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22屆高三語文基地大聯(lián)考試卷(附解析)
ID:79515 2022-01-04 1 3.00元 22頁 45.84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12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江蘇省2022屆高三年級基地大聯(lián)考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在古代,大學是成人的儀式,十五歲入大學,接受成人立業(yè)的教育。“大學之道”中的“道”指的是辦大學的宗旨、方針,是讀大學的要求和成為學生的一套自我行為規(guī)范。“大學之道”第一條綱領(lǐng)是“在明明德”:要去弄清楚并且彰顯人人內(nèi)心原有的光輝品德。儒家強調(diào)“人之初,性本善”,但長大了以后,有的變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卻變成了罪犯惡人,呈現(xiàn)如此之大的差異,就在于后天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外在環(huán)境和人性發(fā)展的關(guān)系就是大學教育不得不考慮的方面了?!洞髮W》的意義就在于:當一個人通過良好的教化、修養(yǎng)、陶冶之后,能夠把內(nèi)在清凈無染的本性發(fā)展出來,而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為此,就要克服環(huán)境的惡劣侵蝕。在我看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其實就是以一種自我的啟蒙,去洗掉那些蒙蔽心靈的贅物和虛假的承諾,而把美好的德行開啟光大出來。“大學之道”的第二個綱領(lǐng)是“親民”。一旦人經(jīng)過自我啟蒙獲得了剛健清新的人生境界后,還有去除其他人理智之“蒙”的義務,從而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去掉蒙昧,走向新生。這就是“親民”的精神。這種推廣及人的啟蒙,正是知識分子和大學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學不是“獨善”,而是“兼善”,不僅讓自我變得更加完美,而且也讓天下變得更為完美。但是,把自己的思想變成他人的思想是很難的。當面對一些人,他的內(nèi)心全是固若金湯的偏見,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春風化雨的教化,處在一種頑冥不化的思想禁錮之中。面對這樣的人,教化就顯得非常難,而生硬地去教化就顯得教者缺乏人性。在現(xiàn)實中,這種情況卻比比皆是。比如,現(xiàn)在有多少青少年的學習成績,不是父母親打罵出來的呢?為什么要打?這說明連父母親去推己及子的春風化雨都如此的難,而進行普遍的大學教育當何其難哉。當后現(xiàn)代人在否定知識分子啟蒙功能的時候,其實沒有注意到,真正的啟蒙做得還很不夠。這個啟蒙是雙重啟蒙,先啟蒙自己再啟蒙他人,即先要“明明德”,才可能去“親民”。大學之道的第三綱領(lǐng)是“止于至善”。這個“止”要求人的目的是達到最高的善,不達到極為高妙的善的境界就不停止追求。要精益求精??梢哉f,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就在于其所成就的人不僅僅在于一般的“善”,而在于最終達到“最高的善”——將人性本有的“明 德”展示出來而使人心遠離私欲污染,對事物體察入微并葆有心靈知止之定。這標示著作為大學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要求人超越一般之善的自我而成為至善之圣人。顯然這是一項很難做到的大事業(yè),其難在兩個方面。首先,要知道什么不能做,不做不善的事情。第二,要知道自己該去做什么,就是去做那些善的事情。這看似簡單其實很難,人們總是在最簡單的道理面前犯錯誤。要避免那些不好的,去做那些好的,就是要強調(diào)自己清醒的判斷力和堅定的意志力。正是因為有了清醒的判斷力,人才會有所不為而有所為,有了堅定的意志力,才能達到至善完美。可以說,至善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事業(yè)的要求,它彌漫在整個社會當中,成為人們內(nèi)在的尺度?!洞髮W》的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千百年,透過歷史的迷霧,仍具有亙古常青的魅力。(摘編自王岳川《<大學>的精神生態(tài)價值》)材料二:《大學》的文字結(jié)構(gòu),可以歸納為兩大部分:三綱領(lǐng):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是從大綱講大學之道。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細目講大學之道。這兩大部分的關(guān)系是——“明明德”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者相對應,修養(yǎng)途徑是知、止、定、靜、安、慮、得“七證”,都是“修身”份內(nèi)的事;“親民”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相對應,都是“修身”份外的事?!爸褂谥辽啤笔强傮w目標,“明明德于天下”是最終理想,實現(xiàn)目標、達致理想的根本環(huán)節(jié)是“修身”?!洞髮W》的修身不是單純對帝王和為政者講的,是包括所有人,所以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人人都要以修身為本,這就具有普遍意義和現(xiàn)代價值。儒家的修身是指修養(yǎng)身心。自孔子開始就十分重視修身,提出內(nèi)外交養(yǎng)的修身之道。所謂“內(nèi)”指修心養(yǎng)性??鬃诱J為“性相近,習相遠”,提出“修己以敬”,《大學》指出“修身在正其心”,后來孟子提出了“四心”說,認為人都具備“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人雖然具有與生俱來的善性,但是人生在世,受各種物欲引誘,本來的善性在一天天變惡,這就是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也就是“放其良心”,所以要把失去了的善心尋找回來。善心要“操存”,即好好保護。所謂“外”指踐行禮儀。禮儀滲透了社會的各個領(lǐng)域,人生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隨時隨地的道德律令、行為規(guī)范,使人自立于社會,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鬃诱f:“不學禮,無以立?!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具有動物性,有情欲,而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不像動物一樣放縱自己的情欲,而是通過道德禮義節(jié)制自己的情欲。古圣先賢制禮作樂,是本著人內(nèi)在的性情,“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是按照人情人性制作的。通過禮促進修身,從而達到最高境界——與 道合一,實現(xiàn)最高目標——超凡入圣。(摘編自韓星《經(jīng)學視野下<大學>詮釋史的學術(shù)回顧與問題反思》)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學》的“明明德”,能夠彰顯人內(nèi)心原有的光輝品德。