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3 不懂就要問教案
ID:87207 2022-08-03 1 9.99元 6頁 230.00 KB
已閱讀6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9.99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3*不懂就要問【教學目標】1.認識“誦、例”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背、圈”。2.初步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3.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簡單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窘虒W重難點】1.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簡單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2.初步了解略讀課文學習的基本要求;能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教學準備】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時預習卡。2.準備資料:“狀元成才路”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窘虒W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板塊一 觀察導入,初識略讀1.初識略讀課文:同學們,平時學習生活中,你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會怎么辦?(學生發(fā)表言論)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文里,就有一個孩子遇到了我們剛才討論的問題,他是怎么解決的呢?在學習之前,我們先看看課題,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課題)(1)學生看課件出示的課題,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2)認識略讀課文:課題序號后加了星號的,都被稱為“略讀課文”,它的學習方法跟我們沒加星號的課文是不一樣的。你們翻開書,自己快速找找,這類課文還有哪些“新鮮”的地方?(3)同桌合作,互相交流。(4)出示文后泡泡語,明確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結(jié)合泡泡語,再次明確學習略讀課文的策略。課件出示:,2.學生觀察文中插圖,初識私塾文化。(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以前把這樣的學校叫什么嗎?(私塾)(2)孩子們在私塾里是怎樣學習的呢?又是誰遇到了不懂的問題呢?最后結(jié)果怎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板書課題)【設計意圖】結(jié)合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學校與私塾等的不同之處入手,選擇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變灌輸知識為發(fā)現(xiàn)知識,更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心理規(guī)律。板塊二 初讀課文,自主學習1.出示課題下方的學習提示,學生明確一共有幾項學習任務。課件出示: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學交流你對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鮮感的詞句畫下來和同學交流。學生交流,弄清本課具體讀書要求后,結(jié)合這些要求初讀課文。課件出示初讀要求。課件出示:●自由讀課文,要求圈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文中注音或工具書,或向同桌請教,讀準字音?!駱顺鲎匀欢涡蛱?。2.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3.檢查自由讀書的效果。①重點區(qū)分認識:歷 厲(對比后組詞、說句,加以區(qū)分識記)②組詞識記多音字:背 圈③識記字的讀音:糊涂(第二個字輕聲) 挨打(第一個字讀第二聲)④出示詞語卡認讀、識記新詞。課件出示:背誦 照例 圈一段 練習 糊里糊涂 嚇呆 戒尺 嚴厲 挨打 清楚,4.指名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更流利?!驹O計意圖】實現(xiàn)學生獨立閱讀并能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解決生字詞,讀通、讀順全文。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字詞后,主動通過多種形式去進行識記,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他們自讀課文,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板塊三 結(jié)合問題,細閱新讀1.默讀全文,解決問題一。(1)默讀課文,思考: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2)指導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交流。①每件事都有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你發(fā)現(xiàn)課文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結(jié)果?②明確起因是第1自然段、結(jié)果是第8~9自然段后,問:剩下的部分是什么?(經(jīng)過)③以“起因”為例,指導學生練習概括。課件出示: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那時候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至于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講。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段話講了什么?(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表達,引導歸納概括方法:可以關(guān)注重點詞句概括,可以縮句概括,可以刪無關(guān)的詞句概括……學生能說出一兩種后,教師根據(jù)實際進行相應強化訓練即可,不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④用相同的方法概括“結(jié)果”。⑤小組討論怎么概括“經(jīng)過”后,引導總結(jié)方法:先概括每一個自然段,再將每一個自然段概括出來的句子進行調(diào)整綜合。