迷茫。
2.C??A.“知識的傳播者”錯誤。B.“還不具備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錯誤。D.“犧牲精神,舍小家顧大家”錯誤。3.C??兩則材料都特指教師要成為“大先生”,而邵逸夫是著名的實業(yè)家、慈善家,他沒有從事教師職業(yè)。4.?①文章開篇引用社會熱點問題,點明互聯網背景下授課模式的變化以及互聯網對教學潛力的激發(fā)。②然后論述了互聯網給教師角色、教學理念帶來的變化和挑戰(zhàn)。③接著肯定教師的價值,提出教師要成為“大先生”的觀點和具體要求。④最后論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的不足之處及解決途徑。???5.?①從國家層面,繼續(xù)支持“互聯網十教育”計劃,借助互聯網技術給教師提供更大的平臺。②教師自身而言,要胸懷“國之大者”、心中有愛、“桶中有水”,緊扣時代脈搏,精耕細作、堅持不懈。③紀檢監(jiān)察機關主動作為,為教師做“大先生”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提供堅強紀律保障。6.B??A.“將來可以救國救民”錯誤。C.“為他最后的犧牲做了鋪墊”錯誤。突出了當時國民的愚昧無知、思想僵化禁錮,沒有為他的犧牲做鋪墊。D.“是不想借助袁鎮(zhèn)長的權勢和家里的財力來從事革命活動”錯誤。趙大少爺深知從事革命活動可能遭受到的逼迫和危險,他這么做是不想給未婚妻、家里人帶來麻煩。7.B??也有側面描寫。8.?①“直到第二天早上,回來的他,眼里布滿血絲”,這一時間交代和外貌描寫可讀出袁鎮(zhèn)長女兒的丈夫參與了昨天晚上對趙家大少爺的追捕和殺害。②“瞅著她,嘿嘿地笑”,通過神態(tài)描寫可讀出他在殺害趙大少爺后的得意,可看出他人性的殘暴,表明他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反革命劊子手。③“她慘白的臉”,通過外貌描寫可以讀出袁鎮(zhèn)長女兒的不祥預感,以及她由此而生的沉重的憂慮。???9.?這一情節(jié)自然合理。①趙大少爺當年的行為暗示他是共產黨員。他講男女平等、土地平均、抗日救國等新思想;他舉辦夜校、組織青年秘密討論;他回到鎮(zhèn)上后,大街小巷出現了不少標語。②袁鎮(zhèn)長的女兒理解趙大少爺。袁鎮(zhèn)長譏諷趙大少爺辦學時,她極力為大少爺辯護,說那是開民智。在他遇難的當晚,袁鎮(zhèn)長的女兒“心里忽然地疼”。③小說的主題是謳歌革命時期共產黨員的奉獻和犧牲,表達人民群眾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緬懷,這些情節(jié)和主題一致,因此自然合理。10.B11.A??應“大夫曰卒,士曰不祿”。12.C?引用晉文公的例子證明了治理軍隊的根本在于禮法。13.?(1)況且治理國家的君主,要獎賞善良,嚴懲兇惡,這樣就使行善的人得到勉勵,行惡的人得到懲罰。(2)(君主)主管天下的政事卻一味地無原則地寬容,他的憂慮后患還能計算得過來嗎!???14.?①唐肅宗沒有及時匡正上下禮節(jié),未能以政策和法制來治理國家。②唐肅宗茍且于一時的安逸,不考慮長久的禍患。③唐肅宗任命地方將帥屈從于軍隊的意愿,不管所任命之人賢能與否。參考譯文:????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冬季十二月,平盧節(jié)度使王玄志去世,唐肅宗派宦官前往安撫慰問將士,并且到軍中考察他們所想擁立的人,將旌旗、符節(jié)授予他。高麗人李懷玉做副將,殺了王玄志的兒子,推舉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因此任命侯希逸為節(jié)度副使。節(jié)度使由軍中將領士兵自行廢立自此開始。????史臣司馬光評論說:肅宗皇帝遭遇唐朝中期的衰亂,有幸恢復國家,這樣就更應該匡正上下的禮節(jié),以政策和法制來治理國家。然而他卻茍且于一時的安逸,不去考慮長久的禍患。他任命將帥,統(tǒng)治地方,本是國家的大事,卻委派一個使者,屈從于軍隊的意愿,不管賢能與否,只要是軍隊想擁立的人就任命他。從此以后,形成慣例,君臣因循相守,以為是很好的政策,這就叫作無原則地寬容。甚至于副將士卒殺害、驅逐主帥,也不治他的罪,反而將主帥的職位授給他。然而這樣一來,爵祿廢置、殺生予奪,都不是出于皇帝而是出自臣下,那么動亂的滋生蔓延,還會有盡頭嗎!況且治理國家的君主,要獎賞善良,嚴懲兇惡,這樣就使行善的人得到勉勵,行惡的人得到懲罰。獎賞被用來鼓勵作惡,惡行怎么能不隨處可見呢!《尚書》說:“謀劃要長遠著想?!笨鬃诱f:“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很快到來的憂患。”(君主)主管天下的政事卻一味地無原則地寬容,他的憂慮后患還能計算得過來嗎!于是做臣下的常常斜著眼睛窺探著他的君主,一有可乘之機,就會攻擊族滅君主;君主也常常憂懼不安地畏懼他的臣下,一有可乘之機,就會乘其不備屠殺臣下;君主與臣下爭相先發(fā)制人,以滿足自己的欲望,沒有人把互相愛護保養(yǎng)作為互為有利、長久生存的策略。這樣下去想求得天下的安定,怎么能夠辦得到呢!考究唐朝后期禍亂的原因,就是由朝廷任命侯希逸為平盧節(jié)度使這件事而引起的。