良好的教化與陶冶,可以使人克服環(huán)境的侵蝕。B.《大學》提到的“親民”思想,其影子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也有體現(xiàn),要先“明明德”,才可能去“親民”。C.《大學》分別從大綱和細目上闡釋大學之道,作者認為《大學》“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是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D.《大學》的“修身”指所有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都要以修身為本,這就具有了普遍意義和現(xiàn)代價值。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然而長大后,人卻有好壞之分,因此要研究外在環(huán)境和人性發(fā)展的關(guān)系。B.作者舉父母打罵孩子的例子,旨在論證教化的艱難,同時也表明啟蒙教育在當今社會是必不可少的。C.“止于至善”是“大學之道”的總體目標,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需要有清醒的判斷力和堅定的意志力。D.“不學禮,無以立”,正因為人們學禮,通過道德禮義節(jié)制自己的情欲,所以才有了孟子所說的“四心”。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儒家“親民”觀點的一項是()A.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B.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C.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D.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5.儒家重視“修身”,你認為“修身”在當今社會有何積極意義?請簡要闡述?!敬鸢浮?.C2.D3.A4.首先從《大學》結(jié)構(gòu)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修身是實現(xiàn)目標、達致理想的根本環(huán)節(jié)的觀點,接著從內(nèi)外兩個方面闡述“修身”的作用,最后指出禮對修身的意義。 5.①修身可以凈化靈魂,抵制外在環(huán)境的惡劣侵蝕,光大美好的德行;②修身可以實現(xiàn)人生目標,達致理想、“止于至善”;③修身可以增強“兼善”的意識,可以培養(yǎng)人們的民族情懷和愛國情操。【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C.“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錯誤,由材料二第一段“‘明明德’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者相對應,……‘親民’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相對應……‘止于至善’是總體目標”可知,“三綱領(lǐng)”與“八條目”不是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D.“因為人們學禮……所以才有了……‘四心’”錯誤,由材料二第二段“孟子提出了‘四心’說,認為人都具備‘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人雖然具有與生俱來……”可知,“四心說”是人們內(nèi)在的品質(zhì),而不是通過學禮獲得的。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坝H民”即教化百姓。A.“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這里反映的就是如何教化百姓,可以支持“親民”的觀點。B.“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廣泛的學習就要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這說的是自我修養(yǎng),與“親民”無關(guān)。C.“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糧,喝清水,彎起胳膊當枕頭,這其中也有著樂趣”,這體現(xiàn)的是“安貧樂道”的追求,與“親民”無關(guān)。D.“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值得我學習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而學習,如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則引以為戒并加以改正”,體現(xiàn)的是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與“親民”無關(guān)。故選A。 【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三段文字,中心話題是“修身”。第一段先談《大學》的文字結(jié)構(gòu):三綱領(lǐng)和八條目,接著分析三綱領(lǐng)和八條目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引出觀點“實現(xiàn)目標、達致理想的根本環(huán)節(jié)是‘修身’”,這是第一部分。第二段先指出“修身”是針對所有人,接著提出“內(nèi)外交養(yǎng)是修身之道”,之后從“內(nèi)外”兩個方面闡述修身的作用:“‘內(nèi)’……修身養(yǎng)性”“‘外’……踐行禮儀”。這是第二部分。第三段將人與動物相比,指出人“通過道德禮義節(jié)制自己情欲”“通過禮促進修身,從而達到最高境界——與道合一,實現(xiàn)最高目標——超凡入圣”,指出禮對修身的意義。這是第三部分。最后陳述答案的時候要借助“首先”“然后”“最后”這些詞語呈現(xiàn)思路?!?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本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到文中找到“修身”的作用,然后結(jié)合當下闡述其積極意義。由材料一第二段“當一個人通過良好的教化、修養(yǎng)、陶冶之后,能夠把內(nèi)在清凈無染的本性發(fā)展出來,而成為一個真實的人”“以一種自我的啟蒙,去洗掉那些蒙蔽心靈的贅物和虛假的承諾,而把美好的德行開啟光大出來”可知,通過修身可以凈化靈魂,來抵制環(huán)境的侵蝕,廣大美好的德行。由材料一第三段“一旦人經(jīng)過自我啟蒙獲得了剛健清新的人生境界后,……從而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去掉蒙昧,走向新生?!皇恰毶啤?,而是‘兼善’,不僅讓自我變得更加完美,而且也讓天下變得更為完美”可知,修身可以由己及人,增強“兼善”的意識,培養(yǎng)民族情懷。由材料二第一段“實現(xiàn)目標、達致理想的根本環(huán)節(jié)是‘修身’”和最后一段“從而達到最高境界——與道合一,實現(xiàn)最高目標——超凡入圣”可知,通過修身可以實現(xiàn)目標,可以達致理想。(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我們?nèi)抑两穸疾恢锸悄睦锶耍惺裁疵?,為什么瘋了?3年前,有個年輕的女子流落到我們村,她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村里人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叫她“滾遠些”??