⑥圍繞“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完整交流“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2.再讀課文,解決問題二: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1)組內(nèi)交流自己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2)推薦代表匯報交流。(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談論、發(fā)現(xiàn):對一件事形成看法,可以結(jié)合課文,再借助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情感體驗進行思考。預設看法一:我認為這件事很有意思,讓我發(fā)現(xiàn)了孫中山從小就跟別人不一樣。①,教師:你從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這件事有意思?孫中山有哪些地方跟別人不一樣?他是怎樣的人?別人呢?(引導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在課文中進行圈畫后,交流重點句1: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課件出示:孫中山讀了幾遍,就背下來了??墒牵瑫镎f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么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②相機理解“糊里糊涂”,通過將反問句“這樣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為陳述句等練習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孫中山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③還有哪些句子能讓你看出孫中山的學習態(tài)度非常好?(交流重點句2、3)課件出示:●一天,孫中山來到學校,照例把書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ldquo;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書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你從哪些詞語能發(fā)現(xiàn)孫中山正確的讀書態(tài)度?(流利、一字不漏)你能用這兩個詞語說句嗎?④別的同學是什么學習態(tài)度呢?(交流重點句4)課件出示: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問:其他同學是怎么讀書的?你能演一演嗎?(搖頭晃腦)思考:你覺得這樣讀書的效果怎樣?其他同學為什么會在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嚇呆了呢?誰能表演一下?能不能在全班表演一次?這樣的狀況下,教室里還有聲音嗎?文中哪個詞語說出來了?(鴉雀無聲)練習用“鴉雀無聲”說句。⑤孫中山說了一句什么話特別有意思?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出示重點句5)課件出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學生交流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后,教師相機小結(jié):“學問”本來是指知識,在這里孫中山把這個詞語分解開來,卻很巧妙、生動地回答了同學的問題,也更好地表現(xiàn)了孫中山的學習態(tài)度。預設看法二:我認為……(教學方法同上,都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讀書,從字里行間尋找依據(jù)。),3.細讀課文,解決問題三。教師:運用學過的方法,找出本課中有新鮮感的詞句進行交流,并說說怎么積累最有效?!驹O計意圖】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略讀課文的學習還處于起始階段。因此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緊扣課文自讀要求,通過教師引領(lǐng),一步一個臺階,自讀自悟出讀書策略——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怎么形成自己的看法等,初步學會讀書的策略。板塊四 小結(jié)拓展,品質(zhì)傳承1.回顧學法。略讀課文的特點是什么?怎么學習略讀課文?你學到了哪些方法?2.主題升華。不懂就問是求學美德。你聽過哪些贊美勤學好問的格言警句?或聽過、看到過哪些相關(guān)的句子?3.拓展閱讀。課后嘗試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讀讀有關(guān)孫中山的其他故事。對有新鮮感的詞句,及時抄寫、積累下來?!驹O計意圖】閱讀方法的學習跟其他方法的學習一樣,不僅要重視主動性,更需要重視實踐性。因此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為了后面學生獨立閱讀文章服務的。課堂上學到了讀書的方法,課后就有必要及時鞏固運用方法,強化訓練?!景鍟O計】3* 不懂就要問【作業(yè)設計】見《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時作業(yè)。【教學反思】1.把握教材特點,明確訓練要素。,本篇文章是小學階段第一篇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的學習有很多不同。教學中,我緊扣本文與精讀課文的不同點,結(jié)合文中泡泡語、課題下方提示語等,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明確了此類文本的訓練要素——綜合運用精讀課文里學到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自讀來學習,進一步夯實語文能力訓練。2.緊扣閱讀要求,落實能力訓練。本課的閱讀要求看似簡單,但學生解決起來卻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學中,我將這些難點一一分解、細化,讓學生習得方法后,再嘗試遷移運用,為學生自讀解惑找到實在的抓手。3.圍繞單元目標,注重整體意識。本單元語文要素為“閱讀時,關(guān)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本課雖為略讀課文的教學,全課設計仍然緊扣單元要素,讓學生運用在前面兩篇課文里學習到的方法,圈畫出本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使學生通過訓練,更扎實地領(lǐng)悟了如何發(fā)現(xiàn)文章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如何積累運用,為學生將來的習作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chǔ)。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年秋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3 不懂就要問教案