古人治理軍隊的根本在于禮法,所以晉文公在城濮之戰(zhàn)中,看見自己的軍隊,無論年輕年長都懂得禮法,便知道可以打敗楚軍。現在唐朝治軍卻不顧禮法,由此禍亂相繼發(fā)生,戰(zhàn)亂不止,生靈涂炭,無處控告訴說,一共持續(xù)了兩百多年,然后是大宋承接天命。太祖開始制定軍法,使軍隊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禮法來處事,稍有違犯,就會伏在刑具上被殺。因此軍隊上下井然有序,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征討四方不來王庭朝見的割據勢力,無不歸服,天下太平安定,百姓安居樂業(yè),直到如今,這都是由于用禮法來治軍的緣故。這難道不是傳給后世的深謀遠慮嗎!15.D?詩中沒有虛寫。16.?①詩人仔細挑選黃菊插空瓶,裝點修飾,體現了詩人熱愛生活,富有高雅生活情趣的形象;②詩人以菊花意象表達出自己自然淡泊的高逸情懷和堅強高潔的人生志向。17.①.?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②.?二川溶溶?流入宮墻??③.?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18.A??第一處,追溯:向江河發(fā)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追尋:跟蹤尋找。根據上文“女性對自身價值”,應該是想去尋找,因此第一空應選“追尋”。第二處,休戚相關: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守望相助: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根據上文“在困境中理解扶持”,第二空應選“守望相助”。第三處,啟迪:開導,啟發(fā)。觸動:碰,撞;因某種刺激而引起(感情變化、回憶等)。根據下文“不僅從劇中讀到了自己,也得到了在逆境中前行的珍貴勇氣”,第三空應選“觸動”。第四處,一脈相承:從同一血統(tǒng)、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種思想、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相輔相成:指兩件事物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根據上文“人物關系縱橫勾連,仍將以充滿文學趣味的文本展現知識分子風骨的古今呼應”可知,作品有關聯性,第四空應選“一脈相承”。19.B???20.?對偶。結構相同,“吳依軟語”與“窈窕淑女”,“亦有”與“不乏”,“剛正之姿”與“青云之志”兩兩相對;意義相關,贊揚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堅守與奉獻,表達了對女性價值的肯定。句子語言凝練,概括力強,意思互相補充。21.C
22.?①刷短視頻癮②上癮的對象也在不斷變化③二是老年人群體23.審題:本題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由引語式材料和寫作要求構成。所給材料提供了一個大的寫作情境,即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由于發(fā)布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利益訴求、文化背景不同,這些信息往往真假難辨,看似信息豐富,卻讓人迷茫。這一大背景,是我們生活的現實,因此樹立辨別信息真?zhèn)?、善惡、美丑的意識至關重要。從寫作任務角度分析,“作為信息時代的青年,我們該如何辨析信息的真?zhèn)?、善惡、美丑呢”就要求在寫作時不能脫離信息時代信息混雜的大的寫作情境,要結合自身的生活和經驗,談辨析信息真?zhèn)巍⑸茞?、美丑的方法。本次作文適合寫議論文,寫作時應觀點明確,在文章的開頭就亮明觀點;主題是談辨析信息真?zhèn)?、善惡、美丑的方法,如首先要冷靜,不能一看到讓人氣憤的消息就頭腦發(fā)熱,應理性分析信息的來源是否可靠,分析是不是某些鍵盤俠為了賺取流量而危言聳聽或者捏造事實;然后是多看,就是多比較,然后再定論信息的真?zhèn)?、善惡、美丑;必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包括提高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及各類價值觀,在生活中不斷積累點滴,匯成強大思想之洪流,煉成非凡智慧,流言止于智者,學會用生活經驗、所學知識等分析信息的真?zhèn)?;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真、善、美的標準衡量信息的善惡、美丑等。立意:1.?冷靜對待網絡信息,理智分辨真?zhèn)?、善惡、美丑?.?積累生活智慧,樹立辨識坐標。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分清信息的真?zhèn)?、善惡、美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