伤褪遣蛔?,依然傻笑著在村里轉(zhuǎn)悠。 那時,我父親已有35歲,他曾在石料場被機器絞斷了左手而截肢,又因家窮,一直沒能娶親。奶奶見那女子還有幾分長相,就動了心思,收下她給我父親做媳婦,等她給我家傳個香火后,再把她攆走。父親雖老大不情愿,但看著家里這番光景,咬咬牙還是答應了。生我的時候,娘疼得死去活來,“嗷嗷”亂叫。耗時7個多小時,終于傳來我響亮的啼哭聲時,兩個接生婆累得癱在地上動彈不得,還是奶奶為我剪的臍帶。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攏邊。不怪奶奶絕情,我們村曾發(fā)生過這樣一起慘劇:有個弱智的女人,生下一個兒子后,竟在夜里睡覺時翻身壓死了兒子。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豎起眼睛訓她:“你別想抱孩子了,我不會給你的。要是我發(fā)現(xiàn)你偷抱了他,我就打死你?!蹦棠陶f這話時,沒有半點含糊的意思。娘聽懂了,滿面的惶恐,每次只是遠遠地看我。那時,我家依然在貧困的泥沼里掙扎。特別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開鍋。奶奶決定把娘攆走。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鍋飯,親手給娘添了一大碗,說:“你吃完這碗飯,以后也不準來了!”娘望著奶奶懷中的我,口齒不清地哀叫:“不,不要……”奶奶猛地沉下臉,一下拿出威嚴的家長作風厲聲呵斥。在奶奶的逼視下,娘似乎絕望了,連那半碗飯也沒吃,踉踉蹌蹌地出了門,卻長時間站在門前不走。一雙手伸向婆婆懷里,原來,娘想抱抱我。奶奶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襁褓中的我遞給了娘。娘第一次將我摟在懷里,咧開嘴笑了,笑得春風滿面。奶奶卻如臨大敵,兩手在娘身下接著,生怕娘的瘋勁一上來,將我像扔垃圾一樣丟掉。娘抱我的時間不足3分鐘,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將我奪過去,然后轉(zhuǎn)身進屋關(guān)門……娘終于走了。當我懵懵懂懂地曉事時,我才發(fā)現(xiàn),除了我,別的小伙伴都有娘。找父親要,找奶奶要,他們說,你娘死了。那時我還沒有“瘋”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思念娘,她長什么樣,還活著嗎?沒想到,在我六歲那年,離家5年的娘居然回了。這是我有了記憶后第一次看到娘。她還是破衣爛衫,頭發(fā)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里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當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時,她盯著我,死死地盯住我,咧著嘴叫我:“小樹……球……球……”她站起身,不停地揚著手中的氣球,討好地往我懷里塞。我卻一個勁地往后退。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我扭頭就走了。這個瘋子娘我不要了。出人意料,奶奶和父親卻把娘領(lǐng)進了門。家里不能白養(yǎng)著娘。奶奶決定訓練娘做些雜活, 下地勞動時,奶奶就帶娘出去“觀摩”,說不聽話就要挨打。奶奶叫娘割草,她就割草,叫她撿柴,她就去撿柴。記得我讀小學三年級的一個冬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奶奶讓娘給我送雨傘。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幾跤,渾身像個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戶旁望著我傻笑,口里還叫:“樹……傘……”一些同學嘻嘻地笑,我羞得面紅耳熱,沖她揮揮手,讓她走開些。娘不為所動,依然站在那里喊:“樹……傘……”班上最調(diào)皮的范嘉喜還刻意模仿娘那含糊不清的叫聲,全班都哄堂大笑。我抓起面前的文具盒,猛地向他砸過去,他沖上前來掐住我的脖子。這時,只聽教室外傳來“嗷”的一聲長嘯,娘像個大俠似的飛進來,一把抓起范嘉喜,嚇得他哭爹喊娘,當時我就情不自禁地叫了聲:“娘!”這是我會說話以來第一次喊她,娘渾身一震,久久地看著我,然后像個孩子似的羞紅了臉,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那天,我們母子倆第一次共撐一把傘回家。娘的一雙腿在泥濘的路上呼呼地、有力地往前行,將那泥漿踩得四處飛濺。后來,我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高中,積勞成疾的奶奶卻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難了。父親在外打工,為我送菜的擔子就責無旁貸地落在娘身上。每次總是隔壁的嬸嬸幫忙為我炒好咸菜和青菜,然后交給娘送來。二十公里的羊腸山路虧娘記下來,她每個星期天為我送一次,風雨無阻。也真是怪,凡是為兒子的事,她一點也不瘋。又是一個星期天,娘來了,不但為我送來了菜,還帶來十多個野鮮桃,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笑著問她:“挺甜的,哪來的?”娘說:“我……我摘……”沒想到娘還會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揚她。娘嘿嘿地笑了。第二天,我正在上課,嬸嬸匆匆地趕到學校,說:“你娘到現(xiàn)在還沒回家?!蔽倚囊痪o,娘該不會走岔道吧?可這條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會錯啊。嬸嬸問:“你娘沒說什么?”我說沒有,她給我?guī)Я耸畮讉€野鮮桃哩。嬸嬸兩手一拍:“壞了,壞了?!眿饗馂槲艺埩思?,我們沿著山路往回找發(fā)現(xiàn)了一棵桃樹有枝丫折斷的痕跡,腳下是百丈深淵。嬸嬸不容分說,拉著我就往山谷里走……娘靜靜地躺在谷底,周邊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還緊緊攥著一個,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娘下葬后的第100天,一張錄取通知書穿過娘所走過的路,穿過那幾株野桃樹徑直飛進了我家門。我神情凜凜然地把這份遲來的鴻書插向娘親冷寂的墳頭:“娘,兒出息了,您聽到了嗎?您可以含笑九泉了!娘啊……”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至今不知娘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為什么瘋了,以及村里人對她的態(tài)度,突出娘的身世悲苦。B.奶奶不懷好意收留了娘,且不準娘抱剛生下的“我”,并惡狠狠地將娘攆走,可見奶奶是個心地狠毒的人。C.當“我”被同學范嘉喜掐住脖子時,娘不顧一切地沖進教室,保護“我”,體現(xiàn)娘內(nèi)心蘊測著樸素的母愛。D.娘雖然是瘋子,但每周對給上學的“我”送菜的事一絲不茍,從來沒有差池,表明在娘的世界只有兒子。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插敘村里有個弱智的女人在夜里睡覺時壓死兒子的事,交代了奶奶不準娘抱“我”的真正原因。B.文章通過細節(jié)描寫,寫娘回來后仍認識“我”,并送給“我”禮物,與“我”當時對娘的態(tài)度形成對比。C.文章寫娘給“我”帶來十多個野鮮桃,并得到“我”表揚事,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將故事推向高潮。D.文章結(jié)尾運用擬人手法,寫一封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我家的過程,表達了“我”被大學錄取的歡快心情。8.這篇文章寫出“我”對母親的復雜情感,你讀出“我”的哪些情感?請作簡要說明。9.《我娘是個瘋子》是令全世界億萬人淚奔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到四十多國家,并被拍成電影。你認為它感人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敬鸢浮?.B7.D8.①思念,寫“我”曉事時發(fā)現(xiàn)別的小孩都有娘,找父親、奶奶要娘;②嫌棄怨恨,恨娘是個瘋子,讓自己在小伙伴和同學面前丟人;③愛,寫娘幫“我”懲罰打“我”的同學,“我”第一次叫她“娘”,娘帶野鮮桃給“我”吃,“我”表揚她;④悲憫(痛苦無奈),對娘是個瘋子被眾人輕侮的悲苦遭遇感到同情(痛苦無奈);⑤感恩,寫“我”刻苦讀書,考上大學,報答娘對“我”的辛勤付出﹑甚至獻出生命的恩情。9.①在人稱選擇上,運用第一人稱,寫自己的所聞所感和親歷的事,給人真實感;②在人物塑造上,塑造了一個精神雖瘋但對兒子卻飽含摯愛的特殊母親形象,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③在表達方式上,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強化了文章的情感;④在主題表現(xiàn)上,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母愛和孝的主題,突顯小人物純樸的人性美,升華主題。 【解析】【分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可見奶奶是個心地狠毒的人”錯誤。由文章“不怪奶奶絕情,我們村曾發(fā)生過這樣一起慘?。河袀€弱智的女人,生下一個兒子后,竟在夜里睡覺時翻身壓死了兒子”可知,奶奶只是擔心精神不正常的娘也和弱智女人一樣,不能正常抱我,而奶奶決定把娘攆走,是因為“特別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開鍋”,迫于生活的無奈,奶奶才那樣對待娘,不能只說明奶奶的心狠手辣。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分析文章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D.“表達了‘我’被大學錄取的歡快心情”錯誤。由文章“一張錄取通知書穿過娘所走過的路”“我神情凜凜然地把這份遲來的鴻書插向娘親冷寂的墳頭:‘娘,兒出息了,您聽到了嗎?您可以含笑九泉了!娘啊……’”等句子可知,重在表達對“娘”未能看到“我”被大學錄取巨大的遺憾。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文章“當我懵懵懂懂地曉事時,我才發(fā)現(xiàn),除了我,別的小伙伴都有娘。找父親要,找奶奶要,他們說,你娘死了。那時我還沒有“瘋”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思念娘,她長什么樣,還活著嗎”可概括答案①;由文章“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里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我大失所望,沒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我扭頭就走了”“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幾跤,渾身像個泥猴似的……一些同學嘻嘻地笑,我羞得面紅耳熱,沖她揮揮手,讓她走開些。娘不為所動……班上最調(diào)皮的范嘉喜還刻意模仿娘那含糊不清的叫聲,全班都哄堂大笑”等內(nèi)容,可概括答案②;由“他沖上前來掐住我的脖子。這時,只聽教室外傳來‘嗷’的一聲長嘯,娘像個大俠似的飛進來,一把抓起范嘉喜,嚇得他哭爹喊娘”“每次總是隔壁的嬸嬸幫忙為我炒好咸菜和青 菜,然后交給娘送來。二十公里的羊腸山路虧娘記下來,她每個星期天為我送一次,風雨無阻”“還帶來十多個野鮮桃,我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笑著問她:‘挺甜的,哪來的?’娘說:‘我……我摘……’”等內(nèi)容,可概括答案③④;由“她給我?guī)Я耸畮讉€野鮮桃哩……娘靜靜地躺在谷底,周邊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還緊緊攥著一個,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娘,兒出息了,您聽到了嗎?您可以含笑九泉了!娘啊……””等內(nèi)容可概括答案⑤?!?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由題干可知,這篇文章題目是《娘是個瘋子》。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我們?nèi)抑两穸疾恢锸悄睦锶?,叫什么名字,為什么瘋了?”“生我的時候,娘疼得死去活來”“只是,我一生下來,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從不讓娘攏邊”“每當娘有抱我的請求時,奶奶總豎起眼睛訓她”“后來,我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高中”“我神情凜凜然地把這份遲來的鴻書插向娘親冷寂的墳頭”,寫了作者自己的所聞所感和親歷的事,給人真實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讀罷全文,為娘的故事而動容。文章的主人公——“娘”,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瘋子,“她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村里人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但就是這么一個瘋女人,身上卻擁有深沉的母愛和強大的力量。她幫作者懲罰打他的同學,她不遠幾十里給作者送飯,去山路給作者摘桃子,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娘精神雖瘋,但對兒子卻飽含摯愛。這樣一位特殊母親形象,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母愛本身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更何況這種母愛體現(xiàn)在一位瘋女人身上呢?這種愛的光芒便更加耀眼了,小人物純樸的人性美,使文章主題得到了升華。整篇文章,在講述娘的故事,娘和我的故事時,主要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但同時,也夾雜著大量“她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見人就傻笑,村里人常對著那女子吐口水”“她還是破衣爛衫,頭發(fā)上還有些枯黃的碎草末。娘不敢進家門,卻面對著我家,坐在村前稻場的石磙上,手里還拿著個臟兮兮的氣球”“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幾跤,渾身像個泥猴似的”“娘的一雙腿在泥濘的路上呼呼地、有力地往前行,將那泥漿踩得四處飛濺”等和娘有關(guān)的描寫,將娘瘋女人的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更加突出了母愛的偉大;作者各個階段對娘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感情,也使文章抒情化,比如“她每個星期天為我送一次,風雨無阻。也真是怪,凡是為兒子的事,她一點也不瘋”,以及結(jié)尾部分。多種表達方式的結(jié)合,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細節(jié)感人,抒情富有感染力,不僅增強了可讀性,也利于中心思想的表達和突出。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少有氣力,好游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將僮客八百人就劉表。表儒人,不習軍事。時諸英豪各各起兵,寧觀表事勢,終必無成,恐一朝土崩,并受其禍,欲東入?yún)?。黃祖在夏口,軍不得過,乃留依祖,三年,祖不禮之。權(quán)討祖,祖軍敗奔走,追兵急,寧以善射,將兵在后,射殺校尉淩操。祖既得免,軍罷還營,待寧如初。祖都督蘇飛數(shù)薦寧,祖不用。寧欲去,恐不獲免,獨憂悶不知所出。飛知其意,乃要寧,為之置酒,謂曰:“吾薦子者數(shù)矣,主不能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宜自遠圖,庶遇知己。”寧良久乃曰:“雖有其志,未知所由?!憋w曰:“吾欲白子為邾長?!睂幵唬骸靶疑??!憋w白祖,聽寧之縣。招懷亡客并義從者,得數(shù)百人,于是歸吳。寧陳計曰:“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yè)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guī)之,不可后操。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jù)楚關(guān),大勢彌廣,即可漸規(guī)巴蜀?!睓?quán)深納之。初,權(quán)破祖,先作兩函,欲以盛祖及蘇飛首。飛令人告急于寧,寧曰:“飛若不言,吾豈忘之?”權(quán)為諸將置酒,寧下席叩頭,血涕交流,為權(quán)言:“飛疇昔舊恩,寧不值飛,固已損整于溝冬,不得效命于麾下。今飛罪當戮,特從將軍乞其首領(lǐng)?!睓?quán)感其言,乃赦之。曹公出濡須,號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權(quán)率眾七萬應之,使寧領(lǐng)三千人為前部督。權(quán)密敕寧,使夜入魏軍。寧乃選手下健兒百余人,徑詣曹公營下,使拔鹿角,逾壘入營,斬得數(shù)十級。北軍驚駭鼓噪,舉火如星,寧已還入營。因夜見權(quán),權(quán)喜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蓖W≡掠?,北軍便退。淩統(tǒng)怨寧殺其父操寧常備統(tǒng)不與相見權(quán)亦命統(tǒng)不得仇之嘗于呂蒙舍會酒酣統(tǒng)乃以刀舞寧起曰:“寧能雙戟舞?!泵稍唬骸皩庪m能,未若蒙之巧也?!币虿俚冻謽J,以身分之。后權(quán)知統(tǒng)意,因令寧將兵,遂徙屯于半州。(節(jié)選自《三國志·表松之注》)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淩統(tǒng)怨寧/殺其父操/寧常備統(tǒng)/不與相見/權(quán)亦命統(tǒng)不得仇之/嘗于呂蒙舍/會酒醋統(tǒng)乃以刀舞/B.淩統(tǒng)怨寧/殺其父操/寧常備統(tǒng)不與/相見權(quán)亦命統(tǒng)不得仇之/嘗于昌蒙舍會/酒酣/統(tǒng)乃以刀舞/C.淩統(tǒng)怨寧殺其父操/寧常備統(tǒng)/不與相見/權(quán)亦命統(tǒng)不得仇之/嘗于呂蒙舍會/酒酣/統(tǒng)乃以刀舞 D.淩統(tǒng)怨寧殺其父操/寧常備統(tǒng)/不與相見/權(quán)亦命/統(tǒng)不得仇之/嘗于呂蒙舍/會酒酣/統(tǒng)乃以刀舞/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都督:最初是在軍隊出征時暫時負責監(jiān)督諸軍,后發(fā)展為中央或地方軍政長官。B.白:引申義有清楚、表白、陳述、稟告等,文中指蘇飛向黃祖表白自己的看法。C.巴蜀:現(xiàn)在指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區(qū),因古代時候當?shù)鼐幼“腿撕褪袢硕妹?。D.孟德:是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曹操的字?!队^滄?!肥撬拇碜鳌?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甘寧重信義好交游。他年少時力氣很大,將身份低微率賤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做他們的首領(lǐng)。B.甘寧有勇有謀。他射殺凌操使黃祖脫困,在東吳時夜入曹營斬殺曹軍,并向?qū)O權(quán)獻計奪取巴蜀。C.甘寧懷才不遇。他雖然善射,殺敵勇敢,但不被黃祖重用,后又因與淩統(tǒng)有仇,被孫權(quán)貶謫到半州。D.甘寧知恩圖報。在孫權(quán)準備殺掉蘇飛時,他念及當初蘇飛對他的恩德,向?qū)O權(quán)求情,放免蘇飛。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宜自遠圖,庶遇知己。(2)飛疇昔舊恩,寧不值飛,固已損散于溝壑,不得效命于麾下。14.甘寧為什么要離開劉表?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述其原因?!敬鸢浮?0.C11.B12.C13.(1)時光流逝,人生短暫,應該自己考慮長遠,希望(你)遇到了解自己的人。(2)蘇飛過去(對我)有恩,我(如果)沒有遇到蘇飛,一定已經(jīng)拋尸溝壑,不能在您大旗之下效命了。14.①甘寧認為劉表是讀書人,不懂軍事;②劉表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難成大事;③甘寧擔心劉表失敗,自己會受牽連遭受災禍?!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淩統(tǒng)怨恨甘寧殺死了他的父親淩操,甘寧也常防備淩統(tǒng),不與他想見,孫權(quán)也命令淩統(tǒng)不能仇視甘寧曾經(jīng)有一次與呂蒙聚會,喝醉了酒,淩統(tǒng)就拿起刀來舞?!霸埂钡馁e語是“寧殺其父操”,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B;“統(tǒng)不得仇之”都是“命”的賓語,不能斷開;“舍會”就是“聚會”,是一個詞語,不能斷開,排除D。故選C。【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文中指蘇飛向黃祖表白自己的看法”錯。原文“飛白祖,聽寧之縣”,這里的“白”不是“表白”,而是“稟告”。在古代,下對上、晚輩對長輩說話常用“白”,以示尊敬。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被孫權(quán)貶謫到半州”錯。原文是“后權(quán)知統(tǒng)意,因令寧將兵,遂徙屯于半州”,注意是“徙”,可見不是貶謫,而是調(diào)任。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能力。(1)題得分點有:“逾邁”,消逝;“幾何”,表示短暫;“庶”,希望。(2)題得分點有:“疇昔”,過去;“值”,遇到;“麾”,旗幟?!?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相關(guān)信息是“表儒人,不習軍事。時諸英豪各各起兵,寧觀表事勢,終必無成,恐一朝土崩,并受其禍,欲東入?yún)恰??!氨砣迦?,不習軍事”,甘寧認為劉表是讀書人,不懂軍事;“寧觀表事勢,終必無成”,劉表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難成大事;“,恐一朝土崩,并受其禍”,甘寧擔心劉表失敗,自己會受牽連遭受災禍。參考譯文: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年輕時有氣力,喜愛游俠,招集一批輕薄少年,擔任了他們的首領(lǐng),帶領(lǐng)僮仆賓客八百人投奔劉表。劉表是個讀書人,不熟習軍事。當時各路英豪紛紛 起兵,甘寧觀察劉表做事的形勢,終究難以成就大業(yè),恐怕一朝眾叛親離,自己也要受牽連,就想要向東進入?yún)菄.敃r黃祖在夏口,甘寧的軍隊不能過去,就留下投靠了黃祖,三年,黃祖也不禮待他。孫權(quán)討伐黃祖,黃祖的軍隊大敗奔逃,追兵很急,甘寧因為擅長射箭,率領(lǐng)軍隊在大軍后面,射殺了校尉淩操。黃祖因此免于一死。黃祖收軍,回營后,對待甘寧還像過去一樣。黃祖部下的都督蘇飛屢次推薦甘寧,黃祖仍不加以重用。甘寧打算離開,但又怕邊防戎備森嚴,難于脫身,獨自憂愁煩悶不知怎么辦。蘇飛了解他的想法,就邀請甘寧,為他準備了酒宴,對他說:“我多次推薦您,主上不能重用。時光流逝,人生短暫,應該自己考慮長遠,希望(你)遇到了解自己的人?!备蕦庍^了良久才說:“我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只是不知道怎么辦?!碧K飛說:“我想要稟告主上讓你擔任邾長?!备蕦幷f:“十分幸運?!庇谑翘K飛稟告黃祖,聽任甘寧到縣里去任職。甘寧招納逃亡的賓客以及愿意跟從他的人,得到幾百人,于是歸附了東吳。甘寧向?qū)O權(quán)獻計說:“我已觀察劉表,既沒有深謀遠慮,他的兒子又更加拙劣,不是能繼承基業(yè)的人。您應當盡早采取行動,不能落在曹操后面。一定可攻破黃祖的軍隊,然后大張旗鼓地向西行進,占據(jù)楚關(guān),則勢力大增,就可以逐步規(guī)劃奪取巴、蜀地區(qū)了?!睂O權(quán)很以為然。當初,孫權(quán)擊敗黃祖,預先制作了兩個木盒,打算裝黃祖與蘇飛的人頭。蘇飛派人向甘寧告急,甘寧說:“蘇飛你即使不說,我又怎敢忘記你的恩德呢?”孫權(quán)為諸將領(lǐng)擺宴慶功,甘寧走下坐位,向?qū)O權(quán)叩頭流血,鮮血與眼淚一齊往下流,對孫權(quán)說:“蘇飛過去(對我)有恩,我(如果)沒有遇到蘇飛,一定已經(jīng)拋尸溝壑,不能在您大旗之下效命了。如今,蘇飛的罪本該處死,我特地請求將軍饒他一命?!睂O權(quán)為甘寧的話所感動,于是赦免了蘇飛。曹操從濡須出兵,號稱步兵奇兵四十萬,將要進兵長江。孫權(quán)率領(lǐng)七萬軍隊迎戰(zhàn),讓甘寧率領(lǐng)三千人作為前鋒進行部署。孫權(quán)秘密命令甘寧,讓他夜里潛入魏軍。甘寧于是挑選手下壯士一百多人,徑直到了曹操軍營,讓人拔下鹿角,越過屏障進入營壘,斬殺了幾十個人。北軍驚慌害怕地躁動起來,舉起的火把如同星星一樣多,而此時甘寧已經(jīng)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于是夜里去拜見孫權(quán),孫權(quán)高興地說:“曹孟德有張遼,我有甘興霸,足夠與之匹敵了?!蓖W≡陂L江一個多月,北軍便后撤了。淩統(tǒng)怨恨甘寧殺死了他的父親淩操,甘寧也常防備淩統(tǒng),不與他想見,孫權(quán)也命令淩統(tǒng)不能仇視甘寧曾經(jīng)有一次與呂蒙聚會,喝醉了酒,淩統(tǒng)就拿起刀來舞。甘寧也起身說:“我能用雙戟舞蹈?!眳蚊烧f:“甘寧雖然能舞蹈,不如我呂蒙舞的巧妙?!庇谑菂蚊赡弥逗凸?,用身體將他們二人分開。后來孫權(quán)得知淩統(tǒng)的意圖后,就讓甘寧外出帶兵,于是移兵駐扎到了半州。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各題。示兒子陸游(宋)父子扶攜反故鄉(xiāng),欣然擊壤詠陶唐①。墓前自誓②寧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剶③桑。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④敢遽忘?!咀ⅰ竣偬仗疲杭磮虻郏醴庥谔?,后封于唐。②墓前自誓:晉代的王羲之曾在父母墓前發(fā)誓,不再為官。③剶(chuán):修剪。④修門:楚國鄂都的城門,后泛指京都城門。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了父子相攜回到故鄉(xiāng)非常愉快地玩擊壤游戲、歌詠太平盛世的歡快場景。B.頷聯(lián)借用典故,將王羲之“墓前自誓”和屈原“澤畔行吟”進行對比,寄寓心志。C.頸聯(lián)詩人在北窗觀賞雨后青竹,在南陌學習修剪桑枝,描寫了歸鄉(xiāng)后悠閑生活。D.全詩情感抒發(fā)由高興到感傷,再到愉悅,最后歸于平淡,一波三折,跌宕起伏。16.這首詩與《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都是寫對兒子的告誡。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D16.(1)同:①都表達了對未能建功立業(yè)的遺憾;②都表達對兒子能夠為國效力的期待。(2)異:《示兒子》還表達了對寧靜和平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君王的感恩和報答之情?!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思想內(nèi)容賞析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D.“最后歸于平淡”錯,結(jié)尾“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是一種感恩激動之意,告誡兒子不要忘記回報朝廷,應該葆有愛國之志,可見并非“平淡”,而是激動昂揚。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比較詩歌賞析思想感情的能力。《示兒》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 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它不但表現(xiàn)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有力地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深刻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哀、遺感之情。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diào)便由悲痛轉(zhuǎn)化為激昂。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zhuǎn),無奈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xiàn)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diào)是激昂的?!妒緝鹤印?,從題目上看是寫給兒子看,其實更是在勸說告慰自己,雖然被貶官不得重用,但依然不能忘懷心志,憂國憂民殺敵報國。首聯(lián)“父子扶攜反故鄉(xiāng),欣然擊壤詠陶唐”寫父子相互扶攜回到故鄉(xiāng),非常愉快地玩擊壤游戲、歌詠太平盛世,場景是歡快美好的。頷聯(lián)“墓前自誓寧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借用典故,將王羲之“墓前自誓”和屈原“澤畔行吟”進行對比,寫王羲之發(fā)誓不再做官實屬無奈之舉,因為重重阻隔被障礙了仕途,陸游以此寄寓心志,自己被貶也如同王羲之一樣遇到了阻撓,但不會懈怠身心,也不會如屈原那樣,因為不被賞識仕途受阻坎坷而致癲狂后放棄生路。頸聯(lián)“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剶桑”寫詩人在北窗觀賞雨后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的竹子,在南面郊野向農(nóng)夫?qū)W習修剪桑枝的農(nóng)藝,被貶后的鄉(xiāng)間生活悠閑安寧自得其樂。尾聯(lián)“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寫眼前的生活依然美好,但一絲一毫沒有不是的君王所賜,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懷抱感恩之心,不忘保家衛(wèi)國的職責。綜上所述,可見都傳達出詩人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是對兒子的諄諄告誡又是自身愛國情懷的 抒展。但《示兒》側(cè)重表現(xiàn)詩人一生的心愿,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fā)出的最后的抗戰(zhàn)號召。從詩中可以領(lǐng)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zhí)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初心不改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可謂悲傷中懷有希望,無奈中擁有信念?!妒緝鹤印芳仁菍懡o兒子更是寫給自己。不要沉湎陶醉于鄉(xiāng)村悠然自在的美好生活間,要心懷感激,不忘國家,永懷報國之志。既寫了歸鄉(xiāng)時的快樂,也有被貶后的傷感,更有感恩、報國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以恢復周禮為己任,在《論語·顏淵》中顏淵問仁,孔子用“_______________”作答,認為人約束自己言行,符合周禮,就能達到“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境界。(2)賈誼在《過秦論》中寫秦統(tǒng)一六國后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使百姓愚昧,從而控制思想。(3)古人常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克己復禮為仁②.天下歸仁焉③.(于是)廢先王之道④.焚百家之言⑤.示例一:過春風十里⑥.盡薺麥青青示例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示例三: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示例四: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復、焚、薺”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從早些年《百家講壇》引領(lǐng)經(jīng)典研讀熱潮,到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經(jīng)典詠流傳》等節(jié)目的_________,“國學熱”漸漸成為一種社會和文化現(xiàn)象。中央民族大學蒙曼教授說:“‘國學熱’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根,然后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國學是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觀環(huán)境和民族精神文化_________的組成部分,對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現(xiàn)今許多人往往缺少足夠的國學知識,有些也是一知半解。不僅在生活中可能遭遇尷尬,也給日常學習、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青少年要讀國學著作,聆聽國學大師們的_________,在智慧之光的引領(lǐng)下,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讓中華文化綿延不絕,走向世界。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家喻戶曉缺一不可循循善誘B.耳熟能詳不可或缺循循善誘C.耳熟能詳缺一不可諄諄教誨D.家喻戶曉不可或缺諄諄教誨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不僅給日常學習、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而且在生活中也可能遭遇尷尬。B.這不僅在生活中可能遭遇尷尬,也給日常學習、工作帶來諸多不便。C.這不僅給日常學習、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在生活中也可能遭遇尷尬。D.在生活中不僅可能遭遇尷尬。而且也給日常學習、工作帶來諸多不便。20.請簡要分析文中畫線比喻句的相似性及表達效果?!敬鸢浮?8.D19.C20.①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比作植物的根,將我們的成長比作植物的生長,將傳統(tǒng)文化對我們成長的作用比作植物的根對植物生長的作用,體現(xiàn)了比喻的相似性。②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地闡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青年成長的重要作用?!窘馕觥俊痉治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處,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盡人皆知。耳熟能詳:聽的次數(shù)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語境指近年來經(jīng)典研讀類節(jié)目家家戶戶都知道,應用“家喻戶曉”。第二處,缺一不可:少一樣也不行。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點點的缺失,不能少一點。語境指國學是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觀環(huán)境和民族精種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東西,應用“不可或缺”。第三處,循循善誘:善于引導別人進行學習。諄諄教誨:指懇切、耐心地啟發(fā)和開導。語境 指國學大師們懇切地啟發(fā)國人了解中華文化,應用“諄諄教誨”。故選D?!?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①成分殘缺。“不僅”主語是前文提到的“許多人往往缺少足夠的國學知識,有些也是一知半解”的情況,所以應該在不僅前加上主語“這”。②語序不當?!安粌H……也”表示遞進關(guān)系,后半句的情況要比前一句程度深,“生活中可能遭遇尷尬”比前半句“諸多不便”程度深,調(diào)整為“不僅給日常學習、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在生活中也可能遭遇尷尬”。故選C?!?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修辭以及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文中劃線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國學熱’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根”這句,把以國學為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比作植物的根,再結(jié)合“然后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在智慧之光的引領(lǐng)下,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讓中華文化綿延不絕,走向世界”等句子可知,國學能讓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而根是能給植物帶來營養(yǎng)的,因此,將我們的成長比作植物的生長,能夠“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這句話將傳統(tǒng)文化對我們成長的作用比作植物的根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形象生動地闡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青年成長的重要作用。(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失重是航天飛行中的一種特殊物理現(xiàn)象。進入太空后,由于地球重力作用幾乎消失,人體處于一種失重狀態(tài),可以在空中自由飛行。在我們普通人看來,①,這似乎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是,()。中長期航天飛行會導致航天員出現(xiàn)多種生理、病理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萎縮、免疫功能下降、內(nèi)分泌機能紊亂等等。目前,研究太空醫(yī)學的科學家采取的措施是讓太空中宇航員們每天堅持鍛煉兩個小時,②。只有進行積極的力量訓練和心肺耐力訓練,才能讓他們將失重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失重這一問題已成為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一大障礙,也是③因此,隨著載人航天技術(shù)的發(fā)展,航天醫(yī)學成為航天工程重要組成部分。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航天員的身體健康在失重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B.航天員的健康受影響是由失重環(huán)境導致的C.失重環(huán)境卻使得航天員的身體健康嚴重下降D.失重環(huán)境會對航天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敬鸢浮?1.D22.①能夠自由地在空中飛行;②來應對失重造成的損傷;③急需解決的航天醫(yī)學問題。【解析】【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前文介紹的是“失重現(xiàn)象”,后文介紹的是“失重環(huán)境下給宇航員帶來的具體影響”,可知應以“失重環(huán)境”作為主語。由此才能保持主語的一致,排除A、B兩項。C項“身體健康嚴重下降”搭配不當,有語病,可排除。故選D。【2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前面說“人體處于一種失重狀態(tài),可以在空中自由飛行”,“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后面說“這似乎是非常愜意的事情”,“這”應該只的是可以在空中自由飛行這件事,由此可以填寫“能夠自由地在空中飛行”;第二空,前面說“中長期航天飛行會導致航天員出現(xiàn)多種生理、病理現(xiàn)象”,具體有肌肉萎縮、免疫功能下降、內(nèi)分泌機能紊亂等等;然后說“科學家采取的措施是讓太空中宇航員們每天堅持鍛煉兩個小時”,可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應對失重帶來的這些問題,由此可填寫“來應對失重造成的損傷”;第三空,“也是”說明失重這一問題不只是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一大障礙,還是其他方面的問題;聯(lián)系后文“航天醫(yī)學成為航天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可知,應與“航天醫(yī)學”有關(guān),由此可填寫“急需解決的航天醫(yī)學問題”。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覺醒年代》藝水再現(xiàn)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一群有志之士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奮起抗爭的歷史,表現(xiàn)出他們堅定的愛國立場和強烈的愛國熱情。正因為有了他們的覺醒,才有了中國菲命的勝利。覺醒可以使一個人精神得以振奮,覺醒可以使一個民族得以復興,覺醒可以使一個國家得以強盛。以上內(nèi)容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受與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敬鸢浮坷模郝??!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勘绢}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審題:這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以電視劇《覺醒年代》為情境,指出正因為有了一群有志之士的覺醒,才有了中國菲命的勝利?!坝X醒可以使一個人精神得以振奮,覺醒可以使一個民族得以復興,覺醒可以使一個國家得以強盛”是對“覺醒”意義的總結(jié)。由此可見,材料的關(guān)鍵詞應是“覺醒”,所以“以上內(nèi)容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受與思考”實質(zhì)是讓學生闡述如何看待“覺醒”對于一個人、一個名族、一個國家的意義。覺醒,便是要喚醒一種本能,一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青年奮起的熱情與斗志。先輩的覺醒,是站在千年榮耀和百年屈辱的交匯點上,積極探索尋求自我救贖、民族救贖、國家救贖。而當今時代,依然是需要覺醒的時代,作為當今社會的青年,必須繼承前輩“覺醒”精神,勇敢地擔起新時代的責任和使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作文可從《覺醒年代》寫起,引出“覺醒”的價值;之后結(jié)合新中國發(fā)展了歷史,展現(xiàn)不同時期,中國青年的“覺醒”精神;之后聯(lián)系自身與當今的社會現(xiàn)實,指出當代青年繼承前輩“覺醒”精神的必要性,闡述“覺醒”對于一個人、一個名族、一個國家的意義,以及如何踐行“覺醒”精神等。立意:1.以覺醒之力行青春之壯舉。2.新時代呼喚覺醒新青年。 3.青年覺醒,才有國家的覺醒。
同類資料
更多
江蘇省2022屆高三語文基地大聯(lián)考試卷(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